一、当代家长与孩子沟通现状
据《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亲子沟通方面,25%的家庭几乎没有亲子沟通,34%的家庭亲子沟通不畅。
最好的教育是在有效沟通中不知不觉获得。其实,很多孩子开始很愿意和家长进行沟通的,是什么导致了孩子关闭沟通的大门呢?
二、沟通不和谐的原因
(一)急的表现
前不久,某学校初二年级学生的问卷显示:
我们在与孩子日常沟通的时候,经常会使用这样一些短促有力,语速较快的语句和倾向于评判、比较、指责的命令式语气,表现的比较急躁。
所以,我们自以为是在和孩子沟通。但是,不知不觉中却变成了家长单方面的情绪宣泄,而孩子则全程都是被动且敷衍的接受着。调查问卷显示:大约30%的父母在和子女沟通的过程中表现的很急躁和强势!
(二)急的原因
“急”是一种情绪化过激反应,是一种情绪化教育法,是对孩子叛逆行为的过度反应。
造成这种过度反应的原因有四点:
第一,父母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把“我需要”你做什么,变成“你应该”做什么”。当孩子不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做某事情或成为我们期待的样子时,我们就会变得很急躁。
第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有主见。特别是随着青少年生理的成长、发育,进入了“心理断乳期”,他们特别看重自我,看重自身价值,萌发独立意识。
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对家长不再盲从,而是习惯追问“为什么我要这样”,对家长也不再“唯命是从”,而是开始审视、质疑家长,甚至挑战家长的权威和经验。这时候父母会因为渐渐失去对孩子的控制而没有安全感。孩子越是“逃离”,父母追的就越紧,追的越紧亲子之间的碰撞就增多。
第三,父母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和别的孩子比较时,会说,“他那么优秀,你多学一学!”和别的父母比较时,会说:“你看那谁谁谁的妈妈,天天打孩子,我都不打你,我好吧!”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第四,在生活中,作为家长,工作压力大,有时候我们很容易把疲惫和不开心转移到别人身上。心理学上有一个定律叫“情绪转移”定律,从而产生不良的影响。
分享一个小故事:一位丈夫在单位里挨了领导的骂,憋着一肚子气回到了家中。吃饭时,妻子仍然温和地夹菜给丈夫,丈夫竟说:“我自己没长手吗?不是我说你,这菜是越做越难吃!”
这时候,平时总让妈妈夹菜的儿子撒娇地说:“妈,我要吃鱼,帮我夹。”妻子转头就是一句:“你自己没长手吗,自己夹!”这时,平时和儿子玩得最好的小猫正朝他摇尾巴,儿子心里窝着火,朝它狠狠踢了一脚。那猫冲到街上,正遇上迎面开来的一辆车,司机为了避让猫,撞到了栏杆上。这叫做踢猫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三)急的危害
急,这种情绪化的教育法,像一粒毒药,危害极大。它会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出现偏差:我们会忽略时机法则、次序法则;会让我们重智轻德,重技能与才艺,忽略个性品质培养;也会让我们只重视身体健康,忽略了心理健康。从而,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
首先,影响孩子情绪造成无法承受的心理创伤。我曾经参与过一个体验活动,几个人围成一个圈,我站在中间,当所有人用手指指着你,负面语言如江水般向我袭来的时候,我感到很痛苦、沉重、紧张、不知所措。连成人都无法承受的暴力语言,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又能如何承受呢。
其次,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否定自己。很多家长习惯于用指责命令的语气和孩子对话,这种沟通方式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或逆反心理,自暴自弃甚至厌学,浇灭了孩子努力变好的希望,这源于家长对孩子的否定性评价。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在节目中谈过,她小时候自怕吃饭,爸爸总是说你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经常是边哭边吃。童年时期在心底留下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哪怕事业上取得再大的成功,都无法让她从自卑的漩涡里逃离出。
最后,急,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甚至威胁生命。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初中生大概是迷恋玩手机,父亲一怒之下,夺下手机扔到楼下,没想到孩子也跟着跳下去了,当时就摔死了,那个父亲跪在孩子身边嚎啕大哭。
教育孩子是个习惯性的过程,不能情绪性地施教,不能因一时急躁,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三、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如何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急躁,让沟通更有效,让亲子关系更和谐呢?
首先,要“缓慢优雅真教育”。缓慢,是说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而优雅是一种积极乐观平和淡定的心态,是内心沉淀的智慧。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不是着急,不要急于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而是要接纳,帮助。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塔·梅瑞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从这个公式看,面部表情和音调对沟通的效果影响更大。
所以,接下来我将跟大家分享几个通过改变我们沟通的语气、表情,达到有效沟通的小方法。
(一)多请求,少命令
如何区分请求和命令呢?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要求的人如果提出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通俗的说,请求,可以坦然接受两种结果:答应或拒绝。命令则只有一种选择:必须服从。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表情严肃地,用祈使语气给孩子发号施令“去,把垃圾扔了!”如果我们是孩子,大概也会本能地拒绝,我们会想:求我帮忙,还这么理直气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改变这种状态,其实很容易。
我们可以把命令式的语句变成问句:微笑着,用温暖、柔和,甚至带一点俏皮的语气说:好儿子,帮妈妈把垃圾扔了,你看可以吗?那种亲切、友好和愉悦的氛围,会让孩子感觉很舒坦,这时候帮妈妈一个小忙,又算得了什么呢。
换位思考,我记得小时候我也有过这种经历,当妈妈用理所当然的语气吩咐我做什么事时,我会本能地抗拒,即使服从,也心有不甘,很不情愿。现在明白了,不管是当年的自己,还是现在的孩子,并不是不想帮忙,而是十分抗拒妈妈那种不容置疑、理所当然、居高临下的命令式语气。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要总想着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我们要把“你应该”变成“我需要”,把命令式的语句换成请求式问句。这种语气和表情里面包含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我们一起做几个小练习:
1、把地上的玩具捡起来!
正确的说法是:宝贝,地上什么掉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2、我们在外面,你不要吵啦!
正确的说法是:宝贝,公共场合我们可以大声说话吗?我们是不是应该小点声?
3、不许剩饭,把饭吃完!
正确的说法是:宝贝,你的饭都吃完了吗?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呢?
做父母的要明白,只有经过,孩子自己的思索和理解,从自己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才是最能被记住的,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力。
所以当我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我们要思考:我们的需求是否合理?我们的语气、表情、表达是否恰当?孩子的感觉是怎样的?
(二)学会正面表达
把负面的语言变成正面的语言去表达,正面语言表达的越多,收到的正能量就越多,就会越幸福!比如你是妻子,老公总加班,这让你很生气,可妻子们大多是如何表达自己的不满的呢,很多会说:“你能不能不加班啊?!”语气里带着质问和责难,面带愠色。老公听到后可能会怎么做呢?
好,我不加班了,结果,第二天和同事们喝酒、聊天、开part去了。这是这位妻子要的结果吗?肯定不是。妻子应该用正面表达的方式直接告诉老公:“我希望你以后下班能早点回来,一家人共进晚餐是最快乐的事情,这样你可以多陪陪孩子,你看可以吗?”这样的表达就是正面表达,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意见说出来,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的时候注意语气和表情,不要带有负面的情绪。
有的妈妈叫孩子起床是这样表达的:“快快快,都几点啦,要迟到啦,你怎么这么懒,一点不上进,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可以想象我们家长的语气和表情是怎样的,很负能量。可是很多孩子每天早上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中开始新的一天的,孩子每天收到第一个暗示就是我将来没出息,试想一下,我们的孩子能不消极吗?
所以,正面表达还需要只说事实,少加入负面情绪。我们可以这样说:“宝贝,已经7点了,我很担心,你要迟到了”其实这就够了。
此外正面表达,还要学会弱化“不”的用语,如:不准、不要、别……例如:孩子在给杯子里倒水时,我们总是会忍不住提醒:“不要倒到外面” 可是我们千叮咛,万嘱咐,不断耳提面命的结果是,孩子仍然把水洒在外面。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活动:请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地听我说:“请不要想象柠檬,就是黄黄的、酸酸的,含在嘴里就忍不住分泌大量唾液的柠檬,绝对不可以想象奥!”现在大家明白了吧?这就叫做负面强化。
同样的道理原本你只是想提醒孩子不要倒在外边,但却事与愿违的让他联想到“可能会倒在外边”孩子的脑海就会出现把水洒在外边,妈妈暴跳如雷,勃然大怒的神情。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些提醒其实形成了负面的暗示,于是预言成为了现实。
综上,正面表达我们要注意四点:就事论事,不贴标签,不攻击批评对方;明确说出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让对方去猜;觉察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要,并表达出来;少说不。
(三)多欣赏鼓励,少批评指责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因而孩子需要的是被肯定,被表扬,它像阳光,能够激发孩子向上的动力。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要总是逮住孩子的错事,去批评指责,也不要总是拿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作比较,而是努力去捕捉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做的正确的事情,去欣赏去鼓励。
当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的并不好,当孩子拿到你面前的时候,你不要轻描淡写应付几句:“画得一般,来,继续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失去画画的热情和信心。
我们应该用赞赏的语气,真诚的对孩子说:“想不到我的宝贝画的这么好,你看你色彩选的特别漂亮,画的很认真!”表扬的越具体越好,孩子的表现欲一但得到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再比如: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批评指责,而应该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经验教训,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比如今天我给儿子做糖饼,儿子兴冲冲的过来要给妈妈帮忙,我开心的答应了,我让儿子把糖放在碗里,结果儿子在往碗里倒的时候,撒了一地,这个时候,我们习惯的说法是“去去去,一边去,你干不了!”一脸嫌弃和不悦,可是这样的语气和表情,会直接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
所以,我们应该用鼓励、关切的语气对孩子说:“宝贝,不小心撒了一地没关系,你可以用勺子一勺一勺的慢慢的放进碗里,这样就不会洒啦”这样,既教会了孩子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电影《银河补习班》里有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每个孩子身上都长着一个神奇的感受器。他们能感觉到大人对他们的感情是不是爱。孩子们对情绪的感受是非常敏锐的,而情绪化的家长很容易培养出情绪化的孩子。
有人说:家长稳定的情绪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以前我不太理解这句话,可是这些天,当我一边重温着这些以前学过的沟通方式技巧,一边细心地观察着在我身边绕来绕去的儿子的一言一行时,我突然意识到这句话的意义所在,这不仅是我在学习成长,而是,我在用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如何去沟通,如何在沟通中获得幸福感,因为我们的孩子是最伟大的模仿家,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