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最怕的就是,迎接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叛逆期,也就是“可怕的两岁”。对于各位妈妈们说,这简直是养孩子过程中遭遇的第一个不小的“坎”,两岁前一个样,两岁后又一个样。这前前后后的落差,让妈妈们觉得孩子像是被掉了包,纷纷表示招架不住。
孩子在两岁进入一个叛逆期,也可以叫做反抗期,主要表现就是对家长的话不服从,故意“对着干”,这也是妈妈们头疼的主要原因。孩子年龄小,打又不能打,说又说不听,听了还不一定能懂。“可怕的两岁”让妈妈胆战心惊,根本不知道要以怎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叛逆。其实孩子的种种表现都是有自己的生长规律的,行为背后也有自己的需求,面对孩子的反抗期,你要这样做。
孩子“可怕的两岁”可怕在哪?
好多妈妈抱着侥幸的心理,我家孩子这么可爱的一个宝贝,怎么可能像你说的那样。但是经过事实证明,进入两岁的孩子,没有最气人,只有更气人。妈妈纷纷为之崩溃的很大原因是,没有把这当成一个事,才会导致心理落差无比明显。“可怕的两岁”是由“Terrible Two”演化而来,进入逆反期的孩子,基本都有着几种表现:
◆ 把“不,我就不”挂在嘴边上
不管妈妈说什么,孩子都只有一个回应“不”,再多说两句,回应的就更加坚决“我就不”。让过来吃饭,不过来,让穿衣服,不穿,那妈妈帮你穿吧,我不要!怪不得面对这么个局面,家长们只能把自己气的肝疼,孩子热衷与说不,干什么都要说不。甚至没有理由的就是想说不,不管是什么对话,都会用“不”给家长反驳回去。
◆ 你让往东我偏向西,专注唱反调
渐渐孩子从只会说“不”进化到了“唱反调”的高阶层。你让我干什么我不仅不干,我还要反着来。专注对抗家长,气不晕你算我输,以看到家长满头冒火却无计可施的样子为乐,单纯喜欢和家长作对。
◆ 必须要坚持的原则感
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些原则的制定,比如吃香蕉必须自己剥皮。妈妈在旁边顺手给剥开了递到手里都不行,那是立马要生气跳脚的。必须要换一只香蕉,重新自己再剥一遍,泪珠还挂在脸上,但就很开心。这种原则感家长不能理解,但必须要遵守,不然就是触碰孩子的雷点。
◆ 动不动就情绪崩溃,大哭
吃饭没做自己想吃的菜要哭,衣服拿错了颜色要哭,发现自己的玩具被妈妈放错了也要哭。在家长眼里就是“屁”大点的事都要哭,根本摸不清楚哭点到底在哪,无从避免。反正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没顺着孩子的意,那是肯定要哭的。
家长们为什么连连败在“可怕的两岁”上?
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听不懂话。
脾气反复无常也就算了,这都是小孩子常有的性格现象。但最让家长感到无力的,不是孩子发脾气,唱反调,而是教不会孩子怎么才能改正自己的行为。
青春期的叛逆虽然也让家长头疼,但最起码是有和孩子沟通的条件在的。一个两岁的小娃娃,要怎么沟通呢,很多家长就是败在了眼前这个听不懂话的小人身上。虽然跟家长顶嘴的话学的挺溜,但都是单字单句,很多话都说不明白,听家长说的也听不懂。
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了,但理解能力和认知都跟不上,所以基本都已自我感受为中心。至于家长的想法,孩子是不明白的。两边交流频率都不一致,家长自然是束手无策。
要平稳度过孩子叛逆期,需要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虽然孩子话说不明白,但身体语言照样在传达自己的需求,就看家长能不能明白了。了解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掌握孩子变化的原因,才能在面对孩子叛逆期的时候,不慌不乱,平稳度过。
孩子叛逆行为的背后,是在争取自我独立
- 两岁前,孩子是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个体的,因此需要妈妈亲密相伴,建立安全感。长到两岁,孩子就会意识到“分离”,这是自我意识的萌发,称之为“自我意识敏感期”。在意识到自己和他人是不一样的两方的时候,孩子就会不断去探究这种不一样。也会加快想要自我独立的步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是个大人了。
这是孩子的构建自我意识的一个过程,因此会出现什么都想自己干,总想自己拿主意,不愿旁人插手的现象。只是因为表达能力并不成熟,家人无法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急躁的孩子就会发脾气了。
在面对孩子“可怕的两岁”时,家长们要这样做:
虽说孩子两岁的这个叛逆期,让家长“谈虎色变”,但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注意跟孩子沟通的技巧,分分钟把孩子拿下。
1、 改变说话方式
把带有命令性或者提问性的话语变换一下方式,比如:
“快过来吃饭。”
换成“饭已经做好了,我们看看谁是先坐在饭桌前的第一名。”
以免直接遭到孩子否定的回答,最好是调起孩子的兴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比较,只要抓住他感兴趣的点,就能顺利达成目的。
或者用选择的方式代替命令,“要吃米饭还是面条呢”、“吃胡萝卜还是蘑菇呢”,一般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被调入家长的话语情境中,认真思考做出回答。
2、 允许孩子发泄
两岁的孩子才刚刚意识到“自我”,一方面急于成长,一方面又限于能力而感到挫折感。特别是一点点的小事,可能家长眼中很微不足道。但是孩子还没有学会情绪调节,在面对不如意,或者失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大哭,发脾气。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这种反应,允许孩子发泄,接纳他的不完美。而不是压制孩子的情绪,进一步造成孩子内心的打击。
孩子的两岁是有些“可怕”,但这都是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照顾孩子的情绪转变,就像大人在心情烦躁的时候也需要安慰一样,重在理解。
跟孩子相处,就是对家长智力和体力的再一次考验,毕竟“可怕的两岁”只是照顾娃的第一次“打怪”。成功应对之后才是“漫漫长路”,家长们准备好了吗?你现在也在面对孩子两岁的困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