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沟通最有效的十句话

如果我们把家庭教育最难的点进行排名,“跟青春期孩子的沟通”可以排到前三名。因为父母普遍反映跟青春期孩子说话太难了,真的不知道如何沟通。大家学习育儿理念和方法很多,没有哪一节课哪一本书教我们沟通的话术,但这又是我们学习后特别需要落地的地方,所以大家强烈地建议我要谈谈这个话题。

我就用自己跟青春期孩子的一次沟通过程来作为大家学习沟通话术的参考与说明。

这个孩子读初一,我们彼此之间建立了非常信任的沟通关系,所以有什么疑问都会第一时间来问我。这次一共问了三个问题,我选取了其中的一个问题来进行表述。

孩子:我的同桌会在有的时候嘲笑我,这让我有些烦又有些不爽。

我:噢?你的同桌嘲笑你?具体的说说呢?

孩子:就是比如我作业写的慢,他就会笑我:“看我比你写的快,你不行噢!”;还有这次测验,他在一些地方比我做得好,他就会说:“我这次比你对得多,你不行啊”。

我:(语气爽朗笑出声)真的啊,这小子确实有些过分了啊!你是怎么做的呢?

孩子:我有时候就会说他SB(笑),有时候就随他去。但我还是有些不爽。

我:嗯,确实也不爽,要是我也不爽(笑出声),不过你这还击地还挺有力啊(笑出声)。

哎(第二声),你这样说,他是什么样的反应?有没有不高兴?

孩子:他啊,还笑呢,好像没什么不好感觉。

我:噢!这样啊,还在笑,也没什么不好的感觉,这挺好玩的(笑声)。

哎(第二声),这个事情之后呢,你们后面怎么相处呢?

孩子:后面啊,我们上课了又在一起讨论问题,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我:噢,这不错呀!前面还你来我往,后面立刻就恢复了(笑声)。

哎(第二声),他成绩怎么样?

孩子:他啊,成绩没我好,跟我肯定没办法比,不过这次考试有进步,还考得不错。

我:噢,还行是吧!这次考得也不错,但肯定没法跟你比,看来还是你厉害啊!(笑声)

孩子:是的,就是有时候他这样说有点烦。(孩子准备好了等我给他答案)

我:嗯嗯,老这样说确实有点烦。

我:那我来说说啊,我们可以这样看哈:

首先打个比方说,我们是不是会经常听到一个说法:比如韩国它的某项技术很先进,就会宣称他们的技术很发达,甚至都快超越了美国。为什么大家都会用美国作为标准来说明呢?

孩子:嗯。。。因为美国很强!

我:是的,确实是这样。因为美国很强大,所以大家都会把它作为榜样,用它进行对比。

如果我们在哪些地方超越了它,或者我们想要表现追赶的勇气,我们就会说“美国没什么样了不起,你看我们。。。超越了他们”。

孩子:嗯,对(认同)。

我:所以,同样的道理,你的同桌为什么要用你来作为标准来说明呢?他自己其实不如你,但他以你为标杆,所以会对比找到自己的一些小的进步,来提高自己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并不是你不好,也不是他有多优秀,而恰恰相反是你太优秀了,所以他才会这样表达。

孩子:嗯嗯(很受用)。

我:其次,你用SB的打笑的方式回应他的表达,他还挺高兴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对他有情绪反应——你“骂人”了,你有反应了,你情绪上去了,那别人就感觉跟你建立了很深入地关联。他会感觉自己还挺独特的,与众不同,因为你给他的反应是别人没有的,你的优秀似乎就被他获取了一部分,你们的关系就被他享用了。

孩子:原来这样啊(再次很受用)。

我:是啊!你很优秀,所以他也想跟你一样优秀,也想跟你有好的关系。你们之间看似有这种挺“激烈”地方式,但上课后马上进入了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这说明什么呢?

一是说明你们的关系有基础。平时关系就不错,所以,打打闹闹不是问题,这些交往形式就不是问题,是你们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你看到很多人说打打闹闹是夫妻,其实打打闹闹也是朋友,你们的关系在这种打打闹闹中就有了亲近感,并不是真的相互排斥相互推远;

二是你们自我调整能力强。同学之间有些小摩擦小问题小冲突太正常了,关键不是没有这些“问题”,而是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你们能够迅速地回到正常,这是你们的一种调整能力,是一种不约而同地配合,有了这种能力,关系一定好。

孩子:嗯嗯(想要继续听)。

我:但是,如果你想要换一个回应方式,不喜欢他这样表达可以怎么办呢?

孩子:嗯。。。我可以不说话不理他,任他说。

我:嗯嗯,这个方式很多时候是可以这样使用的。

除了这个以外,嗯,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方式?(我鼓励他)

孩子:我可以直接跟他说。

我:对啊,这个也完全可以,告诉他你的感受,让他不要继续这样的表达。

可以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回应方式?(继续鼓励)

孩子:难道是让我肯定他(不可置信地笑)。

我:是啊,这个角度可能很少有人能够想到(点赞他)。

在你能量高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做一次,不要从“我被他对比评判了”这个角度去看,可以从“他自身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去看到他的需求,因为他的表达的行为看起来是说你没他好,但其实是他自己想要被肯定。

就像一个小孩子对爸爸说:你看你都没我做得好,其实重点就是希望自己被肯定。

比如下次遇到了同样的情形,我们可以说“你这次进步真大啊,恭喜你!”。你试一试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真正强大的人不会因为别人说了几句就否定自己,却可以给别人肯定,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因为这时候你不是害怕肯定了别人会让别人超越了你,而是照样相信自己。你就把原来的竞争关系,变成了共赢关系,你也可能收获别人对你真诚的肯定与感激,你们之间就变成了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的关系了。

当然,恶意地打压你或者当你能量低的的时候,那就该怼就怼(笑)。

孩子:噢,那我明白了,我原来的方式也没问题,但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更多的角度与选择。

我:对噢!特别对。。。

在这个对话中,我使用了:

1、询问

没有第一时间就解决问题,而是先了解事情的全貌,了解发生的过程,包括孩子之间的关系、事情的过程、自己的回应、对方的反应以及彼此的感受。

2、情绪配合

孩子每个反馈,我都给予相应地积极地情绪反馈,这个反馈地核心状态是“轻松积极”。

比如会有各种语气、笑声表达这种情绪的感染力。这是传递我对他的亲近感,同时表达我对问题的积极态度,给予孩子赞赏和肯定的感觉。

3、倾听

我有意识地询问,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多表达。做好对孩子的倾听,每一次倾听我都会有一次回应,这个回应都是让孩子感受到他的话被听到了,同时我还更有兴趣去听其他的内容。

4、解释

孩子对于问题的提出,是孩子心中有疑惑,他一定感受到了内在不舒服。这种情绪看起来很小,但长期会在内心堆积。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就是去上个课“、“哪有什么多大问题,是想太多了”,其实是有无数这样的小问题叠加在一起,压的多了也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了。所以,我们父母一定不要小看这些表达,更要学习解释的能力,帮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和关系,那孩子的问题就会转化成向上的力量。

5、让孩子自己得出答案

我们帮助孩子去调整对事情的认识,去扩大孩子思维地宽度,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看清事情的基础上,拥有一个好的自我。

就像这个对话,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调整,孩子可能会认同另一个同学的说法,会有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自我不够好”的内耗上,会用在”同学不够好”的批判对抗上。我们让孩子自己得到答案,不是为了凸显我们家长的能力,而是让孩子看到好的自己,找到自己的答案,同时,提高孩子自己的内在自信。

这才是根本。

很多父母之所以不能解决跟孩子的沟通问题,话术的表达不好,是因为没有内在逻辑的支撑,所以会呈现出直接、简单、粗暴而无序地表现形式。

一般会有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马上回答。

比如,孩子说今天作业太多不想写。

妈妈马上会有一个下意识地回答:哪个作业不多?就你整天有这些畏难情绪。

误区二:马上给答案。

比如,孩子说语文老师太烦了,我上课都不想听。

妈妈会马上给答案:你不听你就不会,语文老师我们左右不了,但我们可以左右我们自己的态度,你这样的态度哪个老师会喜欢?我希望你要好好调整自己,不要怨天尤人。

误区三:只重视事情,未重视人。

比如,孩子说自己喜欢一个女同学。

妈妈对这件事情特别重视和在意,就特别想要孩子关注学习,不要分心,就会对孩子说:你喜欢女孩子没问题,但是太早了,现在你才几岁?你能够去独立养活自己和她吗?你现在最大的任务是学习,不是谈恋爱。

这些形式也就带来了我们跟孩子沟通话术的三种不同方向:

一是“不愿走过程,立刻解决问题的沟通话术”

二是“愿意走过程,但只想解决事情的话术”

三是“愿意走过程,核心是建设孩子好我的话术”

绝大部分人的沟通话术都集中在第一和第二种,因为对于我们父母来说,孩子的“问题”来了,“高效地解决问题”正是我们父母效能地体现,是我们父母价值地体现,但这两种沟通的方向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孩子。

往往我们一顿操作猛如虎,孩子脸上气呼呼。

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真正解决问题=“过程+好我+结果”。

我们太注重了最后的结果,但没有前面两个关键要素,往往也就没有好的结果。

说到这里,很多父母会说:你是老师,你会表达,孩子也配合,我们做不到啊!

那我们在下次的文章中就来具体总结一下跟孩子沟通话术的实操技巧,来帮助大家来尽快地找到规律,运用于自己的亲子关系中,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6日 下午6:45
下一篇 2022年5月26日 下午6: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