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家长五个混乱,可能引起孩子三个慌乱,隔代教育咋才能搞好?

如今80后、90后的妈妈们,正逐渐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没有时间与精力过多地照顾孩子;与此同时,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已经退休,他们中的很多人期待含饴弄孙的生活。于是, 隔代教育成为当下中国的普遍现象。隔代教育,有优势也有劣势,有成功也有失败。本文探讨隔代教育,就是要和家长一道争取隔代教育获得更大的成功。

  不少人说“隔代教育弊端多,对孩子成长不利”

隔代家长五个混乱,可能引起孩子三个慌乱,隔代教育咋才能搞好?

隔代教育乱象多

隔代教育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因为隔代亲祖辈家长溺爱放纵孩子,处处包办代替,时时过度保护,造成孩子自理能力极差,心理特别脆弱,阻碍孩子独立发展能力;使孩子过于“自我中心”,目中无人,为所欲为,难于和人相处,心中没有应有的规则;另外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及传统观念的束缚,可能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观有些落后。这样极易把孩子养成在家是条龙,出门是条虫的“窝里横”,长大后难以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更不用说自主独立的生活了,总之否定隔代教育的人认为:从长远来看,隔代教育弊大于利。

一、隔代教育常见的混乱

1、 两代家长的五个混乱

(1)、爱和溺爱的混乱

一位小学二年女学生的家长,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说这个学生自理能力太差了,上间操走出教室时,衣服掉地上了,踩着衣服就跑到操场了;平时文具盒里没带削好的铅笔,就知道自己不会削铅笔,呆呆地坐在位置上不写作业,老师一问,她说:“奶奶忘了给削铅笔”奶奶过于溺爱孙女,早晨起床,躺在床上伸开四肢等着奶奶给穿衣服,更别说其他方面的溺爱了。儿子跟妈妈一说,别太溺爱孩子,老太太给儿子一顿大骂:“你小时候我就这么养的,把你养傻了吗?”祖辈家长和父母,常发生爱和溺爱的冲突。

(2)、教育理念的混乱

父母多数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盼望子女成龙成凤;祖辈家长则认为,孩子吃好喝好身体好比啥都强,两代家长的教育理念特别混乱。

(3)、教育标准的混乱

年轻的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竞争精神,民主意识;祖辈家长则比较敬畏权威。两代家长向孩子灌输不同的价值标准,造成教育标准的混乱。

(4)、教育角色的混乱

家文化在隔代教育中显得特别突出:我的孙子,我的外孙,有的孩子父母两家隔代家长四个老人,都喜欢孩子喜欢得不得了,竟然有四个老人争相向孩子邀功争宠的怪现象。这种乱象延伸到孩子教育上,必然表现为隔代教育的教育角色混乱——教育角色混同于宠爱溺爱角色;纵使父母再想严格教育孩子,却根本无法进入教育孩子的角色。

(5)、教育责任的混乱

隔代教育的老人,大多数文化水平低,知识陈旧老化,却要担当起教育的责任,年轻父母因为忙,想担责任力不从心。也有的家庭,孩子的六个长辈,争先恐后想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形成“六龙治水”的局面,结果由于责任不明,六人负责成了无人责任,人人负责,人人无责。

2、最后引起慌乱的可能还是孩子

隔代教育的两代家长,由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严重不同,最后乱了的是孩子。

(1)、思维混乱

祖父母对孩子说:“老实厚道常常在”,姥爷姥姥却对孩子说“拳头是硬道理”;隔代老人传授的是平安是福知足常乐;父母告诉孩子敢拼才能赢,敢唱就能红。孩子一遇到问题,自己脑袋里先打开了架:用谁的思路考虑问题才是对的?这个时候怎么想才对?

(2)、行为慌乱

比如有的孩子,在祖辈家长跟前像脱缰的野马,在父母跟前像听话温顺的小绵羊。

(3)、性格忙乱

有的孩子学会见风使舵、察言观色,在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甚至是欺骗。还可能成为欺软怕硬的“两面人”,急躁易怒的风火轮,儿童出现双重性格甚至多重性格,造成性格忙乱。

那么隔代教育就真的弊端多多,一无是处吗?隔代教育也有优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殷飞说,祖辈家长有爱心,对孙辈十分喜欢,时间充裕、生活规律、耐心十足,老人带孩子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祖辈家长由于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的缘故,已变得更加从容淡定,不像父母对孩子那样“急功近利”,有利于为孩子提供愉快、宽松的成长环境。

隔代教育无论从天理人伦来说,还是从社会现实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不仅无法消除这种现象,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那么我们当前最迫切的最需要的,就是查找并减少直至消除隔代教育的弊端,发挥隔代教育的优势,寻找总结隔代教育的成功经验,创新隔代教育模式,提高隔代教育水平,实现大家庭的和睦幸福,促进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

二、怎样提高隔代教育水平?

祖辈家长有丰富的人生经验,经过多年的积累和酝酿,身上蕴藏着无法估量的“宝藏”。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的中华传统美德,更是隔代教育的宝贵资源。他们为了养育儿女奉献了青春,含辛茹苦奋斗了大半辈子,没有休息一时半刻。没能尽情享受幸福的晚年,又承担起隔代教育的责任,为家庭为子孙奉献自己的夕阳红,在这里,我们要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通过协商讨论,制定全家普遍认可操作性强的教育理念

比如一个知识分子的大家庭,把教育理念以家规的形式,悬挂在祖辈家长的客厅里,家庭各个成员都在自觉执行“勤俭仁厚,好学上进,坚韧不拔,永不言弃”这个统一的教育理念。通过统一思想,达到协调隔代教育的目的,提高了隔代教育水平:家里的五六个孙辈,几乎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还有两个考上了研究生。

(二)、更新观念,创新隔代教育模式

在隔代教育中,我们有很多陈旧落后的观念要更新换代,比如——

1、一般人认为:孩子最需要赞美。

其实祖辈家长更需要赞美肯定,老人心理上都需要完善感,要充分赞美他们为子女分担教育责任的奉献精神,辛苦地付出。

2、他爷爷奶奶就那样了?

别以为爷爷奶奶不能发展了,其实,心理学研究证明,人能够毕生发展,祖辈家长也能够学习提高。

3、冲突有坏处?

根据冲突的三阶段理论,冲突只有坏处早就过时了,冲突双方能够相互作用。隔代教育的两代家长能够在冲突中,化解冲突,学习成长。

4、成功了才会快乐?

积极心理学能教会你新的观念:先有快乐才会有成功

5、教育和人际关系没有关联?

其实关系重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

6、成绩决定命运?

其实成绩只能决定入取哪所大学院校,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性格。

总之还有很多很多观念需要更新。只有更新观念,才能创新隔代教育模式,提高隔代教育的实效。

(三)、坚决打碎“妈妈不爱你”的魔咒

平平常常逗小孩的话,咋就能成了让孩子痛苦一生的魔咒?很多祖辈家长实在弄不明白。

大人逗小孩,或者叫做中国式逗小孩,祖辈家长早就见惯不怪,子一辈父一辈,多少年就这样了;东西南北中,几乎哪儿都是这样,不算个啥事,根本不当回事。其中最常见的“逗小孩”做法,一帮大人围着懵懵懂懂的,刚会说话刚会走路的,由祖辈家长带着玩的小孩子,像一帮苍蝇似的对小孩嗡嗡“妈妈不要你了”,“你妈妈生了弟弟不爱你了。”,一次两次这么耍弄小孩,好像都不过瘾似的,他们几乎天天这样轮番轰炸恐吓。

一个跟妈妈分离,由祖辈家长带着的心智不成熟的小孩,听了“妈妈不爱你了”这样的话,就会觉得:那帮大人说的话,应该就是真的,要不妈妈怎么不带着我呢?多数孩子听到“妈妈不要爱了”会觉得很恐惧,没有安全感,有的小孩会因此惊慌哭泣,不敢出门见人;有的孩子出现行为偏差,具有攻击性,攻击他人,伤害自己;有的孩子由于祖辈家长的疏忽,这个魔咒成了孩子心底的沉睡魔咒,长大后会经常在耳边回响,造成无法释怀的心里的痛苦,扰乱正常的人际交往,无法同其他人建立亲密安全的感情,缺乏自信,造成心理障碍及其他社会适应等问题。所以,隔代教育一定要高度重视中国式逗小孩的问题,坚决打碎“妈妈不爱你”的魔咒。

1、祖辈家长要充分认识“妈妈不爱你”的魔咒的危害性

魔咒之所以能够到处飘荡肆意作孽,就是因为绝大多数祖辈家长没有认识到魔咒的危害性。祖辈家长要通过参加家长课堂,与其他祖辈家长的交流,自己家庭成员学习分享等办法,充分认识“妈妈不爱你”的魔咒的危害性。

2、当面制止纠正“妈妈不爱你”的谎言,不让他在孩子心底潜伏

祖辈家长要消除爱面子重交情等多种顾虑,当面制止“妈妈不爱你”的谎言,并当着众人的面,说出妈妈工作忙,没办法才让老人带孩子的事实真相,最好让魔咒发出者当场纠正自己的荒谬言论:“妈妈是爱你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让魔咒在孩子心底潜伏。

3、克服麻痹大意习惯,防止助”咒“为孽的事情发生

当孩子被“妈妈不爱你”恶言恶语吓哭,祖辈家长站在饱经风雨六七十年的立场,不但不为一两岁的孩子说话,不但不保护孩子,不但不理解孩子的恐惧痛苦,反而斥责孩子小心眼,不合群“格鲁”,给了孩子二次伤害。请祖辈家长站在一两岁,两三岁的孩子的角度,进入他们天真稚嫩的心灵,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坚决克服麻痹大意习惯,防止助”咒“为孽的事情发生。

4、没能当面处理的,要及时和孩子妈妈爸爸通气.

通过母子对话,角色扮演等方法,驱散“妈妈不爱你”的阴影。妈妈也要以魔咒为警钟,经常告诉并让孩子确信”妈妈是爱你的”,常给孩子拥抱,节假日多领孩子游园游戏,晚上和孩子一起睡觉,给孩子充分充足的母爱,使“妈妈不爱你”魔咒没有空子可钻。

5、借力使力化危机为转机,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祖辈家长和孩子父母,借力使力化危机为转机,使魔咒坏事变成好事。家长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勇敢地拒绝别人“逗”他,孩子的内心力量便会慢慢增强,提高孩子抵抗各种毒素的免疫力,提高孩子的适应力,完善孩子的性格。

(四)、父母要加快进步成长,争取担起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有的年轻父母生了孩子还在当孩子,把孩子往父母那一扔万事大吉了。结果造成有的年轻妈妈只当生理母亲,祖辈家长反成了孩子依恋的心理母亲。当回到父母身边上学时,孩子的感情和心理,都和父母有很大的隔离甚至抵触,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进步。在无法实现父母带的情形下,年轻父母父母要加快进步成长,担起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比如协调督促祖辈家长遵守教育理念,采用先进的教育方法等等。要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对孩子的教养中,譬如下班后,譬如周末,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互动,称赞和鼓励孩子,帮助孩子纠正不当的行为,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树立界限感,促进孩子性格完善

当一个孩子自己跌倒,本应该自己爬起来,那是他自己的事,祖辈家长却看着心痛,立刻过去扶起。孩子慢慢长大,有能力独自上学,但因为界限模糊,他或她仍然认为那是祖辈家长或父母的事,于是祖辈家长背着孩子的书包,早送晚接,风尘仆仆。

爱孙心切的祖辈家长已经侵入了孩子的界限。孩子的界限感,就在这样的的疼爱甚至溺爱中,开始一步步缺失。由于孩子界限感模糊缺失,长大后就会造成想独立却没有独立的能力,想活出自我却人我不分的性格缺陷;这种界限感模糊缺失,甚至会形成很多代际传承模式,造成家庭悲剧的轮回,分不清理还乱的关系成为一种痛苦的纠缠。所以隔代教育要培养树立界限感,把孩子的责任逐步还给孩子,随着孩子的长大,逐步放手,让他们担起自己的责任,促进孩子性格完善

(六)、三代人加强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有些隔代教育的两代家长,把学习看做是孩子的事,自己不看书不看报,溜溜达达乐逍遥。殊不知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建议父母参加家长课堂学习,祖辈家长要向深圳某些老爷爷老奶奶为榜样,积极参加“祖父母学堂”学习;平时也要积极的与学生家长互相学习;向专家学习求教。学习不亚于艰苦的修行,尤其是对祖辈家长来说,更是一种高难度的挑战。正如《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派克说的那样:心智的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为了教育好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强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8日 下午8:06
下一篇 2022年5月29日 上午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