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孩子拖拉磨蹭,你是不是恨得牙痒痒?你是不是也到处听专家讲课,然而学了很多招都不管用?
其实不是这些方法没用,可能是你没弄明白孩子拖拉磨蹭背后的原因。就好比你生病了,也不管是啥病,都吃感冒药,这样显然治不好病。
治病得对症下药,纠正孩子的毛病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专家们讲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种情况。你得知道孩子问题在哪,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用某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拖拉磨蹭有很多种,一般可总结为以下五种类型:
1.注意力转移型
这是大多数孩子都会有的情况。让TA写作业,TA一会儿摸摸橡皮,一会儿玩玩铅笔,趁你不注意偷偷画个小人,反正就是不能专心做好一件事。
2.慢性子型
TA做什么都慢,人家就是这性格,很多成年人也是这样,无法轻易改变。
3.完美型
有些孩子因为怕做错、怕做不好,所以迟迟不愿开始做。这些孩子一般都有一个强势、追求完美的家长,家长将压力过多地转移给了孩子。
4.依赖型
做事情没有主动性,你不提醒TA就不去做、你不催TA就不去做,而且需要你反复催、声嘶力竭地催。
5.杂乱型
放学回来就玩、看电视,等到吃完晚饭,发现作业一个字还没写,琴也没时间练了。TA对于自己晚上一共要做几件事不清楚,对时间没有概念。书本文具也乱七八糟,第二天上什么课永远不知道。
看到这,相信你对你家孩子属于哪一种类型已经心中有数了。你也可以初步看出,每一种类型的解决方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孩子拖拉磨蹭背后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家长的错误观念
1.催促
大部分家长应该都踩过这个坑,孩子动作太慢就一个劲地催促。实际上催促不仅不能让孩子更快,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磨蹭。TA不需要有时间观念,也不需要有紧迫感、条理性,因为家长都帮TA操心完了,TA自己就不用操心了。
锦囊妙计:变催促为提醒。相当于把选择权和规划权交还给了孩子,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才能慢慢建立起来。
2.孩子动作慢就是拖拉磨蹭。
上次讲拖拉磨蹭的五种类型,其中一种叫慢性子型,这样的孩子不该被贴上拖拉磨蹭的标签。
锦囊妙计:请接纳慢性子的孩子吧,人和人是有差异的。
3.孩子需要管理,要有严格的规则,把TA的时间都填满才充实。
对于家长的安排,孩子大多敢怒而不敢言。而对抗严苛管理的最好办法,就是消极怠工、拖拉磨蹭。
锦囊妙计:倾听一下孩子的内心,了解一下孩子的能力,您的孩子还只是个孩子,不需要像国家总理一样日理万机。
二、家庭环境
1.硬环境:家里乱糟糟,东西又多又杂又乱、随处放。
乱糟糟的环境特别容易把孩子影响成拖拉磨蹭五种类型中的杂乱型。一件物品,今天在这,明天在那,久而久之,孩子也搞不清它到底该在哪,对于自己的物品没有管理概念,对自己该做的事也没有想法。
锦囊妙计:和孩子一起将家里好好整理一下,扔掉不需要的东西,各种物品按功能归类摆放整齐,让家里看起来简洁、清爽。
2.软环境:父母患有严重的拖延症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您自己都有拖延症,您的孩子每天和您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怎么能不受影响?
锦囊妙计:改变自己,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三、孩子的精力状态不够
孩子如果经常处于缺乏睡眠的状态,TA的精力就不可能饱满,做事情也不太容易集中精力。另外缺乏运动和营养不均衡对孩子的精力状态也可能产生影响。
锦囊妙计:一定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根据每个孩子自身情况决定),同时保持合适的运动量和均衡营养也对保持良好的精力状态起着重要作用。
四、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主要是两个习惯:
1.时间管理
从小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一个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将每件事都做得井井有条的人,绝不会患拖延症。
锦囊妙计其一: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概念,准备以下工具:在家里每个房间放置时钟,且保持读数一致;给孩子自己的手表,建议用带表盘的,对时间的感觉更为直观;计时器,用来倒计时,让孩子明确自己完成一件事需要多少时间。(番茄钟属于很好的时间管理工具,建议家长们了解一下,给孩子用起来,这里不再赘述。)
锦囊妙计其二:列清单。做好日计划、周计划和月计划,每天什么时段需要做什么事情,都列在一张纸上或白板上,做完一项打个勾,孩子会很享受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还可以详细安排早起清单(包括穿衣服、洗簌、早餐等)和睡前清单(包括收拾玩具、洗簌、睡前故事等)。慢慢地,孩子会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2.物品管理
能管理好物品,自然就不会出现家里乱糟糟、丢三落四、不会整理书包的情况。
锦囊妙计:培养孩子整理自己的下列物品的能力:文具(包括书包、书、本子、笔等)、衣服、玩具。这些工具可能会对您很有帮助:整理袋、资料架、标签打印机。
看完这些原因,不少家长可能感觉很扎心,原来孩子的拖拉磨蹭背后多多少少也有自己的原因。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同样,习惯也不能一天改变。孩子拖拉磨蹭的背后离不开成长环境的影响。和孩子一起改变吧。
另外,再送大家一个通用大招:理解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不管是什么问题,当家长们能安静下来体会孩子的心理诉求时,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