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孩子们离园大约一小时后,图图姥姥打来电话,非常焦急的询问道:“老师,我给图图洗澡发现孩子大腿内侧有道抓痕,而且图图说小草莓今天一直打他,我想问问怎么回事啊。”我仔细回想:小草莓平时是非常文静的小女孩。不过,当天图图穿了件很特别的衣服,衣服的胸前有个一按就会亮灯的小装饰,小朋友们都好奇的不得了,尤其紧挨着图图的小草莓,还用力的拍了几下。当时图图吃痛的喊出声,我赶忙制止。至于大腿内侧有抓痕,不应该啊,当时是冬天,小朋友们只有上厕所才有可能露出来,上厕所男孩女孩又是分开的。
于是,我回图图姥姥道:“阿姨,您问一下图图,小草莓怎么打他,打他哪里了”果然,电话那头听到图图义愤填膺的说到:“小草莓一直打我的灯,都打疼我了。”听到这里图图姥姥非常不好意思的说道:“不好意思啊,老师,你看这孩子怎么还说谎,刚才我问他你这大腿这里怎么回事,他说是小草莓打的,这孩子真是的,我得好好说说他。那你腿这个是怎么回事儿?”“我的腿这里很痒痒,手挠啊挠就……”
听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告诉图图姥姥不要生气,孩子并不是有意要说谎的。小班孩子头脑中的概念还比较泛化,不能精准理解成人的提问。孩子呢又对当天被小草莓不小心用力的行为非常耿耿于怀。当家长提到被谁打了?自然最先想到的就是小草莓。
生活中家长们可能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并急于给孩子贴上“撒谎”的标签,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改正,反而使其产生负面自我评价。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着急给孩子贴上标签,不妨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他们看似“说谎”行为,背后的原因。
一、孩子爱撒谎的几个原因
1、逃避惩罚
多数情况下,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惩罚,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淘气惹祸了怕家长责罚。一旦发现这种情况,需讲明利害关系,果断制止健康。若一次达到目的,不良行为就可能得到强化。
2、模仿大人
孩子有时会看到父母、周围的大人,或者电视上有撒谎的镜头,他们抑制不住好奇心,跟着学。因此,当着孩子的面时,家长一定要谨言慎行。
3、获得成就
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描述事情时,常常参杂着自己想象的场景、人物,说得绘声绘色,炫耀自己。此时,在纠正的同时,要肯定他们的能力,不可粗暴制止,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4、表示对抗
还有的孩子说谎,与父母干涉过多有关,比如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叫他喝水,一会叫他吃点心,孩子很不耐烦,随口说“不渴、不饿”,以表示对抗。这种情况下,需从改善亲子关系入手,既不过度溺爱,也不过于纵容。
5、不明事里
小于3岁的幼儿,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物关系等概念比较模糊,经常说了“假话”自己不知道,比如他们可能把以前统称“昨天”。这种情况不必过于担忧,问明情况后,耐心教育即可。
二、孩子撒谎家长应区别对待
1、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家长应将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决不能掉以轻心。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说谎时会感到不安,即使蒙混过关了也会十分担心,但是如果这第一次说谎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孩子便可以品味到说谎所带来的甜蜜,他也就会由此产生再次尝试说谎的欲望,孩子会觉得家长是“好骗的”,他的胆子会越来越大,谎话会越说越多,越编越像,最终就撒谎成性了。
2、多聆听,并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还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另外,家长不要盲目地把自己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
3、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家长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孩子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专家”等标签。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坏作用。让孩子认识到“诚实是美德,是高尚的品质,同时诚实也会减轻对过失的惩罚程度”,才是正确之举。
总而言之,父母的态度和言行不应该引起孩子用谎言为自己辩护的心理动机,也不应该有意提供说谎的机会。发现孩子说谎,我们的反应不应该是斥责和惩罚,而是就现有的事实向孩子讲解,使孩子懂得和感受到没有必要对我们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