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软硬不吃怎么教育青春期孩子

 

孩子软硬不吃怎么教育青春期孩子

 

小学阶段的家长,经常在家面对这样的情景:越是提醒孩子快点起床,孩子动作越慢;催促孩子时,好言相劝毫无效果,无奈使用权威时,孩子却坚定地杵在原地;孩子刚答应要好好改正坏习惯,可只过了一天,又“打回原形”……对“软硬不吃”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

谨慎使用三种教养方式

孩子软硬不吃的原因是其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而家长不当的沟通方式,使孩子出现了所谓的“叛逆”。孩子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例如,低年级学生在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时会从年龄、长相、家庭住址等具体、外在的特征进行描述;高年级的学生回答时会从品质、动机等抽象、内在的特征进行描述。但即使是高年级学生,对自我和社会关系的评价也不稳定,对事物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帮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叛逆期”。因此,家长要谨慎使用以下三种教养方式。

滥用权威。在小学阶段,孩子的重要他人是老师,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会超过父母。当孩子“不听话”时,如果家长“滥用”自己的权威,不仅不能奏效,反而会适得其反,到了青春期,孩子会更加叛逆。

惩罚相向。惩罚可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例如,“孩子不写作业,就惩罚他不准看电视”属于正惩罚;“孩子不写作业,就减少他原本的奖赏”属于负惩罚。日常生活中,家长负惩罚使用得较多。在小学阶段,家长正确地使用惩罚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学会尊重他人,但惩罚要适度,否则孩子会感觉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也不利于孩子把关注点放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上。

礼物相送。有家长为了让孩子完成某件事、养成某个好习惯,答应在达成目标后,给孩子某些奖赏。其实,偶尔给孩子买礼物作为奖赏是可以的,但在小学阶段,若家长总是采取此种方式来引导孩子的行为,容易将孩子的内部动机转化为外部动机,也不利于孩子认识到正确行为本身的价值所在。所以,使用此方式要适度,建议家长在给孩子奖励时做到“延迟满足”,即不急于立刻答应孩子的要求,可以用任务驱动等方式,让孩子明白,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能获得更长远的能力。

爱与规则并重,做权威型父母

若孩子软硬不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软硬不施。选择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才是亲子和谐沟通的根本。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到来,传统的“成人中心”育儿模式逐渐转向“儿童中心”,即家长要做到科学育儿。复旦大学博士许丹红从家校互动、成就评价、父母角色、亲子互动、时间安排等方面,总结了现代中国家庭主要的四种家庭教养模式,分别是“恩威并施型”“丛林法则型”“谨慎规划型”与“束手无策型”。

“恩威并施型”的父母介于传统与现代、严格与宽容之间,但在沟通上更显权威,如相对于孩子的情绪,更关注学业成绩;“丛林法则型”的父母源于自身的成长经历,竭尽全力地为孩子提供最优秀的环境,要求孩子脱颖而出;“谨慎规划型”父母不仅强调要注重经济基础,也重视家庭文化渗透,给孩子营造温暖的成长环境;“束手无策型”父母由于在经济、学历等方面受限,以“没有办法”为理由,将一切期待都归在“孩子要靠自己的努力”上。

此外,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根据“父母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及“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的回应”两个维度,把家庭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忽视型以及溺爱型四种(如图所示)。其中,权威型的父母既民主又不失权威,爱和规则并重,是理想的智慧型父母。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品质

权威型父母施行“理性、严格、民主、关爱和耐心”的教养原则,在这样的教导下,孩子会慢慢养成自信、独立、合作、积极乐观、善社交等良好的性格品质。因此,家长可以尝试这样做:

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因输了比赛而感到难受时,家长要做的不是鼓励孩子,如“你很棒了,即使失败也没关系”,也不是给孩子建议,如“如果下次再认真些,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孩子会认为父母没有真正理解自己。家长应与孩子共情,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时只需要用简单的话语回应孩子的倾诉,如“原来你内心的感受是这样”“这让你很伤心吧”……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尊重时,也许就能慢慢敞开心扉,从这次失败中走出来,此时父母再和孩子探讨下次努力的方向会更合适。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所有感受都是需要被接纳的,但某些不良行为是需要家长制止教育的。

鼓励孩子与父母合作

家长多次催促孩子写作业,但孩子仍不行动,而后即使开始写了,又玩橡皮、摸笔盒,故意拖延时间;多次和孩子强调不要玩手机,他们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这些情况看起来像是孩子故意和家长“对着干”,那么如何鼓励孩子与父母合作?家长首先不能放大自己的愤怒、情绪化地与孩子沟通。例如,冲孩子大喊“你为什么总是不自觉,那么爱玩,写个作业磨磨蹭蹭的,找各种理由”。这除了会给亲子关系带来不良影响,还无形中给孩子贴上了“做事磨蹭”的标签。所以,父母要尽可能简单、有针对性地描述问题,可以采用写便条等书信交流的方式,如“现在晚上7:30了,该写作业了”,温柔轻声地提醒孩子;家长也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与孩子共情。

寻找代替惩罚的方法

对于孩子的坏行为,家长也许提醒过多次,可孩子屡教不改,但总使用惩罚的方式也并非长久之计。家长可以表达自己对孩子重复犯同一个错误的感受并说出自己的期望。例如“你连续多次犯错,妈妈很生气,希望你下次能尽量在晚上9点前完成作业”;家长也可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才不会再犯错,或告知孩子弥补错误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解决问题;家长还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阻止孩子再犯错误,例如写作业前不再开电视、把漫画书藏起来等。

引导孩子自立并学会赞赏

培养孩子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尊重孩子的努力,并为孩子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勇于做自己。通常孩子不接纳父母的建议,往往是因为父母没有以身作则、信守承诺。例如,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多阅读,可自己却在一旁玩手机或以工作忙为理由不带头阅读,这会让说教成为徒劳。如果父母说的话前后不一,答应给的奖赏迟迟不兑现,那么孩子下次也不会再遵守家长的严格要求。

科学育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父母融会贯通,将所学的方法都用上,并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才能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父母还要摒除陈旧的、无效的说话方式,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良好的沟通方式,这将影响孩子与同伴的交流,以及踏入社会后的人际交往,甚至是今后与自己子女的相处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日 下午2:33
下一篇 2022年6月2日 下午3: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