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朋友讲过一个有意思的事,他同事四十多岁,用他的说法就是最近“喜提二胎”,他很好奇,就问同事为啥那么大岁数还要二胎,他同事说“因为老大太省心了,好像捡到宝了,闲的没事干就要了个二胎”,说起他家老大,那自豪的感觉别提多明显了,孩子上了本市最好的高中,即会打篮球又会弹钢琴,就是人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优秀,再看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么生气,这是许多家长的感受。“别人家的孩子”不叛逆吗?当然也叛逆,只是你没看到而已。其实大多数父母都焦虑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但我想说,如果他不叛逆你才更需要焦虑。为什么这么说呢?
与其说叛逆是一种个性,不如说是一种能力
当你突然发现孩子不听话了,爱发脾气了,动不动就生气了,有自己的小秘密了,和朋友走得近了,恭喜你,你的孩子开始叛逆进入青春期了。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朋友圈,逐步远离父母,这就是叛逆的开始,叛逆给了他们这种能力。
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分析,青春期的叛逆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向父母呈现出不同的自己,想告诉父母他已经不是小孩子,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而达到目的最简单、最容易、最自然的办法就是做与父母期望相反的事,就是俗说的“让我干啥我就不干啥”。
但如果青春期的孩子不允许叛逆,那他们可能就会在二十几岁、三十几岁或者五十几岁的时候叛逆。那些不叛逆的孩子,在青春期就会不惜一切代价获得别人的认同,害怕承担风险和责任,同时也不会认同自己,将来可能会是“妈宝男”或者“妈宝女”。
既然说孩子叛逆重要,但重要在哪里呢?
叛逆是孩子同一性发展的需要
糖糖同学上初一了,学校离家两公里左右,每天都是妈妈骑电动车接送上下学。有一天糖糖和妈妈说:“妈妈,我想和萱萱一起骑车上下学,回家也就十分钟。”妈妈说:“不行,我担心路上不安全。”其实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讲,学校不是特别远自己骑车上学是没有问题的。
糖糖同学想要和自己同学一起上学的行为就要想要建立自己的同一性,就是是尝试把与自我相关的的各方面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自我。
建立自我的同一性是青春期发展最重要的任务,而叛逆就给了他们这种能力。叛逆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自我的同一性的重要途径。
如果孩子很乖不叛逆,不惹事,家长说什么是什么,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同一性早闭”。这样的孩子在未来走向社会时往往会缺乏主见,盲目跟从,不喜欢改变,不愿意创新,无法应对挑战,当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
叛逆是孩子不良情绪发泄的有效途径
有学者说:“如今的孩子能好好活着就很不容易了”?为什么,估计很多人有同感,当今的孩子们压力太大了,来自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来自学校的学习压力,来自社会的竞争压力,还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虽说学校相对单纯一点,但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
在这种状态下孩子会有许多的困惑与情绪,探索同一性的自我怀疑,矛盾与冲突,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这些都是青春期需要孩子们发泄的情绪问题。如果这些不良情绪憋在心里不发泄,不叛逆,孩子内心就会堆积大量负能量的情绪,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叛逆成为了孩子们发泄不良情绪的一个重要渠道。
叛逆为孩子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奠定基础
糖糖同学想要和自己的同学一起骑车上下学,就是在探索并打造自己人际关系的一种尝试。在青春期以前孩子都依赖父母,走进青春期孩子的视野开始转向外界,叛逆就是孩子们适应人际关系调整,打造自己朋友圈的探索。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很重要,在与同伴相处中,孩子会从同伴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同伴的立场理解他人,这是长大后社会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中学期间有充足的朋友圈,并且稳定和谐的友谊关系,在成人后社会关系交往往往会很顺利,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很高。
因此父母们要做的就是帮孩子顺利度过叛逆的青春期,不要让他“卡在”青春期的路上。面对叛逆的孩子,家长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支持的家庭氛围,让他完成自己个性化的过程,他们到二十几岁的时候才会有可能回归家庭的价值观,我们要给孩子各种各样锻炼的机会,不怕他做不好,要教会他从失败中学习。陪你的孩子一起度过叛逆的青春期,你不仅会收获一个成熟的孩子,也会收获一个更加成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