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是话痨,还是闷葫芦一个?
有个妈妈就说,她家孩子特别不爱说话,为了训练孩子的说话能力,还给他报了个小主持人班,可孩子死活不肯去,倒是很乐意上乐高课,因为不用说话。
爱不爱说话,似乎是孩子的天性使然。活泼外向的孩子,话多;安静内向的孩子,话少。
爱说话、会表达的孩子,无疑在学习和生活上要更得心应手一些。
译文老师曾在家长课堂上就说,在未来的社会中,人才必须具备两种能力,第一种能力是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种能力,则是沟通的能力。
不会沟通、不懂表达,专业能力再强,也很难有所建树,毕竟在现代化社会,你不可能不与人交流、合作与协同。
学会说话不仅是一项能力,更是一门艺术。而培养这份能力的关键,不在孩子自身,而是在父母身上。
只要咱们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爱说话、会说话的人。
01
当一个话痨爸妈
很多妈妈们很注重胎教,BB在肚子里的时候,每天会播放音乐,摸摸肚皮跟BB说话,可等到孩子出生后,反而跟孩子说话少了。
译文老师分享过一组脑科学数据:大脑是婴儿诞生后,唯一一个没有长全的器官,孩子到了3岁左右,大脑发育达到成年人的80%,5岁完成90%的脑发育。
所以孩子出生后,给孩子多一些爱抚与语言的互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对大脑的发育也非常有帮助。
还记得蔡笑晚吗?一个村医爸爸,却一手培养出5个名校博士生、一个名校硕士生。他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就非常重视语言的输出。
蔡笑晚在大儿子还在襁褓中时,就用手在儿子下巴上点一下,嘴里念“1”,划两下,念“2”。
当孩子发出一个音节时,我们就要不停对他重复,并说出含这个音节的简单词语。
不过,译文提醒爸妈们,对孩子说话时,要注意正确用词,如吃饭,不要说“吃饭饭”。
我们什么都可以对孩子说,而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比如洗澡时,可以跟孩子说:
“宝宝你看,这个水干净吗?它是什么样的?嗯,透明的。摸起来什么是凉的还是热的?那你知道人的体表温度是多少吗?水是从哪里来的?”
如此这般,洗澡的时候,和孩子聊“水”的话题;穿衣的时候,聊衣服鞋子的话题;逛街的时候,聊商店招牌和路上的风景……
当我们通过和孩子不断进行交流,从菜价涨跌,聊到农产品供求关系、天气变化、农民收入与动植物生长;从简单一餐饭,聊到天南地北的美食、烹饪手法、燃料供给、健康食物、身体状况……孩子不知不觉会懂得好多,为口语表达打下基础,后面的沟通交流就变成水到渠成的事了。
因为说话是一个吸收和输出的过程,输入多了,知识越多,输出能力也就越强。
02
每天为孩子朗读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有两个女儿,从她们婴儿期开始,夫妻两人就坚持每天花大量时间读书给女儿们听。
阅读是最佳“刺激”大脑的方式之一,它能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认知、情感、思维等,非常有助于大脑的智能发展。
孩子在摇篮中的时候,重点不在于孩子听懂多少,在于朗读这件事本身。当你朗读的时候,孩子会渐渐熟悉你的声音及韵律,进而产生安全感。
特别是父母在给小宝宝读书的时候,亲子之间的肢体接触会增加彼此的亲密感。
美国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一书中写道,每天给孩子朗读15分钟,长期坚持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译文在女儿Eva出生不久,就开始亲子阅读,通过给孩子朗读故事刺激大脑发育。
在绘本选择上,会选择语言优美、朗朗上口又很有画面感和联想空间的书,如Fancy Nancy系列、Dr. Seuss系列、《好饿的毛毛虫》、《晚安月亮》等。
译文通过戏剧化的朗读,有时候还跟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等,完成了对Eva最初的阅读启蒙。
Eva从阅读中收获了快乐,提高了认知与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善于表达自己。
当她说出一连串对某个动物的形容词、在作文中运用优美的语句,在学校筹款活动中大胆自信地演讲,无不得益于惟妙惟肖的朗读培养出的语感、积累的词汇量。
03
主动与孩子交流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交谈的频率越高,他们大脑中语言相关区域的活动就越强。也就是说,塑造大脑的最好方式是——聊天。
Eva出生后,译文的事业依旧繁忙,还去斯坦福和哈佛大学深造,但丝毫没有减少陪伴女儿的时间,每天都会主动与孩子交流。
但如何与孩子聊天是门大学问。聊得好,亲子关系也来越亲密;聊得不好,很容易把天聊死,最后不欢而散。
译文一直提倡用“启发式”对话与孩子交流,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从不轻易评价孩子的对错。
早餐、上下学的路上,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译文和女儿都会见缝插针地交流,一起听NPR(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新闻,聊社会、聊经济,聊窗外的风景等。
晚餐时间相对充裕,也是家庭成员固定的畅所欲言时间,译文谈工作上的感想,Eva会分享学校新鲜事、一天下来是否开心,彼此说说当天感恩的事情……
民国才女、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育有一儿一女,因为要经常去外地考察古建筑,她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但这没有阻碍与孩子间的交流,方式就是写信。
在一封写给8岁女儿的信中,有妈妈对女儿的关心和叮嘱,也有像朋友聊天一样谈自己的工作,遭遇的事和心境。
这样一封平常的家信,读来让人倍感亲切,也让孩子懂得,母亲不仅仅把她当成孩子,而是可以平等沟通的人。
梁再冰13岁时,特别喜欢看小说。林徽因没有野蛮粗暴地制止,她选择的交流方式是画一幅袋鼠漫画提醒女儿。
当女儿看到母亲的话和旁边的文字,顿时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和婉言劝诫,从此收心专攻学习,从北大毕业后,成为新华社记者。
当成年后的梁再冰回忆母亲,心中感慨万千,母亲不仅是母亲,还亦师亦友。
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过《夺宝奇兵》、《辛德勒的名单》等众多经典影片,至今仍活跃在电影圈。
斯皮尔伯格满世界拍电影,但与电影公司签协议时,有这样一个条款:即使在电影拍片阶段,也必须每晚给斯皮尔伯格固定的时间回家与家人共进晚餐。
斯皮尔伯格每天晚餐时间,会与孩子们交流“餐桌上的故事会”,他先说出一个故事的主线,然后让孩子一个接一个按这条主线编故事情节,通常在二三十分钟之后,又会轮到斯皮尔伯格来为故事作一个总结或者结尾。
斯皮尔伯格通过编故事的方法,训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一个个变得爱说话、会表达。
也许开朗的个性、爱说话的性格是天生的,但会说话、善于沟通,完全可能通过后天训练习得。
在孩子不会说话的阶段,我们多说多表达,不断地给孩子输入;
在孩子咿咿呀呀学语阶段,我们要多引导多交流,帮助孩子打开话匣子,孩子说错了不要紧,不要急于纠错,无论孩子说出多少,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孩子再长大一点,话题可以更广泛,多用启发式对话,帮助孩子打开思维,扩大认知。
当孩子能用准确的语言说出心中所想,越来越会表达自己,人也会越来越自信。
想让孩子爱说话、会说话,那就从我们变成一个“话痨”爸妈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