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我女儿小学六年一直很乖,很听话,一上初一就像换了一个人,让我们无法接受:叛逆、固执、我行我素、喜欢打扮、上QQ加陌生社会青年聊天。不听父母的话,问多几句,说我思想落后,说不用我管。我脾气不好,就经常批评她、骂她,有时还打她。她无心学习,经常和成绩不好的小学同学出去玩,但在学校,老师反映表现还不错,成绩中等。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怎样教导她?
能理解你作为家长,源自心底的无奈、焦虑、烦躁。你无奈的或是,她否定了你的拳拳母爱,还让你手足无措,心里很是慌张。你焦虑的或是,担心她自毁前程,越想越紧张。你烦躁的或是,自己的脾气愈发失控,骂她、打她也不奏效。
其实,从专业的第三方来说,你或许屏蔽了事实的积极因素、渲染了情绪的消极影响,你忽略了人成长过程的心理特点。
从孩子落地到长大成人,要经历0岁-3岁的婴儿期,3岁-6岁的幼儿期,7岁-12岁的童年期,11、12岁-15、16岁的青春期,17、18岁-35岁的青年期。你女儿目前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是矛盾性:
第一,“成人身”和“少年心”冲突。当小屁孩成了窈窕少女,不客气、不谦虚,认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达到成人水平,应该被爸妈、被环境公平对待。但“打脸”的是,其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经验等尚处于过渡、半成熟状态。
第二,“心理断奶”和物质依赖对立。一方面想在心理层面挣脱父母的羁绊,想拥有自主权,所以才会“我行我素”说你“思想落后”;另一方面毕竟未成年、未成熟,又希望获得父母的精神支持及经济支持。
第三,“心理闭关”和情感开放纠结。有时会对成人不满、不信任而选择心理闭锁,有时又因心理堆积许多苦恼与孤寂,迫切需要有人分享、分担,从而选择同龄人。也就是说,青春期阶段更重视同伴关系,交友标准是志趣相同、烦恼相似、性格相近、能相互理解,而非把成绩、“人品”放在首位。
第四,成就感和挫折感交替。青春期孩子特别渴望认同与成就感,一有机会就会表现出成人般的果敢与能干,因此常被家长认为“叛逆、固执”。但一遇挫折,也容易走极端、自暴自弃,从高峰跌到低谷,这也是青春期阶段易患双向情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家长明白了上述心理发展规律后,也许会恍然大悟:原来在给中学生的女儿穿小学生的“衣服”,怪不得女儿不爱“穿”,因为不合身、不合心啊。
与此同时,你可能会顺理成章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说,最好的教育是与孩子共同成长,那么你扪心自问,十几年来你学习过哪些育儿知识?十几年来你是如何言传身教的?
你说女儿“一上初一就像换了一个人”,那么,此前你有没有先以诚恳、耐心的态度,去探究她内心真实的渴望,还是只把她当作一个“一直很乖,很听话”、无需怎么用心陪伴的“孩子”?
你说女儿“叛逆、固执”,那么,你有没有先以平等、尊重的心态对待她?而不是一味“连骗带哄”,甚至居高临下口气强硬,“我是你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你必须听我的”?
你说女儿“不听父母的话”,那么,起初女儿找你商量、求助时,你有没有专注聆听她的话、她的烦恼,了解、理解、支持或诚恳处理她的诉求?即使现在,你认真听过、回应过女儿的哪些话呢?
你说自己“脾气不好,经常批评她、骂她,有时还打她”,那么,请问你教育孩子的目的与方法是什么?是想当然的随意教育,还是学习后的用心教育?当你的教育方法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时,你又做了哪些调整?
以上说了这么多,我的本意不是要责怪你,只是让你深刻意识到:
一是,在孩子面前,家长就像是人生中无处不在的一面镜子,不平整的镜子照不出漂亮的影像。
二是,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先去努力尽可能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才有可能成为那个什么样的人。
因此,我的建议有三条:
首先,关系先于教育。已故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老师说过,好的教育会体现在好的关系中,好的家庭不用刻意地教育,孩子在好的关系中就知道该怎么做。关系不是依赖,而是平等,孩子与爸妈像朋友,孩子有话可说,家里没有禁忌与隔阂,大家相处轻松。当然,好的关系,需要父母各自好、父母相处好、与孩子相处好,才能带动家庭关系好。
其次,鼓励好过批评。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当父母少一些批评、指责,多一些鼓励、肯定,多发掘女儿的优点,多理解与支持,多以诚相待循循善诱,才会慢慢消除抱怨、敌对的气氛。破冰需要一个过程,譬如寒假一起外出旅游等。
最后,放手并非放纵。父母或会担心,放手了孩子会不会放纵自我?其实,放弃才会放纵,放手并非一定成为放纵。不放手,风险就在当下;放手,大有改进机会。有智慧地放手,是一种策略,当一个家长对自己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工作成就等并不满意时,还能教育出一个各方面都满意的孩子吗?与其互相伤害,还不如放手相信女儿,因为“老师反映表现还不错,成绩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