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地表达期望:“只要你完成…你就可以…”
注意:不要导向物质奖励,而是激发孩子内在的驱动力,因为物质奖励往往会像一个无底洞,越来越大,家长们不要从孩子小时候就给自己挖坑,而要尽量去调动孩子的兴趣和内在驱动力!
比如:只要你完成了拖地(洗碗),你就可以去同学家玩一个小时了。
2、用问句回应:“你是想要自己做这件事情,还是想要/需要我的帮助?”
当孩子还没有掌握某个技能时,可以这样询问。如果孩子不需要帮忙,那么可以放手让他自己完成。如果孩子需要帮忙,你可以采取从简单到困难的步骤来慢慢教孩子。
3、陈述一个已经制定的规则或惯例,坚持到底。
比如:“到洗澡的时间了”“我们是怎么约定的?是不是已经到了约定的时间了?”尽量只说一遍,而且不要指责或者翻旧账,不要重复。因为重复唠叨只会让自己和孩子更加的心烦。你越说越火,孩子越听越磨蹭。
如果孩子没有反应,最有效的办法不是隔了几个房间吼孩子,而是走到他面前,和他平视,再开始说话,然后可以用一些友好的身体语言,比如拍拍肩膀,指指手表或拉拉他的手,暗示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4、检验孩子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在你做…之前,需要先完成什么呢?”
比如:“想想你去公园玩之前,要做些什么呢?”
5、邀请合作。
“我需要你的帮助,你发现做什么能够帮助到我吗?”
6、有限的选择。
学龄前的孩子,在一些事情上,当孩子拒绝家长的要求时,为了尊重家长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多给一些有限的选择给孩子,代替一项死板的命令。比如“你是愿意摆餐桌呢还是愿意喂狗呢?”
7、表达你想要的。
“我希望逛超市的时候,你能够呆在我身边。”
8、达成协议。
“如果我让你现在去…那么你什么时候可以…”
9、积极暂停。
“让我们去冷静一会儿再回来谈谈怎么解决问题吧。”
10、问清楚孩子的想法。
“你认为呢?然后呢?还有吗?”等孩子说完话再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