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爱就是充实的生命,正如盛满酒的酒杯。
高三年级一名17岁的男生,“凌晨从该校教学楼五楼坠亡”。这是名正在冲刺高考的高三学生。十年寒窗,今日硕果,为何却在最后一刻做出如此选择。
男生名叫高洋(化名),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今年17岁,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学到高中没有留过级,一直品学兼优。高中三年在年级排名一直位列前20名。进入高三后,高洋的多次模拟考试成绩都在650分左右,老师说“是我们学校公认的北大、清华苗子”。
但是就是这样一名优秀的学生,却选择从学校教学楼5楼跳楼身亡。
随后,记者获悉,在高洋坠楼身亡的第二天(12月22日),学校把校园里张贴在大红榜上的高三学生成绩全部揭掉了”。
原来成绩下滑的“尖子生”遭当众批评,回家后,父母又指责抱怨,最后选择走上绝路。
这是一个被成绩逼上绝路的孩子,现实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当孩子自己面临成绩下滑都是无法承受的,如果我们父母继续因为成绩而指责抱怨孩子,这对于孩子来说将是无法承受之重。
不禁让我们再次深思,成绩到底意味着什么?成绩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父母如何看到孩子的成绩。
一、成绩到底意味着什么?
詹姆斯多伯森:尊重他人,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说不在意考试分数是假的,成绩虽然不代表全部,但总是考不好的话,家长会怀疑孩子的学习能力,要么怀疑老师的授课水平等等。
父母口口声声说不在意孩子的成绩,但一到拿到成绩单,心里难免会有几分不一样的感觉。
1、好成绩意味着什么?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成绩是一个很不错的、预测未来成功的变量之一,虽然说不是唯一的变量,但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文凭和成绩是最重要的一个变量。
有一个好的成绩对于立志于将来申请出国留学、保送研究生或考研、找工作的同学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许多企业是通过看文凭和在校成绩才能决定哪些学生可以参加笔试、面试。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成绩是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关键因素。人们的惯性思维是如果小学有一个好成绩,就意味着能考到一个好的中学,中学有个好成绩就意味着就能考到一个好的高中,高中有一个高成绩,那更不用说了,意味着可以进入理想的大学,好大学就有好工作,因为那些好的学习、工作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以你好的成绩作为敲门砖。
我们可以去做一个统计,看看在财富500强里面的CEO多少是名校的好学生,再算算在多少个名校的好学生中就能出一个“成功人士”,所以成绩和成就确实是有关联的。
2、成绩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现实中,大量的事例告诉我们,成绩真的很重要,但是,现实中同样有大量的事例告诉我们,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健康和生命。
还记得那位小学生吗?晚上妈妈让他再坚持做几道题睡觉,他说实在太累了,让我睡一会儿吧,就这样孩子一觉睡得永远没有醒来。当家人发现孩子不是睡着而是昏睡回去好,及时送到医院,但是还是没有挽回孩子的生命。医院的诊断结果显示,孩子是长期睡眠不足,劳累过度,造成多个器官衰竭而亡。
原来,父母为了孩子成绩优秀,基本学校的每门课程都报了课外班,所以,每天放学后,孩子紧接着就赶往课外班,而周末的时间,父母又安排了各种兴趣班,就这样,孩子一周7天,基本是没有休息得,长此以往,孩子因劳累过度提前走完了他得一生。
如果父母能提前知道这样的结果,一定会选择一个健康的孩子也不要什么好成绩,可是,有些事情一旦发生,是无法重来的。
所以,相对于孩子的生命健康来说成绩就真的没那么重要了。
二、怎么就成绩与孩子沟通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说:“如果父母是张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孩子将来成就如何,射向哪里,无疑将受父母这张“弓”的影响。
上五年级的儿子又一次拿回了不及格的卷子,没错,这不是第一次,事实上,除了语文成绩勉强及格,儿子的数学英语永远都没办法突破及格线。
我没有办法接受这件事。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当年从小城通过高考考到重点大学,最终在大城市安家的。我们两个”学霸”,怎么就培养出了一个小学都屡屡不及格的后进生。
于是开始报辅导班,陪孩子做作业,但是从此以后,家里就充斥着呵斥、不满和哭泣。而我的脾气也越来越大,儿子的成绩也越来越差。慢慢的,我发现了一件事,我那个原本开朗阳光的儿子,好像很久都没有露出笑容了。
最终儿子在期末考试全科都没及格,面对这样的成绩,我开始痛定思痛,我知道,无论是我还是儿子,都要有一个新的开始,不然将无法走出这样恶性循环。
痛定思痛之后,就孩子的成绩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三年的时间,我家孩子也变成了“别人家的好孩子”。
1、接受孩子的现状,与孩子在一起
孩子没有考好,其实他比我们更难过,或许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此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因为成绩不好去责怪他,而是抱怨他。
例如有的家长会不停地唠叨,你怎么就考了这点分数,报班的钱都白花了,你脑子是怎么长的,什么都不让你干,就个学习都搞不好,你还能干啥。
这样的话可能许多父母都说过,因为唠叨是80%以上家长的通病,但是几乎100%孩子反感的父母的缺点。
父母之所以唠叨,是觉得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不合自己的要求,但又怕孩子不上心、不改正,因而时时提醒、事事提醒,这样就形成了唠叨的习惯。而孩子呢,又恰好反感父母这样的做法。
但丁: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所以,父母在看到孩子成绩的第一时间,不是唠叨,而是全心地接受孩子的现状,与孩子在一起,让孩子感受到,虽然他没考好,或者觉得自己不优秀,但父母是爱他的,理解他,接纳他,让他感受到,无论如何,父母一直与他在一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在孩子难过悲伤的时候,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就是力量,孩子会很快从悲伤中走出来。
2、与孩子一起分析影响成绩的原因,有意识地锻炼培养
高尔基: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接受了孩子成绩差的现实后,接下来就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影响成绩的原因,并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加强锻炼。
诚然,成绩差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有问题,但一定有一个主要的缺陷影响了他的进步。有的可能是理解能力,有的可能是学习习惯,有的可能是基础知识掌握不了。我儿子的情况是理解能力比较差,一个课堂上讲的知识他可能听懂了,但是换一道题他就懵了,所以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
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训练他,比如说陪在他身边做题,辅导完之后给他转换一下题型,或者是改变一下提问方式,让他继续思考,这样子他慢慢知道,其实很多题目实质是差不多的,只要稍微转化一下思路就可以做出来了。同时,一道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思路。这样他的解题类型就不再局限在已经见过的题型。
所以,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方式提高,避免密毛胡子一把抓,简单粗暴的一个学习计划就敷衍了事。
3.成绩出来后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
罗素:对孩子来说,父母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这是许多家长容易忽略的,尤其是面对孩子没有考好,可能整个关注点都放到了孩子的成绩上,从而忽略了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孩子自身因为成绩差而遭受的打击。
所以,当孩子没有考好,我们首先是接受孩子的现状,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孩子会不会因为成绩在学校受到了歧视或者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我开始格外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
父母应该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当时的心情。当孩子向你表达某种感受时,你可以用孩子的原话表示你对他的理解。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作反射情感。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安抚受委屈的孩子,使抑郁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孩子的情绪便会趋向平静。
三、父母应该明白,比成绩更重要的是什么
高尔基: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成绩很重要,但成绩只是个结果,而为了成绩努力奋斗的过程却是更加可贵的。因为这个过程,不仅要有聪明的才智,更要有坚强的信念和拼搏的勇气,通过不断的学习给你带来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而这些品质比成绩更加重要。
1、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儿子说,我们班的足球队的孩子全都是班里成绩非常好的。由此可知,爱运动真的可以锻炼出孩子的思维灵活能力,回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高效的学校状态。
所以,与其一直盯着孩子的成绩,不如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孩子一项体育爱好,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同时,在运动中取得成就感,同样也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要想孩子有个好的学习成绩,一定要先培养孩子专注的能力以及对时间的规划能力,告诉孩子做事一定要专注,才能最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如果家长一直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看孩子的成绩结果,而不注重孩子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专注力的培养,无形中加大孩子学习压力,孩子坐不住、学习效果就差。
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所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何愁孩子的成绩好坏,因为这才是孩子一身的财富。
3、孩子的心理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孩子是未来希望的光芒,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对孩子来说除了有健康的身体之外,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所以,父母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现在孩子普遍心理压力大,作为父母怎么正确地去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呢?第一、要给孩子保持一个合理的作息,不要经常熬夜,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缓解孩子的情绪和压力。第二、适当地带孩子出去做一些户外的运动,因为运动可以释放压力。第三、学会倾听孩子,减少指责和打骂孩子,倾听孩子的遇到的困境,学会去理解他。第四、培养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在他有压力的时候让他用这种方式来缓解压力。第五、适当的给孩子减一些压,不要给孩子安排太多的作业。
四、结语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但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完善之处。所以,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长就要接受孩子所有的一切,包括他成绩的不理想,而是尊重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不以自己的期望来要求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