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语电影界,对于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的阵痛这个题材,大家似乎都更偏向女性一些,比如前些年的《少女哪吒》、《黑处有什么》、《狗十三》、《过春天》等。仔细想来也比较好理解,因为女性在青春期要比男性早熟,而且加上与生俱来的敏感性,似乎更适合用来描摹人在青春期时所经历的种种。
而在去年年底,华语电影界又出现了一部颇受好评的少女青春期电影《美国女孩》,只不过,这一次主角的青春期又被蒙上了一层移民的身份。
先简单来说一下电影的剧情。
因为母亲罹患乳腺癌需要回台湾治病,已经和妹妹一起随母亲远赴美国生活的梁芳仪再度从美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然而此时的梁芳仪正步入青春期,生活环境的陡然改变成了她与家人之间情感纠葛的导火索;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已经习惯了美国生活方式的小女孩,故乡的一切都已经十分陌生,包括学业在内,因此,她又被同学讥笑,冠上了“美国女孩”的绰号。作为一个在故乡的“异乡人”,梁芳仪无时无刻不想再度回到美国,而此时,“非典”的爆发又对这个家庭产生了一次冲击。
很多人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都会觉得主角梁芳仪太能“作”了,家里的条件即使已经到了那种程度,不想着怎么帮大人分担,却还一天到晚只想去美国,很不懂事。
但我觉得,这恰恰就是一个少女在步入青春期后最真实的表现。其实我们每个在青春期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叛逆,这种叛逆来源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在这部影片中,母亲决定带她出国的时候没有征求她的意见,带她回国的时候同样也没有,当自我意识的增强遇上这种自己毫无选择只能被动接受的时候,这种因为突然回到故乡造成的“异乡感”使得梁芳仪的成长中又添加了一份痛苦,最后就全部变成了对母亲所产生的敌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能在现实中和影视作品里看到父母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无奈的说出“好好的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这句话的根本原因。
电影进行到最后,我们能够感受到,其实梁芳仪自己也开始慢慢意识到了,她一直要的“回美国”,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想回到美国,她想要的其实只是一种逃离这种青春期成长阵痛与异乡感混杂的痛苦。
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苦痛,作为局外人,我们一定会说“这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啦,勇敢面对就好啦”。但对于身处其中的人,特别是尚未成年,思想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勇敢面对”四个字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当他们在经历改变的痛苦时,最需要的其实就是沟通和安慰。
但令人无奈的是,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父母恰恰又处于中年的奋斗期,他们要想尽办法去支撑这个家庭的生活,因此也会在这个孩子最需要沟通和安慰的时期不可避免的缺位。因此,在没有成年人沟通和引导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往往会在这个时间段成为一艘迷途的航船,真正能靠自己闯出这片“青春风暴”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要么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唤醒父母的沟通欲望,要么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逃避现实,回到记忆中甜美的过去。
这部电影中的梁芳仪,正是后者。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跟其他每一部反映少女青春期的电影一样,都是在用一种有些冗长又有些沉闷的方式去讲述一个少女人生中的一个阶段,这不过这部电影又给主角增加了一层“美国来客”的特殊外壳,而正是这层“美国来客”的外壳注定了梁芳仪不会像其他少女电影中主角所表现出的那么极端,比如《少女哪吒》中的割腕,而是用一种更“美式”的方法-写博客文章,来发泄自己的痛苦。
然而这部电影巧妙的地方在于,自始至终,我们也终究没有看到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从而也使得这场由于少女在青春期中的遭遇所引发出的冲突最终消解于无形,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
至于为什么电影会这样安排,我想导演阮凤仪在接受媒体专访中有这么一句话,可以作为答案:
女性成长电影往往都是很寂寞和忧郁的电影,对不对?
我觉得,拿掉句子中的电影两个字,也是另一种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