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总是挑剔别人,觉得同学这不好,那不好,觉得同学思想幼稚、话题无聊,要不就是觉得学习氛围不好,教室里太吵了等等,总之,各种挑剔层出无穷。家长听了就头大,想想这么多问题,哪哪都不对劲,然后就开始和孩子说道理,要理解别人,要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教室太吵了要不你上自习时戴耳塞等等,反正就是想尽各种办法想解决掉这些问题,结果是问题没有解决,孩子已经把房门都关起来了。
其实,孩子之所以有这么多抱怨和挑剔,不是因为真的存在这么多问题,也不是因为同学真的那么不好,是因为孩子内在的信念存在偏差,他对自己不满意,他的内在认为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由此产生了自卑感。但每一个人都会去追求一种优越感,这是人的趋利避害的本能,为了追求优越感,他会把对自己的不满意投射出去,通过找别人的缺点来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但这只是孩子大脑构建出来的优越感,不可能持久,因为如果进入集体,大家的评价标准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由此就会产生对比,让他不可能持续保持这种优越感,于是孩子又会发展出另一个目的,就是避免进入集体,这就成了他的目的。根据阿德勒的目的论,当孩子有了这样的目的,他就会围绕这个目的来找出各种理由,让自己不进入集体合理化。于是就有了刚才说的那些理由和原因。其实不是因为这些问题孩子不进入集体,而是因为他不想进入集体才有了这些理由。
那如何才能够帮助到孩子走出这样的目的,构建一个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呢?
那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自卑感来自何处?这样的孩子往往在原生家庭里很少得到认可和肯定,父母更多的是高要求、高期待,批评指责比较多,孩子永远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尤其是进入初高中后,学业压力变大,成绩下降时,父母更加严格和打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认为自己不好。
由于自卑感积累,为了保持自身的优越感,孩子就会用从父母那里学会挑剔和指责,去对待身边的人,与周围的人产生越来越多的摩擦,出现人际关系问题,和同学的关系越来越糟糕。
因为关系不好,在集体中找不到存在感和价值感,慢慢就会出现脱离集体的目的,于是就会出现不愿意去学校,三天两头请假,或找各种理由不去学校,甚至出现休学现象。
其实那些孩子的理由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不想待在集体里了,因为在那里他觉得好无聊,好无助,好没有存在感,所以他不去学校是让他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如果家长执着于去解决那些问题,那孩子只会找出更多的理由,最后连理由都懒得找了,直接关门不出。
原因找到了,那咋办呢?家长很迷惘,孩子很无助,世界很烦恼!
因为自卑,为了保持优越感,所以想逃离集体。如何才能让孩子重新找回重回集体的勇气呢?
首先,缺什么补什么。孩子的自卑是由于过去家长的高要求、高期待,以及各种控制和指责。那家长就必须放下自己的各种期待和要求,接纳孩子这个人,不带任何条件地给予孩子关爱和接纳,允许孩子暂时的退缩和逃避。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慢慢体会到,原来我这么糟糕也值得被爸爸妈妈爱,原来不是因为优秀才值得被爱。
其次,全方位看见孩子这个人。以前,家长只盯着孩子的成绩,成绩好就夸,成绩不好就骂,成绩成了唯一评价孩子的标准。现在,我们需要从孩子的点滴中去发现他的闪光点,孩子会游泳、打游戏打得好、会烧菜、会打乒乓球、会帮妈妈拿快递,用这些以前从未看见的小确幸都会成为点亮孩子内心的火种,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人间值得。
第三,相信孩子一定是向上向好的。孩子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对于他来说最好的选择,我们要无限地包容孩子,用无条件的爱去滋养孩子,只要孩子真正感受他父母的爱,他内心向上向好的种子就会发芽生长,这是自然规律,勿容质疑。
第四,父母要有不管教的勇气。青春期孩子叛逆,其实是在争取自己的权利,学习这件事本是孩子的权利,但过去家长都当成了自己的事,这时,我们要将这份权利交还给孩子,这是孩子的课题,学习还是不学习都必须由孩子自己负责,家长根本无法代替。所以,我们必须放下任何想帮助孩子学习的幻想,只有真正放下,孩子才会真正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否则孩子可能永远不会去负这份责任。
只有当孩子在父母无条件的爱的滋养下,渐渐意识到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他的内在对自我的高要求就会慢慢地放下,开始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了自己就会接纳别人,就会减少对外界的挑剔,因为他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找到自己的优越感。内在冲突减少了,孩子排斥集体的目的就会松动,每一个人都是希望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的,他就会慢慢回到集体中,他就会将与父母相处的方式带到集体中,慢慢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归属感的满足,孩子就会慢慢向更高的需求发展,这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耐心陪伴,补足孩子的心理营养,给孩子一个稳稳的接纳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