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而且还会有各种叛逆期。很多家长在孩子做错的时候就会批评孩子,但是你知道吗?不是随时随地都能批评孩子的。有的时候不能批评孩子,批评孩子会对孩子身体健康不好。
很多老人就会对孩子爸爸妈妈说,吃饭的时候不要批评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让孩子哭。
很多年轻父母都不听,觉得老人事情太多了,孩子饭桌上不好好吃饭或者吃饭没有规矩,这个时候不批评孩子什么时候批评?事情发生的时候批评最能记住教训。
过了这个时候这个点,吃完饭你再说,孩子能记住教训吗?记不住教训的话那下次不是还要再犯吗
我对门邻居就总是和我抱怨她婆婆各种宠溺孩子,除了吃饭的时候不让批评孩子,还有什么晚上的时候不要批评孩子,高兴的时候不要批评孩子。她说我批评一下孩子,这个不能批评,那个时候也不能批评,真是气死我了!就应该和婆婆分开住,看看和老人之间的隔代育儿观差多少呀。
邻居每次抱怨之后都语重心长地跟我说,等你有了孩子不要和婆婆一起住,否则天天都有听不完的唠叨,感觉她做什么都对,我做什么都错。
某天晚饭时间,听见邻居又在吼孩子,声音特别大,我家这边都能听见,然后是孩子哭闹的声音和婆婆安慰孩子的声音。下楼散步的时候碰上邻居,她说孩子又不好好吃饭,她气坏了,至于批评了一顿。现在孩子还在哭,留给婆婆去哄吧,她要散散心。没多久她电话就响了,婆婆打来的,说孩子说肚子不舒服。
邻居还觉得孩子又在矫情,婆婆让她赶紧回来去医院看看。
后来听说,孩子没什么大事,医生也说了是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容易让孩子脾胃虚弱,尤其是小孩子,本来脾胃就弱,吃饭的时候责备孩子就更容易虚了。
婆婆说,虽然你们年轻人懂得多,但是老话都这么说,我们都是这么养的孩子,也不是我宠孩子,确实是有的时候就不适合批评孩子。
邻居有些惭愧,看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
她说,她赶紧看了看还有什么时候不能批评孩子?
原来老话还真有什么时候不可以责备孩子的。
明代吕坤《呻吟语》,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说就是,教育孩子有七个点不要责备孩子,需要注意。
第一是对众不责。也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人多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很多孩子都是人来疯,人越多越疯,尤其是游乐场或者餐厅啊公园等等,家长就特别着急上火,很多时候追上去就是打骂。其实不管孩子多大,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都是有尊严的。
我认识一个孩子,上幼儿园,就跟她妈妈说,妈妈你以后在幼儿园门口不要和那些叔叔阿姨说我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你回来跟我说。你说得大家都知道,我都不好意思啦。
很多时候家长是觉得玩笑话就把批评责备孩子的话对着其他家长和孩子说出来了,家长说完了,却不知道孩子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是愧悔不责,就是说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我姐姐的孩子弄丢了一个玩偶,当时买的挺贵的。孩子也特别伤心,一直在哭,我姐姐就说,告诉你不要拿出去玩,你非要拿出去玩,你看看,现在好了吧。
其实很多家长也会这样,看到孩子伤心难过了、惭愧后悔了,似乎自己还不满意,还要再补上一些伤害的话才可以。其实孩子不难受吗?难受啊,她已经很难受了,妈妈还在责备她,就更加难受了。所以这个时候就是不要责备孩子。相信孩子下一次知道要怎么做。
第三是暮夜不责,也就是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
晚上睡觉为什么不能责备孩子?因为睡觉之前责备孩子,孩子内心可能还在难过还在受伤,情绪不好,这个时候上床的话会休息不好,也许还会做噩梦,影响孩子睡眠和休息。
有事情的话白天的时候来交流。
第四是饮食不责,也就是说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
很多老人在看孩子的时候经常这个会和孩子爸爸妈妈说,但是有的年轻父母并不会听,觉得老人事情多,太唠叨了,其实不是的。吃饭的时候训孩子容易让孩子脾胃虚弱,也容易不能好好吃饭,抽抽搭搭的影响孩子进食和消化。
第五是欢庆不责,也就是说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看过一则消息说,一个孩子考了99分回来特别兴奋地给妈妈看,妈妈也很高兴。然后问班里有几个考100分的,又说,为什么你不能考100分呢?
孩子第一反应就是愣住。妈妈刚才不是和我一起开心的吗?我进步这么多,努力这么久的成绩,妈妈为什么这样?
有一个孩子在日记里说,我高兴的时候不希望妈妈忽然批评我,批评让我瞬间很难过我会觉得我不配拥有快乐。
第六是悲忧不责,也就是说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不管什么原因,孩子哭的时候,就不要再去责备他,也许孩子需要的只是爸爸妈妈的拥抱,温暖的怀抱。
第七是疾病不责,也就是说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有的家长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各种不耐烦,因为孩子不舒服所以可能吃药、打针都很费劲,家长哄着哄着就有脾气了,就开始吼孩子,批评孩子,谁让你生病呀,生病就得吃药,大口!张嘴!快点,你要不吃我就把药灌下去!
不管大人还是孩子,生病的时候都很脆弱,有一些情绪也是正常的。家长可以忍一忍,等孩子好了再说。
我邻居说,原来批评孩子也有这么多的讲究,看来父母也不是好当的。不是每天照顾好孩子就行了,还需要教育,还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确实是,老话有道理,一起学习怎么养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