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不多,方法具体,
解决案例在最后,您看到了吗?
期待您的关注、评论、点赞,共同进步!
12岁,七年级,青春的味道热烈起来,
可作为家长的我们,却手足无措起来… …
青春期,我们的孩子变得敏感起来,多愁善感又喜怒无常,
刚才还兴高采烈,一会儿却变得低沉失落,情绪就像海上的天气,变幻莫测
搞不清状况的家长,甚至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自己的关心,更别说行为上的告诫、批评和规劝了,
这是为什么呢?
宝爸分析,原因如下:
一个概念:“我的”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他首先形成了一个概念,“我的”,
我的秘密,我的朋友,我的事情,我的想法,我的理想,我的安排,我的XXX
开始以我为中心考虑周围的问题。
两个区别:家庭、学校
家庭不再是孩子世界的主题,
学校和同龄人成为“意识认同”、“观念认同”的主要评价来源,
环境改变,新鲜的信息和观点,开始对自我价值观初步形成产生影响,
他们不再只是我们眼中的“乖宝宝”。
三个变化:自我、独立、期望拥有参与权和决定权
“自我意识”开始质的变化,第一次开始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个体”;
独立的第一步就是得到尊重和认可,
希望一些事情的决定,自己能够参与,意见也能够得到认可。
四句口头禅:
“为什么非要按你说的做?”
“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想试试,没试过,你怎么知道我不行”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一堆潜在需求:
希望得到有效的知识,例如“性知识”,面对青春期的迷茫和患得患失;
希望得到合理化的建议,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希望得到朋友的认可;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赞扬,尤其是家人的赞扬;
敏感,不容易接受批评,抵触说教,讨厌空洞的大道理,拒绝理解不了的“为你好”
… …
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呢?
宝爸认为可以借助“打比方,说说别人家的孩子”,来绕开孩子的敏感和抵触,
把话题转变到“别人”的身上,这样的好处很多。
- 家长的回旋余地比较大,产生矛盾的几率更小;
- 冤枉孩子的几率减小,还能多了解一些信息;
- 当讨论的问题焦点不在自己身上时,孩子就会放松下来;
- 讨论别人的事情,大家都会相对冷静和客观;
- 来源于讨论形成的看法,比直接的“说教”更容易接受,因为结论的形成孩子也参与了;
- 有些问题,需要提前“敲警钟”,说别人家的孩子,更能接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采取方式:
- 可以夫妻两人的对话,故意让孩子听到,与他面临的情况如果接近,他会愿意听的;
- 也可以把遇到的问题询问孩子,寻求帮助,
- 可以直接和孩子讨论某种现象
举例
[微风]面对不理解
“我们单位老朱的孩子,七年级一直进入不了状态,这马上进入九年级了才知道,孩子是不喜欢班主任老师,因为受到了冤枉,如果事情发生了,他和家长说一下,现在可能就不是这样了,真是的,孩子有了难处不先给家长说,多误事呀”
“孩子肯定有难处,这事情家长也有责任,不能单单埋怨孩子”
“就是就是,豆豆,遇到这样的问题,要第一时间给我们说啊”
“对,谁都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微风]打架,校园欺凌
“今天,晓明又打架了”
“为什么?”
“还不是班里有几个孩子,仗着人高马大欺负人,孩子不服气”
“这种事情,应该家长去解决,熊孩子背后有熊家长,从根本上解决才是关键”
“对,他爸爸和老师沟通后,调了座位,也在班里做了说明”
“他爸爸这几天到学校去接孩子,预防了再次发生这种事情,孩子现在好多了”
[微风]早恋
“老刘孩子早恋了,他还挺美,和孩子一起讨论了起来,这父子俩关系真好”
“这个年龄,被人喜欢说明你优秀,喜欢别人说明是个情感丰富的孩子,很正常”
“就是啊,很正常啊,这也不一定是早恋,应该是孩子之间简简单单的好感,老刘和孩子说得很清楚”
“不过人家老刘的孩子也认为他老爸说得对,现在只是好感,朦朦胧胧的,孩子自己知道,现在时间紧,学习任务重,首要的是把学习搞好,到了大学再好好谈”
“那是对的,这孩子是个明白人,自己优秀才更有吸引力,更有说服力”
教育,是家长的修炼,贯穿孩子一生,
竭尽所能,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各位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