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和山西是以哪个山为界(山东和山西是以哪个山为分界的)
我们都知道河南河北是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北叫河北,黄河以南叫河南。那我们经常说的山东和山西,到底是以哪个山为界呢?!
上学时,我记得地理老师说的是太行山,可我们现在翻开中国地图,很明显的你会看到,山西山东之间,隔着河南河北省。太行山以东,是河南河北啊,也不是你山东啊?!那山东和山西以什么山为界呢?!不是太行山的话,又是哪座山?有人说崤山?还有人脑洞大开的说是泰山?!五花八门的都有。
太行山
泰山
那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看看地理老师不告诉你的,我们今天能不能以历史的角度,来找到答案!
山东。毋庸置疑的,肯定是山的东面。到底是哪个山的东面呢?!
翻开中国历史,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这个时候,“山东”不单单指今天的“山东省”,它是泛指秦以东的六国领土,“山东六国”。这时,“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还不是一个准确的地理概念.(翻开当时地图,你会很明显看到,当时六国皆在秦国的东面)
唐代和北宋时,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被称作山东。唐朝末年,有人也称齐鲁大地为山东。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山东遂成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
此时,太行山附近,你会看到河北西路,河北东路。今天的山东省,当时划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时候,“山东”已经是正式的行政区划名称了!
元朝,山东归属于中书省,山东地区设立了东平行省、济南行省、山东淮南楚州行省、益都行省、山东行省等。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了四级地方行政制度。
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河北、山东、山西.这些地方都在当时的首都“大都”北京附近,由中央直接控制,可以直接掌握军事,赋税,粮食,政治,官员任用等方面的权力,避免中央弱,藩镇强,藩镇造反的情况发生!
明朝开始设立山东布政使司(当时包括辽东、北京、天津及河北)。全国设置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包括北直隶、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
山西和山东,皆为独立行政区。山西布政使司包括今山西省,及河北省的一部分;山东布政使司包括今天的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辽东。这说,明朝时的山西布政使司和山东布政使司大体上是按照太行山为分界。
今天的山东地区那时候管辖6府、104县,大致奠定了今山东省行政区域范围。西三府东三府(济南府、东昌府、兖州府,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
清朝初年,设置山东省,“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
此时,河北省当时属直隶,山西和山东间隔着直隶(河北)。
新中国建立后,行政区划慢慢变成今天模样。而山西和山东,实际并不接壤,中间隔着河北河南。可我们仍旧按照约定俗成的叫法,以太行山作为两省的分界。
我们接下来说一说太行山。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
太行山地质地貌: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太行山脉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中多雄关,著名的有位于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