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叛逆的孩子有效沟通(孩子叛逆咋沟通)
注意了!很多家长往往认为,只有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才会出现叛逆的现象,但其实家长不注重平时生活中情感和言语的表达,导致孩子在任何时期和家长“唱反调”是常有的事。
许多家长就时常抱怨,为什么自家孩子这么不懂事,你要他往东,他偏偏往西,就是不按你说的做,甚至出现极端行为,比如下面的这个小女孩。
【案例】 7岁,女孩。在家里最喜欢和妈妈唱反调,不愿意帮妈妈收拾东西,哪怕妈妈之前夸奖过她有责任感也无动于衷。做一些有关注意力的游戏时,也会意识到妈妈想提高她的专注力,然后匆匆逃走。慢慢妈妈失去耐心,母女之间说话越来越少,直到孩子在一次出去玩时突然表达出非常厌世的想法,引发了妈妈的恐慌。
孩子总是唱反调甚至展现出消极状态,其背后的原因却值得我们深思。
其实家长们在生活点滴中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往往是决定孩子是否叛逆的关键。
学习、做家务、做拓展的训练与锻炼,你是不是也为了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不断地在家中给安排这些任务?
其实这些项目本身都是基于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都是很好的。但为人父母,更应该知道的是,孩子们的一生中有更重要的价值所在。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再强、收获的金钱再多,他们也都是依赖着知识和金钱去换取充实与快乐。所以如果要让每个家长做个选择题,给孩子留下一笔最宝贵的东西的话,那一定是快乐与充实。
孩子不依不挠地和父母唱反调,本质上就是孩子缺少了一种踏实的感觉。这件事不能全都怪罪孩子难以掌控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我们做家长的没有给他们打造好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这个家庭正在逐渐带给他们一些消极情感,让他们和价值、意义感、归属感渐行渐远时,从而就和父母爆发了矛盾。与之而来的直观表现就是,孩子不愿意在你的安排下去做任何事。
有时你甚至会发现,孩子的脸上怎么连天真活泼的面容都不见了啊?他们变得早上懒得起,周末懒得出门,不仅心理上如此,肢体上也趋向乏力。
这个时候,他们就用自己的表现正式和爸爸妈妈“宣战”了,想要证明自己希望被正面地对待,在家里多有一些存在感与价值感。
可作为家长总是觉得,我们已经付出那么多努力,给出那么多爱了,为什么孩子还是要如此作对呢?或许你恰恰忽视了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情绪体现。
在许多家庭场景中,父母因为已经在外面工作当中承受了太多的劳累,因此在面对孩子时,总是会让自己的情绪有所溢出。
爸爸妈妈们赚钱养家是相当辛苦的,但是辛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抚养好孩子,因此我们不能把白天的辛苦,白白浪费在情感和沟通的失败上,从而功亏一篑。
要格外注意的一点是,不要盲目地去夸赞孩子。虽然人们听到褒奖会觉得满足,但听起来就失真的赞美,只会让人觉得是一种手段。
孩子们虽然涉世未深,但他们清楚自己做的事情值不值得被夸耀。如果原本事情轻松平常,却被拿来大做文章,得到了很高的赞美,孩子们脑中一定是警铃大作,觉得爸爸妈妈太反常了,是不是要借此来控制我啊?
那么孩子接下来会如何反应呢?当然是跟父母做对,以此来摆脱控制!
如果你在平日里也养成了过度夸奖的不良习惯,不妨由此改变起来,或许就能治好孩子唱反调的问题。
当然,行动也不是很复杂,就是当你评价孩子时,要陈述客观的事实,比如“这次完成得比上次快了”,孩子自己能明白这是他自己已经做到的,而且快一点意味着效率高,是好的。那么他以后会坚持这样的习惯的。
这样的客观的支持,我们才叫做鼓励。对于孩子,还是要多加鼓励,但不要盲目夸奖。
而第二点就是,与人沟通最忌讳的就是虚情假意。比如有的妈妈一边皱起的眉头催促孩子做这做那,一边嘴里还说着一些“我是如此爱你”的表白。
这种内心和口头不再同一种状态的情况下,孩子永远不会把大人们的表达当作爱意,而会觉得和父母的相处越来越冷漠了。
因此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内心要是轻松的,语言就能自然幽默起来。既然回到了家里,我们就约定好不再谈外面打拼的劳累,在面对孩子时多和他们聊聊他们感兴趣的事,和他们约定好一个具体时间一起做游戏或外出,再基于这些轻松的话题,去传达“爸爸妈妈是爱你的”这样的一种情感,孩子才会觉得,被两个最亲的人发自内心地爱着,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许多孩子在和爸妈唱反调时,可能就陷入了不做事情的停滞状态,懒惰、缺乏活力,这些细小的特征,似乎隐约指向了一种疾病——抑郁症。
因此如果你家的孩子出现了,面容死气沉沉,肢体乏力甚至头晕眼花,难以入睡,不愿出门等状况,且一直延续了2到3个月以上,那千万要拉响警报,带着孩子去做诊断。如果确有其事,尽早的治疗也比一切都重要。
但如果孩子可能只是情商相对低,想和父母进行一阵子的抵抗,他们就会在对抗中陷入一种自然的无意义感。毕竟每天躺着就和一条咸鱼似的,久了自然就无聊了。
这种状态一般孩子保持不了太久,就可能自己恢复轻松状态了,那自然就不存在抑郁症一说。
所以虽然唱反调导致的抵抗可能会形同抑郁症,但根据基本的持续时长和观察,我们就能判断出有没有必要去医院看一看了。与其一直提心吊胆,不如多观察观察孩子的动向,等他们愿意敞开心扉靠近一步时,也千万不要错过良机。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在孩子唱反调这件事里看到自己处理不妥之处,尽快走出和孩子互相消磨的时期,让这个家里充满更多的温暖与爱,孩子们的成长也会更加充实有意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