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拖拉怎么办-千万不要吼,不要催!

孩子磨蹭拖拉怎么办?千万不要吼,不要催!(对孩子拖拉磨蹭家长如何应对)

起床,起床,快起来!

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

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没有在听啊?!

……

从起床到乘公交车,从喂猫到上钢琴课,从工作到买车买房,每一个阶段都少不了妈妈的催促声,“快点,再不快点就来不及了!”

在父母眼中,孩子就像一台随时可能会怠工的发动机,必须得紧跟身后加以鞭策,否则就会脱离正常生活轨道,“矮”上别家孩子一大截。

可是,这样分秒必争地“催”,对孩子到底有多少益处呢?

时刻准备抢跑,不一定是好事

前两天朋友打电话跟我诉苦,说她最近一个月已经被叫家长3次了,原因是儿子上次老走神,看似在听课,实际上对着黑板和老师发呆。

朋友纳闷道:怎么就有这么多呆要发呢?不能留到下课或者回家再发吗?

她这句“言之有理”的抱怨,揭开了当代无数精英妈妈的“纸老虎”的真面目,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孩子,却对孩子的空虚与叛逆束手无策。

关于朋友的育娃理念,从她的社交圈po的照片中,就能略窥一二。

三明治配牛奶:低油低盐,精致营养的早餐;

溅起水花的泳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不仅要学,更要运动;

兴趣班外乌泱泱的家长:文化课是底线,多才多艺,孩子才能全面开花。

灯下学习高年级科目:超前教育,能让孩子比同龄人更“聪明”。

……

殊不知,兴趣班,最重要的是“兴趣”;知识,也需要时间来消化。

朋友是个急性子,从早催到晚,作为一名“时间管理大师”,生怕浪费一分一秒,不停地在孩子屁股后头追着跑。

晚上回家得写作业练字学奥数听英语听力,周末还得游走在三四个兴趣班里,孩子唯一不受控的时间,就是白天在学校里。

心理学上有名词,叫超限效应:

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

孩子发呆,是他们的无声反抗,也是在紧密的时间表里,寻求一丝来之不易的喘息。

一些家长喜欢“催”,是因为孩子磨蹭,而朋友这种,就纯属操之过急,物极必反。

孩子磨蹭,主要源于这3点

那面对磨蹭的孩子,我们就能无所顾忌地去“催”吗?

切勿胡乱下定论,有因必有果,当务之急,我们要寻到导致孩子磨蹭的“因”。

01

先天因素

不得不说,有的孩子真的是天生的慢性子。

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中,胡可的儿子蒋思远就是这么个拖拖拉拉,做事永远比别人慢几拍的主儿。

该去见老师的时候,还在打游戏,衣没穿脸没擦;该上学了,还在沙发上无所事事地拿着玩具枪到处“扫射”……

急的不光是屏幕里的胡可,屏幕外的晨妈也顿时牙痒痒。

孩子本性磨蹭,家长可以先尝试适应孩子的节奏,再在一些需要快一点的事情上,让孩子明白“效率”的重要性,帮助孩子加快节奏。

02

没有时间观念

看过一本书,名为《你的五岁孩子》,里面提到了孩子“时间观念启蒙时期”

几乎所有五岁孩子都能准确说出今天是星期几,大部分孩子能说得出他们几点上床睡觉,却几乎还没有谁能说得出现在是几点钟。

五岁的小孩子是一个活在“此刻与此地”的人。

孩子年纪还小时,虽然能知道现在几点钟,却没有办法想象时间的长短,比如说孩子在磨蹭时,我们说“再给你一分钟”,现实情况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一分钟有多久。

而时间一到,看着孩子仍然没有完成手上的事,耐心已失的父母马上暴跳如雷。

就这一点而言,无需过于担心,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懂得时间,如果父母还是着急,可以通过任务表和时钟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03

主观想法

对于即将要做的事情,孩子的主观想法也很重要。

不感兴趣,会使得孩子磨磨唧唧,尤其是让他们收拾玩具、打扫卫生、写作业,怎么催都用处不大,还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能因为不愿意,就一直逃避。

缺乏自信,也会阻碍孩子试探的脚步,他们害怕自己努力后,结果仍然不如预期。

这时,家长要适当地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不要过于注重结果。

正确引导,好过催促、干着急

孩子磨蹭的原因很多,不建议大家一味地“催”,越催自己火气越大不说,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哪怕孩子一时加快了速度,那也是“治标不治本”

如何对付咱们的磨唧娃?晨妈给大家支支招~

01

制定时间计划表

孩子才5岁不到,还不到拥有时间观念的年纪,咱们可以先放过,该“处置”的,是那些都七八上十岁了,还在磨磨唧唧,不知时间为何物的孩子。

让孩子改掉磨蹭,第一步,就是让他们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

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制定一张时间计划表,当天要做的事情该在什么时间完成,给孩子安排好一个固定的区间。

一开始孩子可能孩子会超时,家长可以适时激励、提醒,时间长了,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养成好习惯。

02

鼓励为主,正面引导

当父母的也要学习父母的“高情商话术”

“再给你一分钟”这种带有威胁意味的催促可以删去,改成对于上一件事情的激励,或者对下一件事情的“画饼”。

“我家儿子这么棒,穿衣服这件小事,一定很快就能做好吧~”

“加油,马上就能吃饭啦,都是你爱吃的哟~”

诸如此类,对事情抱着积极正面的心态,孩子会被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感染,效率不知不觉也就提高了。

03

让孩子自食磨蹭的后果

“自食其果”这个词,蛋蛋就深刻体会过。

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蛋蛋早上起不来,从换衣服刷牙洗脸到吃早饭,不管做什么事都磨蹭。

孩子磨蹭、拖拉?家长学会这3招,比吼1000遍都管用

有一天吃早饭的时候,他喝口牛奶都慢慢抿到嘴里再龟速吞下,我提醒了好两次,然后蛋蛋爸说,别管了,让他迟到吧。

结果那天蛋蛋就成为了全班最晚到的小朋友,还被老师点名批评了。

小朋友其实非常要面子的,自尊心也很强,谁也不想成为“特殊”的那一个。

从那以后,蛋蛋再也没有迟过到。

我们催孩子,时代催我们。

在被快节奏的信息时代裹挟前进时,人至中年的我们,为了不被淘汰,咬着牙学习新知识、新规则。

但孩子们的小小世界还未经打磨,让他们在童年的缝隙里,偶尔能大口喘气,也未尝不可。

诚请各位家长们,少一些催促,多一些陪伴与共同成长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6日 下午7:22
下一篇 2022年6月7日 上午8:04

相关推荐

  • 家长怎么处理孩子撒谎的问题(孩子撒谎家长该怎么办)

    家长怎么处理孩子撒谎的问题(孩子撒谎家长该怎么办) 文文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父母平时对其寄予厚望,对其管教也颇为严格。虽然文文表面上对父母的要求总是服从,表现出一副乖乖崽的样子,实…

    生活习惯 2022年6月27日
  • 如何解决孩子拖拉磨蹭问题

    做事情拖拉是很多孩子都会有的情况,很多家长一谈到这个话题就会滔滔不绝,一把辛酸泪啊!但是孩子拖拉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孩子为什么会拖拉? 1.对于事情的意识比较模糊,没…

    2022年5月22日
  • 我的垃圾文字图片

    我的垃圾文字图片(我的垃圾文字怎么写) 前几天关注一个作家,写了一篇小说,爆火还被导成电影,他写了一篇文章,我看了有点不爽,虽然有点不爽,只代表自己的观点。我平时很少评论,除非简书…

    生活习惯 2022年12月20日
  • 小孩撒谎怎么正确引导(对于孩子撒谎怎么教导)

    科学家对不同年龄阶段和文化背景的孩子进行测试,最终发现2岁孩子会撒谎的有30%,3岁的有50%,4岁的有80%。   撒谎,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 别说是成人了,就连…

    生活习惯 2022年5月15日
  • 知道孩子撒谎要拆穿吗

    知道孩子撒谎要拆穿吗(孩子撒谎家长要揭穿吗)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诚信要从小做起,所以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育他们的孩子要…

    生活习惯 2022年12月4日
  • 不乱扔垃圾的作文200字(乱扔垃圾的作文200字左)

    篇一:我爱环保作文300字 拉开窗帘,看见尘灰漫天飞舞,一粒粒沙尘打的窗户“啪,啪”响,白色垃圾费的满天都是,好似要吞噬整个世界,天空变成了灰暗色,无任何生机…… 溪流旁,工厂不断…

    2022年5月10日
  • 孩子的记忆力原来是可以这样训练的,学会5个方法让你的孩子更聪明

    唐朝诗人白居易,三岁识字,五岁诵诗文,如果他不是天才,仅仅只是学得早而已呢? 在0-6岁时,孩子的大脑处于黄金发育时期,在此期间,孩子具有非凡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好的提高记忆力的时期…

    生活习惯 2022年4月15日
  • 职场中做到有效沟通,您要学会这些技巧

    职场中做到有效沟通,您要学会这些技巧(职场中做到有效沟通,您要学会这些技巧和方法) 在职场,我们都知道沟通是双向的,有效沟通不但是一门艺术,更是社会生存的技能。沟通能透过人的眼睛和…

    生活习惯 2023年1月11日
  • 家长不讲诚信(家长不讲诚信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不讲诚信(家长不讲诚信对孩子的影响) 中学生爱说假话怎么办?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

    生活习惯 2022年7月9日
  • 高中孩子面临的问题

    高中孩子面临的问题(家长和高中孩子相处的困惑) 很多孩子经过了三年初中的拼博,如愿考上了自己想读的高中,但是我赖颂强做家庭教育服务13年来,遇到太多刚上高一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导致…

    生活习惯 2023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