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劳动中收获成就感
一个好的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特殊的春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制订“21天习惯养成打卡”计划,鼓励孩子们每天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每天起床后自己叠被子、上完在线课程后收拾自己的书桌、吃完饭后收拾碗筷等等。我们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多加鼓励与赞许,让同学小伙伴们每天劳动打卡互相激励督促、互相点赞,孩子们兴致盎然,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同时也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劳动是责任。做好家务分工,根据每个家庭成员的意愿,协商家务分工,这样日常家务劳动中就没有旁观者,爸爸洗碗妈妈拖地,孩子去浇花。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小炒,妈妈在行;煎炸,爸爸拿手;面食,孩子最手巧。每个家庭成员因一手“绝活”,有着强烈的劳动成就感,孩子也不例外。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劳动榜样
要求孩子爱劳动,家长自身也要爱劳动。平时我都带孩子去厨房,让孩子打下手,也让孩子看到我为家人准备美食的过程。学校里遇到保洁员和后勤师傅,我也会让孩子主动问好。有时还会带着孩子帮忙打扫。总之,孩子的劳动习惯,引导很重要。
宅在家里,抹灰拖地、择菜做饭成了家中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不过,这样的事不只是大人的事。我将劳动写进家规,有事一起干,不会学着干,给孩子拟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清单,让孩子明确可以做到的劳动项目。孩子跟着大人包饺子、做蛋炒饭、学炒菜,其乐融融。父母带头干,孩子跟着干,自然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养成劳动习惯,让孩子更加自律
疫情在家,孩子的小脸一天比一天圆。于是我决定和孩子换角色,他来当家长,我来当孩子。经过了一天,在孩子拖地、洗衣、刷碗之后,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体会到了家里人的辛苦。从那天以后,孩子能自己主动扫地、清理桌面。
我家有块小黑板,工整、清晰、有力地写着家庭口号:健康快乐。劳动让人更健康,劳动使人更快乐,这四个字最后的落脚点就是劳动。在家中有几个活儿是固定人员的,比如倒垃圾,出门必须带走家里所有垃圾。20多年训练下来,儿子真是习惯成了自然。头几年还需要我在他快出门时大喊一声“垃圾”,随后把垃圾递给他;后来就只需要用眼神示意一下垃圾桶;再后来就啥也不用了。其实你会发现,当你把垃圾丢掉,再向小区外面走的时候,那真是一身轻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