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从这一问开始变得柔软(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亲子关系从这一问开始变得柔软(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我做过上千个家庭咨询个案,让我常常感慨和唏嘘的是,当我问出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时,每个来访家庭的父母和孩子的表情大都是无措、呆愣、恍惚或者愕然的。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会涉及到亲子沟通的技巧,亲子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三大课程,分别是NLP亲子沟通,高效能亲子沟通,GROW沟通等,家长你学会运用哪些?

有好几次,我还没开始探讨来访家庭的具体困惑问题,家庭成员间只是围绕这个问题开始分享,亲子关系就在啜泣、眼泪、叹息、愧疚、破涕为笑、拥抱、释然中发生了冰释前嫌、春暖花开的转变。

这个问题就是:“宝贝,老师记性不太好,记不住全名,为了照顾我,你可以告诉我你的小名吗?”

“小名?我没有小名的,他们从来都是喊我大名的。”“嗤,什么小名,我不知道。”十之八九,孩子会这样回答我。

而孩子父母的回应则五花八门:“我们家习惯连名带姓喊大名的”“啊,上了学就是大孩子了,不好喊小名了,显得没规矩”“小名啊,我想想啊,在乡下她奶奶带时一天到晚喊她‘囡囡’,我嫌难听,早就不叫了”……这些因着情绪失控、厌学逃学、网络成瘾、亲子冲突、自伤自残甚至拿着“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的医院诊断书过来要求做咨询的家庭,孩子的小名要不没有取过,要不早已被遗忘,几乎无一例外。

这上千个家庭,大部分是孩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主动来咨询和寻求帮助,也有极小部分是被公检法部门要求过来做强制亲职教育。孩子的年龄从七八岁到十七八岁,有的只来一两次,有的会见很多次。孩子和大人各有各的烦恼和困惑,各有各的诉求和期待,而我做得最多的只是理解和倾听,试着让每个人去自我探索、发现内心真正的渴求,试着让家庭成员间彼此去理解对方的感受、看到问题背后的需求。

第一次咨询,告知相关规定签署咨询知情书后,彼此有个自我介绍的环节。这是遵循咨询伦理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保密原则、建立咨访关系的需要。在自我介绍环节,我常常请孩子告诉我小名是什么,还会追问“还有其他小名吗?”“这个小名是什么时候开始喊的?谁给你取的这个小名?”“你可以告诉老师,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会喊你小名吗?”……从这一问开始,我就能感受到咨询室里氛围或多或少的变化。

开始,我只是把自我介绍作为咨询前的流程来走,但后来慢慢意识到,在他们分享确认彼此怎么称呼会比较舒服自在,回忆分享孩子小名的过程中,咨询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现在,我更多把这部分作为家庭咨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破冰”的好话题。每当看到进来时一脸愁苦的家庭成员,只是围绕孩子小名的分享,亲子关系就开始变得柔软,我的心总会觉得酸酸甜甜的。

当“小小”“球球”“安安”“宝宝”“小虎”“笑笑”“牛牛”“多多”“小福”……被轻柔地呢喃在唇齿间时,所有家庭成员的表情都不再僵硬。当追问这昵称的由来,取这个小名的用意时,父母的眼神会变得温柔。相信那一刻,他们脑海中出现的是孩子软作一团的小模样,初为父母想要把世间一切美好都给孩子的心愿被瞬间点亮。而孩子,即使假装不屑一顾,但竖起的耳朵、亮亮的眼睛、微颤的嘴唇、摩挲的双手、微倾的身体,都透露出他们被温柔以待后的茫然、惊讶、困惑、狐疑、羞涩、惊喜等。

回顾梳理我接触过的家庭,我发现那些家庭关系温馨和睦、亲子交流互动融洽和谐的家庭,往往能脱口而出孩子的小名,无论这个孩子是否成年。“欢欢”“妞妞”是常见的,也常有“小屁屁”“臭蛋”“三麻子”“黄毛”“阿土”这些土气难听的小名,说的人美滋滋的带点儿自得,必定还得把这小名背后的家庭故事与你分享,与来咨询的家庭无语、迟疑、停顿形成鲜明对比。

看来,来访家庭各有困惑,棘手的问题却是共同的,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流动不畅,“听不见”“看不到”彼此,接收不到对方可能掩藏在指责、愤怒背后的担心、呵护和关爱,更不善于爱的表达。

很多被成人视为“作”“折腾”的孩子,其实在用全部的能量来维持家庭的平衡。孩子是家庭最忠诚的守护者、最敏锐的观察者、最糟糕的行动者,他们或自我伤害或伤害彼此,或逃离到虚拟世界中躲避自己无法面对的现实。值得庆幸的是,来做咨询的父母尽管伤痕累累,也没有放弃对孩子深深的爱。我需要做的,只是帮助他们感受“家是讲爱而不是讲理的地方”,让彼此之间的情感表达流动起来,有时,只需要问一句,“宝贝,请告诉我你的小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5日 上午6:40
下一篇 2022年6月15日 上午7:14

相关推荐

  • 初三一百天能逆袭吗

    初三一百天能逆袭吗(初三还剩100天逆袭可能吗)   进步是对任何事情的过程保持专注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初高中学习是孩子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也是孩子学习当中最关键的六年…

    亲子关系 2023年1月23日
  • 老公不好孩子也不听话该怎么让自己过开心(老公不好孩子也不听话真知该怎么办了)

    24岁失联女硕士找到了,可是她灿烂的笑容永远地定格在2019年冬天。 据姐姐说,钰敏从小就是学霸,以全市排名前几的高科成绩考入中国人大商学院。 今年六月份硕士毕业以来,钰敏常常感叹…

    亲子关系 2022年5月15日
  • 有人在孩子就不听话(没有不听话的孩子)

    很多宝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每当自己从外面回到孩子身边,孩子都会有那么一会儿磨人的表现。不是吵着要妈妈抱,就是哭着说自己要这要那,于是家里的老人就会来上一句:“你一回来,孩子就不乖…

    2022年5月11日
  • 亲子沟通题目

    亲子沟通题目(亲子交流关键对话) 明明从幼儿园回来后,一天没见到明明的妈妈很想了解一下明明这一天的经历,于是以探询的口吻问:“明明,你今天在幼儿园里感觉怎么样?”明明好像不知道怎么…

    亲子关系 2023年1月1日
  • 我的家庭教育故事600字作文(我的家庭教育困惑问题)

    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三年了,有时候闲暇时回想以前的教育方式,还有很多不足,常常想如果能重来我一定会把他教育得更优秀一些。记得有一句话大意是没有孩子的时候我们都是教育家,深以为然。当…

    亲子关系 2022年4月20日
  • 孩子哭闹不听话怎么治

    家有婴幼儿阶段的孩子,都是特别闹心的,因为孩子听不懂道理、一不满意就喜欢大哭大闹,撒泼打滚。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或者家里有客人的时候,家长往往一脸尴尬,恨不得地上有个缝钻进去。但这个阶…

    2022年5月13日
  • 有效的亲子沟通的意义(有效的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首先避开沟通的3个误区 1、讲道理不是沟通 2、心口要合一,母子连心,孩子更多的是用心在感受父母 3、唠叨不是沟通 亲子有效沟通的方法: 1、首先有效沟通是满足彼此的需求,而非孩子…

    亲子关系 2022年4月18日
  • 增强亲子关系,家庭才会幸福,几个小技巧告诉你答案

    增强亲子关系,家庭才会幸福,几个小技巧告诉你答案(增强亲子关系,家庭才会幸福,几个小技巧告诉你什么) 现在社会的经济压力下,让我们这些不得不在外务工的人,经常错过孩子的生长,导致孩…

    亲子关系 2022年12月2日
  • 孩子叛逆不听话该怎样教育

    如果问一个妈妈:你喜欢什么样的孩子?不出意料地回答应该是:乖孩子。邻居家7岁儿子是个小学生,每天都有老师奖励的小红花,爸爸妈妈都以他为傲,因为孩子乖,老师喜欢。 乖孩子不胡闹、不惹…

    2022年5月14日
  • 父母不与孩子沟通还说孩子(孩子不与父母沟通)

    父母不与孩子沟通还说孩子(孩子不与父母沟通)   引子 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发现有不少父母似有难言之隐:我家孩子怎么越大越不爱和我说话了?哪怕孩子遇到困难也是如此。 亲…

    亲子关系 2022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