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催孩子越磨蹭有什么好办法吗(孩子越催越磨蹭 家长可以尝试这样做)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直播课里,会系统的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与俭,让孩子能够按社会准则来去生活,将来出社会工作40年当中,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导语:对付磨蹭孩子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催催催!你越催,孩子越磨蹭?对付磨蹭娃,应该怎么做呢?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朋友是个急性子,儿子却是个慢性子,做啥事都慢吞吞的,尤其是写作业。即便有父母盯着,也不妨碍他玩橡皮、转铅笔、上厕所……每次作业都是在妈妈歇斯底里的咆哮声中完成的。
这不,因为辅导儿子写作业,成功将自己送进了医院。翻看好友的留言,都表示自家也有个磨蹭娃,起床、吃饭、穿衣、走路,什么都要慢两拍。
看着朋友的这条朋友圈,让我想起了自家闺女,关于她的磨蹭,文文爸可能写10000字也写不完,也是让我头疼不已:
·起床:每天7点去叫醒,不管怎么喊、催、吼,她都闭着眼睛,就是不起床,真是气得你差点原地爆炸;
·洗漱:好不容易起床了,她不是沙发上“葛优躺”,就是坐凳子、趴桌子;10分钟过去了,牙膏还没挤上;
·吃饭,大人都已经吃完早饭了,饭桌上还不见她的影子,好不容易坐下,握着勺子,就是不喂进嘴里,仿佛在数碗中有多少颗米粒。
·作业,就更别说了,磨蹭功夫更是花样百出,一行拼音能写1小时……总之,每天都要上演“催催催”的交响曲,整的大人烦躁不安、孩子心情沮丧,关键是没用,第二天还得继续如此。
后来,文文爸突然意识到,你越催,她越磨蹭,催促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文文爸便开始查资料学习,并尝试改变,从最初的无计可施到现在的渐入佳境,一路走来,感受颇多。
01、经常催孩子,后果很严重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专家指出:父母经常催孩子,会损伤其智力与积极性。
①”催”毁智力
一位妈妈带着儿子来看病,言语中非常焦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马虎、不爱思考,多次被老师投诉。
经过一番谈话与测试,发现孩子的这些问题,都是被妈妈“催”出来的:
孩子写字慢,别人都写完了,他才写一半;还有强迫症,写完一道题就反复检查,确认无误了才进行下一题。
而妈妈总是催促孩子“快点,写下一题,别人都写完了……”
在妈妈的催促下,孩子写作业的速度提升了,准确率却直线下降,成绩也是一落千丈。据孩子所言,每次做题,妈妈的声音就在耳边回荡,让他无心思考与解题。
可见,妈妈的催促,非但没有帮助到孩子,还“毁”掉了大脑的专注力,让孩子成绩变差。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尽可能的不催,以免打乱孩子的节奏,干扰孩子的专注,让孩子越催越笨。
②“催”挫败积极性
心理学中有个“超限效应”,即催促孩子过多,就容易引起孩子的不耐烦与逆反心理。
对于这一点,文文爸深有感触,催女儿写作业,前三遍催促她全当没听见,自己该干嘛干嘛;
催促多了,她就会发脾气、哭泣或者扔玩具,就是不写作业。每次老婆都急得咬牙切齿,直到动用重量级的“发怒+棍棒”,孩子才慢腾腾地走向书桌。
慢慢地,女儿与父母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不催,就不动;小催,就小动;吼着催,就赶快动。
后来,文文爸意识到不能这样每天从早到晚的催促,只会让孩子失去对自己的掌控能力跟做事的积极性。
02、这个方法,专治娃磨蹭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同样,应对磨蹭娃也是一样,想要专治磨蹭,找对方法很重要。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提出的“PDCA循环法”,文文爸家已经实践过了,应对娃的磨蹭行为,很有效。
·“P”是英文单词“Plan”(计划)的缩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孩子之所以磨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做事没有计划,行动就变成了一盘散沙。
所以,想要改掉孩子的磨蹭行为,第一步就是引导孩子列出时间计划让孩子明确做事的具体时间区间。
比如:早上7点起床;7:10点开始刷牙洗漱;7:20吃早饭……
给予孩子一张固定的、具有时间紧迫感的计划表,列清楚每个时间段要做的具体事情,以及完成这件事所需的时间。
在此,文文爸提醒家长,给孩子列的计划,一定要是孩子能独立完成的,开始尽可能列5分钟内完成的;切忌列模糊的、操作难度大的。
·“D”是“DO”(执行)的缩写
文文爸经常听老板说:这世界从不缺少完美计划,缺的是说干就干的执行力。的确,计划再完美,不执行就是一场笑话。
孩子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对计划的专注度远不及大人,因此,父母要充当孩子的“脚手架”,适时引导并监督计划的执行。
比如到晚上9点,该睡觉了,即便孩子的作业没做完,也得停下来,进入睡觉环节。至于作业,就让孩子自己去跟老师解释,这一点家长不能松口。
·“C”代表“Check”(检查)
当孩子按照计划完成一项事后,需要自己检查或评估完成的质量,对于低龄孩子,父母需要进行“他检”,即监督孩子高质量地完成,帮娃抗击惰性!
·“A”代表“Act”(处理)
当孩子完成计划上的某项事情后,家长要给予孩子表扬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