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家长打就经常说谎,怎么办好(孩子对家长说谎话怎么处理)
们家的孩子会说谎吗?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直播课里,会系统的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与俭,让孩子能够按社会准则来去生活,将来出社会工作40年当中,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比如:明明自己弄坏的东西却说是别人弄的、明明有作业却说没有……)
不少家长都为此感到非常头疼!而且打骂也没有用,只会越来越严重!
孩子说谎就是“坏孩子”吗?
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测试:
2岁时,20%的儿童会说谎,
3岁时,这一数字达到50%,
4岁时接近90%。
说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说谎的孩子并不一定就是“坏孩子”。
如果发现孩子说谎了,家长先不要急着去责备教育孩子。
家长更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说谎这件事本身,而是孩子为什么会说谎?
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和沟通方式,找出原因,帮孩子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说谎是人类的天性之一。
孩子说谎可以说是成长必经的过程。
孩子说谎,原因无外乎三种
01
孩子分不清现实和幻想
3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的想象力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
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常常会发呆,天马行空地幻想。
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不太清晰,对时间概念也很模糊,容易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绘本,和现实的事情混淆在一起,当成了事实。
他们会说自己抓到过那些奇奇怪怪的动物,说自己见过恐龙,说自己的叔叔有一辆会飞的车,还说见过跑步的鱼儿、会飞的老虎……
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他们做不到的,没有他们想不到的。
因此,3岁左右的孩子有时候真不是想说谎,只是真的不能准确地分清想像和事实。
他们渴望表达所思所想,所以便模模糊糊地将脑海中所想的与现实生活中的混合在一起。
02
孩子在模仿大人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说:“如果孩子爱说谎,肯定是他的成长环境出了问题。”
有些家长经常会为了达到某种育儿目的而说谎,即使是善意的谎言,对孩子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模仿你的一言一行。
想要杜绝孩子“说谎”,父母首先要是个诚实的人。
03
想获得称赞或是逃避惩罚
描述自己幻想中的世界算是孩子无意识的谎言,但有时候孩子说谎则是有意为之。
可能是想得到老师或父母的表扬,也可能是为了逃避惩罚。
像是有些孩子偷偷修改试卷分数,并向家里的长辈说谎,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表扬。
如果孩子之前因为违反规矩,被家长严厉训斥甚至打骂了,那么这就会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
下一次孩子再次违反了规矩的时候,为了避免受到惩罚,就会选择说谎。
说谎,就是孩子幼小心灵中,躲避惩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说谎,只是想得到一颗糖果,或免去一场责备。
面对孩子说谎,应该怎么做?
说谎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耐心!
与其大惊小怪、焦虑不安,影响亲子关系,不如静观其变,以观后效。
其实,孩子决定撒谎后,势必要去分析自己的谎言可信度、父母会不会发现、发现了之后再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个过程,在无形中锻炼了孩子逻辑能力。
所以说,家长在看到孩子撒谎后,不妨先冷静一下,撕掉普遍观念中“撒谎就是品质问题”的标签,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认识说谎。
01
家长不能说谎
说谎是儿童期的不良行为,应及时纠正。
家长想将孩子引向正直、诚信的路上,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做个诚实有信的人。
家长的言行会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孩子一旦发现家长说谎就会迷糊,认为说谎是可以接受的。
为避免受到不良信息和价值观的影响,家长一定要言传身教,做好榜样。
02
打骂教育不可取
绝大多数孩子说谎,都是害怕责骂和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无论哪一种,在孩子心里都坚信,说实话的后果并不理想。
家长在发现孩子做错事时,不要一言不合就指责、吼骂。
而是要在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去引导和鼓励孩子说出他的真实想法。
要让孩子知道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并且要让他们感受到“诚实”才是最安全的。
03
要正确使用奖罚
我们不能默许孩子的说谎行为。
当孩子犯错时,要鼓励孩子说真话,积极表扬孩子的诚实,让孩子知道诚实是一种美德。
同时也要温和而坚定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并要求孩子做出改正,或承担错误成本。
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错,比错了惩罚更有效。
在面对孩子的谎言时,我们能做的有很多,而是否揭穿真相,是最无关紧要的事。
让孩子明白诚实可贵,才是每一位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