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拖延症产生的原因(儿童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儿童拖延症产生的原因(儿童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拖延症,是一个让人越来越脑壳疼的问题。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直播课里,会系统的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与俭,让孩子能够按社会准则来去生活,将来出社会工作40年当中,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当家长遇到孩子的拖延,分分钟面临崩溃。“作业早点做完不好吗?非要拖拖拖,拖到不行了,再草草了事”,“干什么都磨磨蹭蹭的”,“不磨叽到最后一分钟出不了门”,“写个作业也总是抠抠手指,看看窗外”,孩子表现出来的这种拖延行为让很多家长十分恼火。

虽然“拖延症”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性或经常性的拖延行为,却通常是一些深层心理问题的行为表现。

相较于成人对自己拖延行为的无奈和自责,家长对孩子的拖延行为往往还叠加了焦虑、愤怒等情绪。这种情绪会不可避免地投射到孩子身上,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以及亲子关系产生影响。

关于孩子的拖延症的问题,可以综合从下面这些方面进行了解。

一、生理和环境因素。

孩子经常出现拖延行为,主要和心理因素有关,但是也不能忽视生理基础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家长的焦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对儿童成长秩序的了解,或者说,成人更容易站在“成人视角”审视孩子的问题。所以,家长应该首先对儿童的自身发展规律有所了解。

1.缺少时间的概念。

在幼儿时期,孩子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因此,家长需要逐渐为孩子树立时间概念,比如通过教孩子认识钟表等方式帮助孩子感知时间的概念。

缺少时间概念的孩子无法准确地区分做一件事用了多少时间,他们的专注力更多地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从而缺少对外部时间的把控。

所以,针对这个原因造成孩子的拖延行为,家长需要理解孩子,这并不是真正的拖延,而是由于孩子缺少时间概念而造成的现象。

2.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孩子的专注力的养成,除了先天的基因影响之外,也需要后天的培养。与成人相比,孩子专注力集中的时间更短,他们更容易被外界的环境干扰。所以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专注力现象,而不是单纯地指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拖延磨蹭”。

3.缺少明确的目标感。

很多孩子在家长的不恰当管教下,往往会形成被动式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所谓“被动式”,就是并非出于孩子自己的主观意愿,而是受到家长的要求甚至威胁去做的事情。因此,孩子在做这样的事情时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上的涣散。

比如,家长让孩子去收拾一下凌乱的屋子,这只是单纯地下达了指令,而孩子则是被动地接受。但是孩子对于“要把玩具收拾一下”的目标,没有准确和清晰的认知,这也会使他们在收拾的过程中很容易被自己更感兴趣的事情吸引,如收拾时突然发现了角落里一个好久没有上手的玩具。对于有些家长而言,孩子身上出现的这种现象就是拖延,比如一般情况下只需要5分钟就能做完的事,孩子花了30分钟也没有干完。

我们总是强调要用“恰当的方式”养育孩子,所谓恰当的方式,其实就是更加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方式。成年人常犯的错误是:拿着成年人的标准和思维模式看待孩子,这是对孩子自身发展秩序的不尊重,所收获的效果,往往和家长的初心背道而驰。

二、心理因素的影响。

除了生理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孩子的拖延行为,更有其深层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家长只有知道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地解决孩子的问题。

1.恐惧。

恐惧心理,是几乎所有拖延行为的最深层次的原因——不论成人还是孩子。在这里所说的恐惧,是一种深藏于潜意识的情绪。

事实上,这种深藏于潜意识的深层恐惧,是很难被察觉的。而家长对孩子恐惧心理的理解程度与帮助孩子改善拖延行为之间的关联十分密切。

潜意识的深层恐惧,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害怕失败。

我们的很大一部分拖延行为,都是源自对失败的恐惧。这种对于失败的恐惧心理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根本不愿去尝试改变现状。

我们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如果内心对未知的结果充满了恐惧,那么我们往往会在最初的阶段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即将开始的这件事做出评估——在这里的“评估”,是指潜意识层面的内容,在意识层面很难察觉。这个“评估”的目的,就是衡量这件事圆满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一般来说,达成一件事的发展顺序,应该是“先完成,再完美”,但是在恐惧失败的人心中,会有一个潜意识的期待“我一出手,就能做到满分”,或者“我绝对不能搞砸了”,这种不合逻辑的期待,会让他们成为“开始无能”的人——在事情发展的起始阶段,习惯于做大量无意义的内耗,导致拖延现象的发生。

(2)畏难情绪。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充满自信,确定自己能够很好完成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迅速行动,不太会产生拖延现象。而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感觉很困难,或者很厌恶,但又不得不做的时候,就会容易拖延。

“畏难”本身,就是对困难的恐惧。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写作业或者早晨上学的时候拖沓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他们对不得不做的这件事具有恐惧或者厌恶心理。

家长的必须相信: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有自尊,他们都渴望得到肯定、认可、表扬,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出自尊心不强的状态,那么一定是他的自尊心被严重地损伤了。很多家长说孩子很拖沓、磨磨蹭蹭,怎么说都不听,其实孩子的这种拖延行为的背后是孩子心理上的习得性无助状态。

当孩子感觉面对的困难很小,付出一点努力就能克服的时候,孩子都是乐于尝试的,但是如果孩子感觉眼前困难十分艰巨,或者对其的厌恶情绪很浓烈,自然就会表现出拖延行为。

(3)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属于“消极性人格”,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很多人身上都有完美主义的特质。“追求完美”是恐惧心理的一种变形反应。

我们只需思考“为什么要追求完美”这个问题,就可以很容易理解它背后的恐惧心理了。追求完美的反面是“不能接受不完美”,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完美的人和事,这个世界本身就有各种各样的不完美,所谓的想要追求完美,其实是对真实世界的不接纳。

当我们无法接受不完美的时候,就会对即将发生的“有可能的不完美”充满恐惧,这种恐惧,同样会导致拖延的现象。

很多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过分追求细节,比如,一点点瑕疵都不能有,有一点小瑕疵就恨不得撕掉重写,这些现象会导致孩子做这件事的时间拉长。

追求完美,必然会滋生拖延。

可以说,恐惧心理,是拖延的首要原因,它衍生出来的缺少自信、低自尊、低自我效能感等等,都会导致拖延现象的产生。所以,家长们应该仔细观察孩子拖延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否因为自己曾经对他们过于严苛,才让他们如此恐惧。

2.隐性逆反。

还有一些孩子,用拖延的方式进行无意识的逆反,对抗家长的控制、不理解等负面情绪。

当家长对孩子施加过分的控制、管理的时候,孩子会产生对抗的情绪,但由于孩子和大人之间的力量悬殊,导致他们无法对大人的控制进行直接的反击,所以,就会用“无意识的拖延”来进行逆反。

我的表弟在小时候就是一个写作业极其拖延的孩子。我的小姨是一名教师,虽然她也学习过儿童心理学,但是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她太渴望孩子成才的心理战胜了理智,于是,小姨在对表弟的学习管理上,总是用力过猛。

表弟写作业特别磨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认为如果早早写完了作业也“没什么好事”。因为小姨总是会跟他说:“既然作业写完了,那我们再练会儿琴吧!”

面对家长的“贪婪”,表弟表现出了极强的隐性逆反。他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走神、拖延,看上去虽然一直认真地坐在书桌前,但是他的注意力却一直无法集中。显然,这样的学习是毫无效率的。

三、家长的改变。

很多家长找到心理咨询师,最关心的问题是,我的孩子不好管教,你们有没有一些好的办法呢?

孩子有病,家长吃药。

虽然这个观念很具冲击性,但是它却是一个事实。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孩子身上,不仅有家长的遗传密码,更体现了一个家庭整体的抚养模式。孩子的很多行为,都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面对有拖延症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

1.自我察觉:榜样的力量。

很多孩子经常抱怨,有些事情明明家长自己都做不到,但是却要求孩子必须做到。这种“双标”的抚养方式,在很多家庭中都有体现。

如果孩子有比较明显的拖延现象,家长首先要察觉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行为。其实,察觉绝不仅仅是发现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类似行为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家长需要从自己这种类似行为之上,看到自己行为背后的心理。只有充分察觉了自己拖延行为的原因,才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理解。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只想知道矫正孩子的行为,为什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可是,如果你不能深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那么你传达出来的“指令”就不会对孩子有任何作用。

“我这种方式也很有效啊,孩子总是不听,我就打他。然后他立刻就改了。”

这种粗暴的方式也许短期有效,但是从长期来看,必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而这种创伤带来的影响,将伴随他的一生,影响他的每一个生活片段。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家长怎么说,孩子才会听”,这是很多家长的困惑。其实答案很简单:只有你真的理解他,能说到他心里去,你的话才有价值,否则无论你怎样着急上火、苦口婆心地管教,在孩子听来,都是一堆空洞的大道理。有些家长还会对孩子进行武力镇压,然而,从长远看来,暴力手段只会让孩子离家长的期望越来越远。

2.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孩子为什么对做某件事十分恐惧?为什么要追求完美?为什么害怕会有失败的可能?简单来说,孩子出现的以上心理,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而孩子的自信是如何被打击的呢?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为孩子建立了“行动”与“惩罚”的不良的条件反射系统。

举个例子。

一个孩子满心欢喜地帮家长洗碗,洗完之后,家长发现孩子洗得并不干净。于是家长可能有以下几种反应。

(1)你怎么洗成了这个样子?都长这么大了,连个碗都洗不干净,你还会干什么?

(2)(首先压抑了自己的不满,尽量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你洗得不错,但是呢,还有点小问题。比如……(随即挑出了一堆毛病)

(3)哇!我的宝贝都会洗碗了。真是太惊喜了!(之后在孩子不知道情况下,默默地把碗重新洗干净)

在以上三种家长的应对方式中,第一种方式严重地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可能造成孩子以后不再主动洗碗的结果。第二种方式没有直接用语言打击孩子,但是家长内心认为孩子没洗干净,并对这个结果有不满意或者嫌弃的心理。这种不满意,可能会透过一些肢体语言或者语气,比如说皱眉、语气中的不耐烦等方式被孩子察觉到。这样一来,孩子也同样会因为家长的不满意而产生自我嫌弃的感觉。在第三种方式中,孩子感受到的是来自家长满心的欢喜和接纳,在这种被接纳的美好感受之下,孩子可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做得很棒,并愿意继续尝试新鲜事物。

所以,不同的方式产生的结果可谓天壤之别。但是家长也许会产生一个困惑:孩子明明就没刷干净,难道不能提醒他吗?

答案是肯定的,家长可以对孩子提出提醒,但是关于提醒,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提醒不是挑剔。提醒是在先接纳孩子“不完美”的前提下的提醒。换句话说,家长首先对孩子洗碗这个行为在内心要有全然的接纳和满意的态度。

孩子第一次洗碗,洗不干净是正常,如果第一次就洗得非常完美其实才是奇迹。所以,家长对待这个“瑕疵”的态度,到底是接纳还是不接纳,会直接反馈给孩子,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第二,注意提醒的时机。

是在孩子满心欢喜地寻求认可的时候,就马上对孩子说“别得意,你洗得并不好”吗?当然不是。在这个时候,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远比告诉孩子怎么洗碗更重要。因为洗碗只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技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洗碗次数的增加,他自然会熟练地掌握这一技能。但是孩子的自信心却是支撑孩子人格的最核心的部分。在孩子需要树立自信的时候泼冷水,显然不是很好的方式。

第三,注意提醒的方式。

大多数家长的提醒方式,都会让孩子感觉到“被挑剔”,这种直接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告诉孩子“你做得还不够好”,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真正的提醒,是让孩子自己发现“原来我的碗没洗干净”,而不是由家长直接告诉孩子“你没做好”。

所以,如果家长能够以更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那么当孩子变得更有自信时,他对开始行动前的恐惧心理就会非常少,拖延症也就自然消失了。

这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拖延症的方法——只有解决了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拖延行为才有可能得到根治,否则,家长用打骂方式只是让孩子暂时往前快跑几步,但是日后孩子却会渐渐失去快跑的能力,只能在路上溜溜达达地往前走。

孩子的表现,往往能够折射出家长的养育方式。家长首先应接纳孩子的问题,然后,正确的面对问题并用恰当的方式解决它,帮助孩子摆脱他的困扰。自责或责备,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摆脱拖延症,反而,会使它变得越来越严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2日 上午5:26
下一篇 2022年6月22日 上午5:36

相关推荐

  • 五岁孩子说脏话怎么教育

    孩子说脏话、狠话不可怕,父母无需过于焦虑;用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方式,把它变成孩子成长路上的小插曲吧。 ﹏﹏﹏﹏ “你再说我,打死你啊!”“你是个坏蛋,坏妈妈”“我要一脚踢飞你” 随着…

    2022年6月2日
  • 父母的语言攻击会导致孩子怎样

    父母的语言攻击会导致孩子怎样(家长经常语言攻击孩子有什么影响) 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父母的,所以父母有时候的一句话可能会成就一个孩子,也可能毁掉一个孩子。而且棍棒式的教育,那些伤疤早…

    生活习惯 2023年1月25日
  • 孩子行为习惯(幼儿文明行为)

    你家宝宝两岁时是否会有以下行为表现?①更容易发脾气,一不如意随时随地变成愤怒的小鸟,大哭大闹一小时; ②生气时爱摔东西,手边有什么摔什么,没东西摔或者大人不让摔时就对着大人一顿拳打…

    生活习惯 2022年4月19日
  • 孩子说谎技巧越高,说明越聪明吗

    孩子说谎技巧越高,说明越聪明吗(孩子说谎技巧越高,说明越聪明对吗) 当你发现孩子撒谎了,是否会如临大敌一般紧张?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

    生活习惯 2023年1月5日
  • 父母带来的心理伤害(对父母有心理阴影)

    父母带来的心理伤害(对父母有心理阴影)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

    生活习惯 2022年10月4日
  • 孩子乱扔垃圾老师怎么教育

    孩子乱扔垃圾老师怎么教育(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垃圾不乱扔)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

    生活习惯 2022年11月27日
  • 孩子磨蹭家长应如何应对(孩子磨磨蹭蹭该反省的是父母)

    孩子磨蹭家长应如何应对(孩子磨磨蹭蹭该反省的是父母) 小“神兽”都开学了,家长们又开始了抓狂的生活。孩子早上起床磨磨蹭蹭,晚上写作业也拖拉,一定要大人在旁边一直催促才肯动一步,一点…

    生活习惯 2022年8月30日
  • 生活垃圾的产生及其危害教案(生活垃圾的产生及其危害有哪些)

    生活垃圾的产生及其危害教案(生活垃圾的产生及其危害有哪些) 1.什么是生活垃圾?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

    生活习惯 2022年9月19日
  • 孩子经常说谎怎么处理(女儿爱说谎话怎么办)

    在电视剧《二十不惑》里,梁爽为了自己的利益,找来一个名叫小卷的男孩假扮自己的弟弟。从此,小男孩为了应付各种活动,只能学会撒谎。 不得不说,这部剧里的梁爽让小男孩逐渐养成了说谎的坏毛…

    生活习惯 2022年5月1日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才最要命(孩子越催促越磨蹭)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才最要命(孩子越催促越磨蹭) 赵女士是一个急性子。因为早上被4岁的女儿静静拖累,她上班迟到,按规定被罚50元钱。她一怒之下,干脆请假,带静静来到我的心理…

    生活习惯 2022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