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亲子缺乏沟通的原因)
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父母孩子缺乏沟通?听听北师大专家怎么说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会涉及到亲子沟通的技巧,亲子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三大课程,分别是NLP亲子沟通,高效能亲子沟通,GROW沟通等,家长你学会运用哪些?
近年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紧张、自我管理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焦虑、抑郁、网络成瘾都是青少年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青少年心理建设是基础教育、高中教育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疫情期间,由于广大青少年学生居家学习,学习、生活环境相对单调,加上长时间与父母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学生亲子冲突更严重,学生感到孤独、焦虑、沉迷网络游戏和手机使用依赖等一些心理状况更为突出。
这些不良情绪与状况的产生,与家庭教育中哪些缺失与不足有关?
家长对孩子缺乏合理关注与支持,家长与孩子缺乏有效交流沟通,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无法真正体会到父母的关爱等,都与这些不良情绪和问题的产生有关。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健康顺利成长非常重要。很多父母焦虑孩子未来发展,过度关注孩子学习成绩,长此以往就给孩子带来一种“爸爸妈妈只看重我考试分数”的印象,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针对这些问题,您从家长角度、从青少年角度有怎样的建议?
比如,已进入青春期的初高中学生,常出现较为明显的叛逆心理,许多家长对此很苦恼。这些家长希望孩子听话,不想放手,对孩子生活起居方方面面安排得过分细致,这其实也是对孩子行为过度干预的表现。而这些做法会与孩子本身的意愿发生冲突,进而给亲子关系的良好建立与发展造成隔阂和障碍。我们要注意到,初高中年龄段孩子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找到未来的生活目标。通俗讲,就是想清楚“我未来要做什么”。有些家长常常忽略孩子这方面的教育,过分关注考试成绩,给孩子造成的印象就是“只要考上好大学就好”。考上一所好大学当然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很重要,但考上好大学本身绝不是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孩子只有从根本上理解为什么学习,才能真正激发对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家长经常使用一个“熬”字,在孩子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时,对孩子说“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当一个状态需要用“熬”来表达时,本身就有问题。当孩子真正对学习有兴趣,或者把学习当作他人生道路上必然要经历的获取知识、积蓄能量的阶段,那么就不觉得这是“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哪怕苦一点,也觉得苦中有乐。而家长就要主动交流、积极引导,去帮助孩子发现他的兴趣所在,帮助他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与方式孩子是否容易接纳。许多家长初衷很好,可是和孩子一沟通就变成了说教,孩子不想听,家长也感到很受挫。还有的孩子不爱读课外书,他会说父母也不爱阅读,为什么总让我去多读课外书呢?家庭教育的过程,既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也是父母与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互助进程。父母通过平等沟通、适当关注、有效协作,与孩子共同成长,这样的家庭氛围与教育过程能够促使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可以有效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及对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的确立和追求。
针对如何建立高效沟通方式和展开合理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从两方面多做努力和尝试。一方面,加深对家庭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尝试更多有效沟通交流方式。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避免使用命令式、说教式的语气和语句。要避免话语过于啰嗦,避免“车轱辘话来回说”。对处于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合理表达关注,提出合理要求就好了,要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自己的事,避免过度干预。另一方面,要多陪伴孩子。这个陪伴,不只是形式上的。真正的陪伴一定是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体会到父母与自己在一起的内在心理活动。平日一家人一起吃晚饭,晚饭后孩子帮着收拾桌子、洗碗;周末闲暇时光,父母和孩子去博物馆看展览,去爬山,一起买菜、做饭,这些活动都是非常好的,父母与子女都能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支持与关爱。
针对初中学生家长,要多了解相关心理知识,帮助刚刚走入青春期的孩子顺利度过初中3年的学习生活。对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家长要帮助孩子察觉自己的优势,发掘自己的潜能,找到未来生活的目标。
如何避免青少年心理问题以及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首先,初高中阶段的孩子,建议多去阅读,尤其是一些优秀人物的自传体著作,在阅读中寻找榜样的力量,进而养成崇高品格与坚韧意志。“多读书,读好书。”无论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是对个人兴趣有益的社科知识类书籍,阅读它们,都能帮助青少年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塑造自己的品格。同时初高中学生多看国内国际新闻,关注时政热点,也有益于青少年个人视野开拓和自我认知体系建设与完善。
其次,希望青少年朋友们多去理解爸爸妈妈。父母的交流方式有时也受环境、情绪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不一定能做到面面俱到。但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关心是真诚的。所以,孩子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不易,从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与关注。
在家庭教育方面,其实父母和孩子都是“学生”。只有彼此相互理解,共同进步,才能使家越来越温馨,孩子也好,家长也好,都能从中感受到爱与温暖,各自都能从中汲取力量,进步成长。
最后,青少年朋友们要加强体育锻炼,强健体魄,这对增强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都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要踊跃参加,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和他人有效协作,体会集体的力量。
目前不少中小学生被贪玩、迷恋网络游戏、过度使用手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困扰,针对这些现象和困扰,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您有怎样的解决方法和大家分享?
很多青春期孩子出现心理方面不良状况,与找不到未来方向与目标有一定关系。很多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缺乏来自家庭的鼓励与肯定,在学校中也没有更多同伴、朋友,当他在烦恼痛苦中时找不到合理有效的宣泄与倾诉途径,从而时常在网络世界、游戏世界中寻找慰藉。我们在面对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时,需要看到其背后的这些深层原因。手机依赖的原因也大致相似。社交网络、各种视频快速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满足,而长时间使用容易让孩子更加内向,不愿与他人面对面分享感悟。这些都是对其自身成长相当不利的。
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得到支持与关爱。鼓励孩子多运动、多去接触同龄人,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最根本的,还是在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应对学生早恋,有哪些有效措施与方法可以引导孩子更加积极成熟面对个人情感,减少、避免由此带来的对学生学习生活的不良影响?
在大多数情况下,严格意义上,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异性情感交往,真正谈得上是恋爱的并不多。其实初高中孩子本身就有与异性交流的需求,但这种需求不一定就是恋爱。作为家长,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前做好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真的恋爱了,我个人建议是不要粗暴干涉。因为粗暴干涉反而适得其反。家长要做的是观望,同时根据对孩子学习生活的影响程度,有一些适当提醒,告诉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了会有怎样的后果。
针对早恋引起的不良的问题与后果,从我们的实际经验看,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如果家庭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关爱与理解,那么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产生。面对青少年的异性交往,家长不必过度紧张,客观看待孩子正常的异性交往需求与早恋之间的区别,并正确引导,就可以让孩子远离早恋带来的不良影响。
请您结合目前家庭教育的现状,向广大青少年和家长推荐一些优秀教育类、心理学类的书籍及相关亲子活动。
对于相关的亲子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讲,家庭活动主要分为核心的家庭活动和平衡性的家庭活动。核心家庭活动包括一块儿吃饭,一块儿做家务等日常活动。还有一种是平衡性家庭活动,比如远足、旅行等。相对来说,日常家庭活动更为重要。如果时间允许,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吃早晚餐,这对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感受美好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研究发现,家长陪伴孩子吃早晚餐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成绩。
以您掌握的情况,近年来青少年出现最多的心理教育问题,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近年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紧张、自我管理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焦虑、抑郁、网络成瘾都是青少年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青少年心理建设是基础教育、高中教育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疫情期间,由于广大青少年学生居家学习,学习、生活环境相对单调,加上长时间与父母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学生亲子冲突更严重,学生感到孤独、焦虑、沉迷网络游戏和手机使用依赖等一些心理状况更为突出。
您认为学校和社会需要在哪些方面多做工作,以便更好地推动青少年成长?
学校现在对学生心理还是很重视的。学校可以在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上做一些工作,要做到和家长协调一致,做好家校共育。学校和家长要提高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的认识水平,在读懂孩子方面多下功夫。
社会方面,希望媒体多报道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新闻,给孩子更多正向的引导。在社会各界与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会逐渐确立自己未来生活的发展方向,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与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和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