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卖儿童的车(为什么有人拐卖儿童)
2021年1月25日,浙江温州,一位驾车行驶在路上的女司机遇到一辆载着孩子的电瓶车,让司机感到奇怪的是,坐在电瓶车后座的孩子不停地往回看,还对她频频挥手。待女司机开近之后听到孩子不停地说“我要下来我要下来……”
孩子不上学休学辍学,相信没有几个父母能接纳孩子不读书,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学业有成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讲解让孩子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如何在1-3个月内引导孩子回归学习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部分之一,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会讲到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包括孩子的行为安全,网络使用安全意识,防火,防水,防电,交通安全等等,这些都是要每一个父母必须教会孩子的安全意识。
女司机感觉有点不对劲:为什么孩子要下来不对骑电瓶车的女人说,而是对自己说呢?这里面应该有什么问题。于是女司机在人多的地方把电动车逼停,孩子下来后说根本不认识骑电瓶车的女人。最后经警方调查:这个女人是个人贩子。
不得不说这个孩子是既聪明又幸运。聪明的是,在自己被人贩子拐上电瓶车后,不是只知道无助地哭泣,在看到路上有人时,懂得想办法向别人求助;幸运的是,这个孩子在求助时,遇到了一个心思细腻又心地善良的女司机,没有看到孩子奇怪的行为置之不理,冷漠的超车开走。
但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如此地被幸运女神眷顾。
儿童的防拐测试
(1)
2018年7月,安徽合肥的民警在一所幼儿园里进行了一场幼儿“反拐防骗”活动。民警穿上便装,以陌生人的身份,在幼儿园里发棒棒糖,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抢着要棒棒糖,有的孩子还欢乐又着急的喊着:“我要葡萄口味的……”
后民警又假扮了其他的很多身份,利用话术、玩具、零食等,成功“哄骗”孩子们离开幼儿园。这所幼儿园有一百多名孩子,90%以上都被“骗”走了。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容易被骗,那么,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呢?
(2)
一位女子假扮成辅导班的老师,对一个8岁的小男孩子说:”你妈妈让我来接你上课外班,我是这个班的老师。“小男孩毫不犹豫的跟着女子走了。女子故意打电话大声说道:”你把麻袋和绳子都准备好了,我刚骗了一个小男孩。咱们把他卖了吧,卖5000块钱就行。“小男孩仍旧天真的萌萌的问女子:”阿姨,你是在说我吗?“
在这次实验当中,参加测试的一共30名孩子,29名被成功拐走,最大的是13岁。
警方根据多年来儿童走失警情调查,得出以下结论:5岁以下的孩子,是被拐的第一个峰值。12岁左右的孩子被拐是第二个峰值。
为什么12岁左右的孩子是第二个峰值?
·家长错误的认知。
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年龄大了,已经能够独立和明辨好人和坏人了。因此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单独上下学,自己一个人跑去找同学玩。在这样的错误认知和情况下,孩子脱离监护人的机会大大增加,人贩子拐卖儿童的机会相应的也会大大的增加。
·孩子希望脱离家长的掌控。
12岁的年龄开始进入青春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渴望脱离父母的掌控。同时因为心智并不成熟,很容易会被诱惑拐骗。被骗了还帮着别人数钱,说的就是这一类的孩子。
人很难经得起诱惑——猴性的一面
美国神经学专家保罗·麦克里恩提出:人脑不是只有一个,而是由三个脑组成,分别代表着人类不同的进化阶段。
这三个脑分别是:
·新皮质——理性脑;
·哺乳动物脑——边缘系统;
·爬行动物脑——脑干和小脑。
简单地讲,完整人性包含三个部分——爬行动物、哺乳类动物、人性。也就是说,人是集合蛇性、猴性和人性的混合体。
蛇性:人类在遭遇危险时,受爬行动物脑的操控,会出现蛇性的行为:不加思考,条件反射般的逃跑或攻击,多疑凶残。
猴性:猴子在吃东西时,往往只顾着自己吃,很多时候连孩子都不顾及。人在面对诱惑时,很难抵挡得住,很多时候显得自私自利、随心所欲、见异思迁。
人性: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临危不惧,先人后己;关怀爱护他人,遵守社会道德。
人贩子用零食、玩具诱惑孩子,尽管招数已经烂大街了,但是绝大多数的孩子仍旧会上当,就是因为猴性的一面在作怪。
如果我们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不难发现,即便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我们大多数时候所做出的选择都是以自己舒服、自己爽、自己喜欢作为第一选择。成年人如此,孩子更会如此。
因此,无论你告诉孩子多少遍“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要跟陌生人走”,孩子每次都会点头记住了,但是回头仍旧会毫不犹豫的接过陌生人递过来的糖果,上了陌生人的车。
由此我们就能明白:在孩子还没有分辨识人的能力,心智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想教孩子怎么做才能防止被坏人拐跑,相当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项工作,还得是父母来做,才能有效的、大概率的防止悲剧发生。
父母怎样做才能有效防止孩子被拐卖?
1、尽量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带孩子外出游玩时,尽量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并且保证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安全距离。如果在节假日时到人多的地方游玩,最好给孩子戴上牵引绳。
在2019年1月至5月的佛山走失儿童1460多起的数据分析中,孩子走失大多发生在周末和节假日。佛山民警解释:节假日周末走失多因为外出时家长看管不力。从地理分布来看,发生在超市商圈、公园广场、路口、车站以及菜市场等人多拥挤区域的走失警情,占总警情8成以上。
2、父母不抱有侥幸心理。
尽管每年各地都会有儿童走失的事件发生,但是很多父母仍旧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这种事情离自己很遥远,不可能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
我身边也有不少心大的父母,和她们一起带孩子去公园玩时,孩子们在一起追逐打闹,我总是跟在孩子后面,或者站在他们身边。而心大的父母,在孩子跑得没影了的时候,仍旧边聊天边不紧不慢地走着。在我着急了跑着去追孩子们的时候,还安慰我:没事,他们跑不远。
看儿童丢失和被拐的视频,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丢失,仅仅是父母和别人聊了几句天;买东西付款时松开了孩子的手。
3、和孩子达成只有家人才知道的秘密对接暗号。
当有陌生人要接走孩子时,只要孩子问对方:“你接我的暗号是什么?”冒用身份来接孩子的人贩子就不会得逞。
这个方法可以在家里和孩子达成一致后,和孩子扮演练习。用心不怕麻烦的父母还可以找孩子不熟悉的朋友来做实践演练。
4、不要让孩子有匮乏感。
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一个孩子想吃的零食、想玩的玩具爸爸妈妈总是不能痛痛快快地给买,而另一个孩子想得到这些时,父母总是及时的满足。这两个孩子都被同时丢在公园里时,哪个孩子会有更大的概率被人贩子引诱走?
答案不言而喻。
如果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渴望总是得不到满足,在别人拿出东西引诱时,哪怕你严厉警告过孩子“陌生人的东西不许要”,孩子在诱惑面前,会完全忘记爸爸妈妈的警告,眼里心里恐怕只有眼前的零食和玩具了。
如果孩子在平时在这些方面通常都能得到满足,当陌生人拿出糖果和玩具时,孩子内心对这些玩具并没有多大的渴望,很可能就会记起爸爸妈妈说的话,从而拒绝陌生人的礼物。
写在最后:
马上要过春节了,孩子们放假回到了家里,这个时段是人贩子最猖獗的时刻。家长们在忙于工作的时候,也不要放松对孩子的照顾和基本的安全意识。不要在全家团聚的时刻,再有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