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批评孩子导致孩子跳桥(孩子犯错被家长吊起来暴打)
前段时间网上又曝出一个悲剧:武汉一名初中男生玩扑克牌被老师发现,妈妈直接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扇儿子耳光,指着他鼻子训骂。男生已经高出妈妈一个头了,就那样老实地靠在柱子上挨打,旁边是他的同学们。妈妈发泄一通后气消了一些,被其他家长拉开后就愤愤然走了。男生继续沉默着,两分钟后,他爬上走廊纵身跳下去……
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部分之一,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会讲到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包括孩子的行为安全,网络使用安全意识,防火,防水,防电,交通安全等等,这些都是要每一个父母必须教会孩子的安全意识。
事发后孩子妈妈悲痛不绝,她万万没想到一个批评就亲手葬送了儿子的性命,成了自己一生无法承受之痛。
无独有偶,前几天我朋友孩子所在的小学也发生了一起坠楼事件。一个平时成绩很优秀的六年级男生,在这次模拟考试中考得不好。孩子爸爸也是位老师,容不得孩子有半点“不优秀”,在家狠狠批评了他,又亲自押送到学校取试卷,准备带回家帮忙分析。爸爸在学校门口左等右等不见儿子出来,只好进去找。结果他刚走到楼梯口就听到一声轰然坠地的巨响……
很难想象,孩子听到爸爸的脚步声,竟然直接从楼上跳下去。此前,他该有多么恐惧和绝望啊!事发后孩子爸爸抱着脑袋,反复痛哭:“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
不管是网络还是我们身边,每年都有类似的悲剧发生。家长在震惊之余难免感叹,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明明是他犯了错,一批评就走极端,不批评又担心变成别人口中的熊孩子,遭到嫌弃和网络讨伐。
孩子犯错,批评少了担心变成熊孩子,批评多了又怕心理脆弱自杀、跳楼、离家出走,家长不禁发出疑问,到底应不应该批评呢?
当然要批评!
孩子天性好奇,在模仿中探索世界,认知社会。可是孩子又缺乏基本的分辨能力和是非观,容易发生错误的行为。家长如果没有及时批评和制止,很可能让犯错变成犯罪。
江苏太仓11岁男孩小宇从小喜欢车,妈妈经常带他到游乐场驾驶虚拟汽车,觉得儿子相当有天赋。有一天小宇发现小区附近有共享汽车,有些车门竟然可以拉开,就让妈妈教他。妈妈以为自己不会开车拒绝教他,并没有任何告诫或批评。
哪想到小宇竟然偷偷地拉开车门,把共享汽车当成虚拟汽车般点火发动,开上了马路,很快就撞死了一位年轻小伙子。令人心痛的是,对方只剩10多天就要当爸爸了呀!
孩子犯错了,哪怕只是有错误的想法,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批评指正,让他们在错误中成长,而不是重复犯错。
我们一听到“批评”,容易与训斥、责骂等同起来,觉得批评是负面的,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是家长不懂科学的批评方法。其实,批评是一种对孩子行为、表现的回应和反馈,对孩子的成长必不可少。
那什么是科学的批评方法呢?首先,要区分大事小事,明白哪些行为需要批评,哪些不需要。
我闺蜜端午节带四岁半的儿子短途旅游。天气很热,小男孩偏要穿厚重的秋季校服,奶奶和爸爸一个劲儿地责骂孩子调皮,坚决不给穿,怕被人笑话。
眼看要上演一场家庭大战,闺蜜蹲下来温和地问,为什么一定要穿这套衣服?儿子说,幼儿园小朋友秋游时都穿校服。闺蜜回想起来,上次的幼儿园秋游需要家长陪同,自己和老公工作太忙就没带孩子参加,也很久没安排家庭旅游了。原来孩子心中这么渴望!
闺蜜答应儿子以后多带他旅游,可小家伙仍然不肯换衣服。如果换作是你,会批评孩子不懂事吗?我闺蜜没有,毕竟穿厚衣服既不会打扰别人,也不至于让孩子生病。她说服家人尊重孩子的想法,穿一会儿太热自然会脱掉。
我发现身边很多家长不管大事小情,只要看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标准,第一反应就是纠正或批评,这是不妥的。
每个孩子都不同,有的天生安静顺从,有的调皮爱动。家长要科分辨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包容成长中的小怪癖,不能什么都管,什么都批评!
简单来说,有人身危险的、影响别人的、影响长期发展的,家长要批评;无伤大雅的、短期性的、竞赛性的,家长自己要看淡一些,不必太在意。
比如《爸爸去哪儿》第三季有一个赶猪游戏,五个小朋友比赛把自己的猪赶到终点。KIMI是全场最小的孩子,眼见其他小朋友都完成了任务,自己的猪却怎么也不往前跑,索性就耍脾气撂挑子。
这时一向温柔耐心的林志颖并没有迁就KIMI,反而很严肃的批评KIMI。他并没有像有的家长一样批评孩子“最后一名”的结果,而是批评KIMI行为背后不坚持到底、轻易放弃的坏习惯,然后他不顾游戏早已超时,坚持陪伴KIMI把猪赶到终点。KIMI也破涕为笑,与爸爸击掌庆贺自己完成了任务。
林志颖用正确的批评方式向孩子传递一种观念:做事情不要总横向比较,太关注名次;重要的是坚持不懈,不断超越自己。
大家看看,批评孩子远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简单,相反它是一项技术活。有的家长只看到眼前,却缺乏洞悉长远的敏锐性;有的家长过于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赛结果、别人眼中的礼貌体面,忽视更重要的品行素质引导。
家长批评什么,是在向孩子传达自己在意什么;家长在意什么,孩子才会发展成什么。
其次,不管对小孩还是大孩,批评都要注意态度和语言,以尊重为前提,不能把批评变成语言暴力。
很多家长发现,小孩子们玩耍打闹,有的孩子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不仅不听家长劝赶紧道歉,反而气愤耍赖,让家长尴尬无比。
前段时间,杭州一个14岁大男孩没及时完成作业,爸爸就训斥他“滚出去”。没想到男孩第二天真的离家出走了。
正确的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必须对孩子有助益,能激发孩子的自省,而不是让他羞愧。
错误示范:你怎么又考得这么差,都倒数了还好意思撕试卷?!你以为把试卷撕了就能销毁证据?哎,真拿你没有办法,也不知道怎么生出来你这样的孩子。
正确示范:你做错了很多道题,考试成绩已经倒数,妈妈知道你也比较难过。可是你撕试卷的行为是错误的。如果我们保存好试卷,就能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出错,改正错题避免下次又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把试卷撕了,就没办法改正了,是不是?
大家体会一下两种批评的区别:前一种是赤裸裸的羞辱和踩踏,后一种是帮助孩子自省和进步。批评方式如果不对,别说孩子,就是大人也受不了语言暴力呀。
心理学家早就给出答案,只顾批评却不考虑孩子的自尊心,会让孩子产生羞愧感,激起他们的自我辩护和反击,并不会带来反省。家长一定要注意。
有的人用童年滋养一生,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有的家长在自己的童年经历中被错误对待,就代代相传错误的方法,把批评孩子当成宣泄情绪、扔情绪垃圾的窗口。我们扪心自问,有些童年阴影是不是还在继续伤害着我们?如果是,就要警惕自己是否在遗传性地伤害孩子。
现在的孩子面临更多的网络信息、升学压力、独生子女、缺少陪伴,跟我们成长的时代已经截然不同。时代在进步,家长也要学习提升,与时俱进,在陪伴孩子成长中自我治愈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