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家长教育孩子的话语(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请看看这些话)

讽刺家长教育孩子的漫画(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请看看这8张漫画)

 

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所有的教育都是空中楼阁。

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部分之一,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会讲到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包括孩子的行为安全,网络使用安全意识,防火,防水,防电,交通安全等等,这些都是要每一个父母必须教会孩子的安全意识。

作者 | 番茄妈

儿童教育专家钱志亮曾说过:

“亲子关系大于教育,父母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把亲子关系建立好。”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一生幸福与安全感的源泉,更是教育的前提。

有人把亲子关系比作一个情感账户,当情感账户里面储存的爱、陪伴、理解和尊重足够多的时候,账户就会有盈余,孩子的内心也是富足的;

而当里面批评、指责、否认和怀疑居多时,账户余额就会减少,甚至呈现亏损状态。

比如以下这8种常见行为,就在不知不觉间透支了亲子账户。

控制不住脾气,经常迁怒于孩子

以前,我家隔壁住着一对母女,听说男主人早年生意失败跑了,只留下她一人带着女儿生活。

可能是因为命运不顺,加上生活担子重,经常看到她把情绪发泄在5、6岁的女儿身上:

吃饭吃得慢了,大声吼骂;

衣服穿反了,被训斥做什么都不行;

有次因为作业没做完,被批评了一路……

而小女孩总是低着头,从不顶嘴,一副安静乖巧的模样。

其实,孩子对父母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父母经常迁怒于孩子,会让孩子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怒父母,招来一顿打骂怒吼。

这样的孩子,从小内心极度脆弱,父母的存在对他们来说不是温暖和力量,而是无尽的恐惧。

这让他们整个童年都是灰暗、无光的,长大后也很容易敏感、情绪化,一生都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下。

所以,不管生活有多难,父母也请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习惯在孩子开心的时候泼冷水

看过一个综艺节目,里面有个5岁的小男孩叫葫芦娃。

他每次参加比赛都是第一名,可他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表扬过他。

他在节目中低落地说道:“我每次有些厉害的话,妈妈都说我离别人远着呢。”

当场上嘉宾问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夸奖,你觉得委屈吗?”

他忍不住捂着眼睛哭了起来。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拥有他人的赏识。”

不少父母给孩子泼凉水,就是怕孩子滋生自满的情绪,提醒孩子保持清醒,持续努力。

却忘了,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亲密的人,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夸赞。

经常被父母打击、泼冷水的孩子,心里总是伤痕累累,一生都带着自卑的影子。

好的父母,都很擅长给孩子捧场,经常肯定他的努力,赞赏他的勇气,欣赏他的态度。

这种发自心底的欣赏,会给孩子的内心注入“我可以”、“我能行”的信心,让孩子做事越来越有动力。

经常在孩子面前指责伴侣

知乎上看过一个博主的故事:

她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失业了,每天都去外面找活干,最大的爱好就是干完活和一群工友去喝酒,经常喝到很晚。

为此,她父母三天两头吵架,她的记忆中充满了两人指责、谩骂和嘶吼的声音。

每次父母吵完架,第二天,妈妈总是在她面前抱怨、诉苦,说她爸怎么没良心,自己真是瞎了眼……

稚嫩的她不懂爸爸做错了什么,却在心里给父亲打下“有罪”“废物”的印记。

直到后来,她才明白,其实父亲并没有那么差,她大学的学费是父亲打了几份工,一点一滴攒起来的。

可是,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她几乎就没正眼看过父亲,性格也受母亲影响,容易怨天尤人,尤其喜欢指责自己的另一半。

其实,在孩子面前嫌弃、指责自己的伴侣,伤害的不止是孩子和另一半的关系。

更对孩子的性格、人际关系处理,尤其是对未来的亲密关系建立影响深远。

婚姻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不可避免有矛盾和争吵。

理性地解决问题,对伴侣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孩子才能对生活满怀信心和希望。

用权威逼迫孩子听话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场景:

孩子叛逆、不听话,父母便动辄威胁逼迫孩子:

“怎么又在画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以后再让我看到就没收!

你要是再敢玩游戏,我就把你的腿打断!”

可是孩子不是你的下属,利用父母的权威一味逼迫孩子顺从,尽管一时“赢了”孩子,却会让孩子内心越发叛逆。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一个高中男生在家里和妈妈因学习发生矛盾,母子二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最后,盛怒之下的男孩趁妈妈不注意,从5楼一跃而下,下肢粉碎性骨折,要在轮椅上度过一生。

而妈妈的余生也充满了悔恨。

《正面管教》一书中写道:

“父母想要赢得对孩子的管教,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和他一边的,而且无论任何时候,你都是尊重他,理解他的。”

真正高情商的父母,都懂得蹲下来,以平等的关系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当一个孩子感觉到流动的爱与理解,自然愿意敞开心扉,听父母的话。

喜欢对孩子冷嘲热讽

知乎上一位博主讲过自己从小和妈妈相处的瞬间:

她花费半个月编织了一个钱包,妈妈说有那功夫怎么不用到学习上;

她觉得自己胖,想减肥,妈妈说,就你那长相,减下来还是一样丑;

她说以后想当主持人,妈妈说,醒醒吧,别做梦了。

渐渐地,她做什么事都没有底气,也彻底关上了跟妈妈的沟通之门。

她其实知道妈妈很爱她,默默为她付出了很多,可是这么多年,她始终没办法像别的女孩一样,跟妈妈亲密无间。

几米曾说过:孩子宁愿被仙人掌刺伤妈,也不愿意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言语这东西伤人于无形,父母的嘲讽,看似无意,却一刀刀扎在了孩子的心上。

实际上,再深情的舐犊之心也需要正确的表达,才能被孩子所接受。

好好说话,对孩子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打击,多一点温柔,少一点讽刺,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漠视孩子的隐私

曾经看到一则新闻:

一位妈妈在家里安装了一台摄像头,通过手机随时监视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比如是否按时看书,坐姿是否端正等等……

摄像头还有对讲功能,家里会冷不丁传出妈妈的声音:“坐直一点!你在看什么书啊!怎么又在看动画片!”

真是难以想象,这个时刻活在妈妈监视下,毫无隐私的孩子,内心经历着怎样的煎熬?

多少父母觉得,我是你的监护人,你有什么秘密是我不能知道的?

于是,他们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监督孩子的一举一动;

他们门也不敲,毫不犹豫地闯入孩子的房间;

甚至不经同意就打开孩子的抽屉,肆意翻看他们的隐私……

殊不知这种行为,正在严重剥夺着孩子的自尊,侵蚀着孩子的隐私。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难以建立起对父母的信任,没有安全感,也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幸福。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需要自己的成长空间。

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保持一定的界限,才能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家才能成为温暖的港湾。

总拿孩子跟别人比较

曾经有节目做过一个街头采访,问孩子们:“你最讨厌父母对你说什么?”

答案五花八门,其中提及频率最高的,就是拿自己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

“你看隔壁小哥哥,跟你同岁,人家成绩好,运动也厉害,哪哪都比你强。”

“你和小花一起学的古筝,怎么人家都考到6级了,你还啥也不是?”

多少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攀比的工具,从孩子的才艺、成绩、到将来在哪里上班,找什么样的另一半,都要拿跟别人比一比。

长久以来,“别人家的孩子”就像一根毒刺,扎伤了孩子幼小的心,摧毁了他们的自信,也把他们推得越来越远。

当孩子活成父母的面子,他的里子也将千疮百孔。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每一朵花,都会绽放不同的光彩。

父母的终极使命,应该是去接纳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挖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帮助他以独有的姿态绽放。

对孩子过度控制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父母:

小时候,孩子上什么兴趣班,平常穿什么、吃什么、和谁交朋友都要管;

等孩子长大了,又帮孩子规划专业、安排工作、筛选结婚对象…..步步紧逼,严丝合缝。

这种以爱为名的控制,看似为孩子谋划深远,本质不过是强迫孩子去过父母想要他过的生活。

电影《囧妈》中,母亲强势干涉着儿子伊万的生活。

明明儿子都40多岁的人了,平常却连吃几块红烧肉、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都要严格按照她的安排来。

这种严密控制让伊万倍感窒息,并在不经意间把这种亲密模式投射到了妻子身上,导致妻子提出离婚。

最后,崩溃不已的他选择坐上火车,独自逃离。

英国伦敦大学做过一项研究:

“儿童长期受父母控制,会造成终生的伤害,长大后独立性差,依赖性强,无论在哪个阶段,幸福指数都更低。”

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

真正得体的父母从不过度干预孩子的人生,而是“我爱你,所以我愿意放手,去让你过你想要的生活。”

作家池莉写过一段话给孩子:

“我对你的爱,是我生命里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微笑,每一滴泪水。

如果上帝允许,我只会更加爱你!”

我相信每个家长都深爱自己的孩子,只是有时候因为不够成熟,在教育路上逐渐迷失了。

真正的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是默默的放手与成全。

是孩子在你面前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成功、可以失败,可以尽情地做自己。

能和孩子建立这样和谐、愉快、亲昵的亲子关系,是父母一生的幸运。

点个“赞吧”,愿我们都能在自省、成长中走向成熟,做孩子人生路上最温柔、最亲密的朋友,陪伴孩子一起前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9日 上午9:13
下一篇 2022年7月9日 上午9: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