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一词汇,在不同历史时期含义的变化(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周成王五年时,刻在何尊青铜器上的铭文,记录了周武王说的一句话。当时武王灭商,天下初定,在嵩山祭祀时,望着群山环绕之中的洛伊盆地,萌发了在这“天下之中”建立新都的想法,并许下愿望说:“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yi)民。”这里的“中国”表示地理位置,即“国之中间”的意思。
初高中学习是孩子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也是孩子学习当中最关键的六年,因为它涉及到了中考与高考,左养中学教育赖颂强再讲孩子的学习方法和考试心里调节的直播课里,系统的讲解到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效率,提升考试时候的心理素质,从而提升学习成绩。
在《诗歌·大雅·民劳》中有这样的记载:“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时的“中国”指的就是国都或京城的意思。《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意思是说“帝王所都之中,故为中国”。
“中国”一词在古代通常也是指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主要是指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要比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发达得多,因此黄河流域或称中原地区在古代人们的意识中,一直被视为“中华正统”,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古代被称为“中土”、“中原”、“中夏”或“中华”,后来“中国”的称呼也泛指黄河流域一带。
《孟子·滕文公上》曰:“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道:“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些都说明古代所谓“中国”指的就是“中原”。中原地域大约是指陕西大部、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北部一带。
春秋时期,齐桓公救援邢国和卫国,被《公羊传·禧公四年》记录为“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邢、卫被认为是“中国”即中原诸侯国。
同时期地处南方的楚国,起初并不被中原诸侯所认同,认为其为“蛮夷”,而楚国也习惯性地与中原政权对立,所以才有楚庄王“问鼎中原”的说法。当然,在楚庄王执政期间,大胆通融华夏,“以夏化夷”,吸收以周礼为核心的中原文化,逐步被中原诸侯所认可,融入中华民族之大家庭。
自秦始皇起,我国虽然在疆土上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之后的每一个朝代都用自己定的国号,如秦朝、汉朝、唐朝、宋朝等,直到清朝依然是说“我大清天下。”
至十九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屡屡侵犯我国,其行为是彻彻底底的“外国”侵略,与过去我国内部“中原”与“蛮夷狄戎”的斗争,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随着近代世界各国国家概念的产生,“中国”也成为以华夏民族为主的国家名称。“中国”一词即专指我国全部疆域领土。
我国第一次使用“中国”一词代表国家,竟然是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这是我国百年耻辱的开始,也是官方首次使用“中国”来代表我们国家。这时的“中国”一词已经超越了朝代而成为国家的名称。从此以后官方也更为广泛地使用“中国”一词,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一词才作为我国的国号使用。
1949年10月1日,经过无数革命先驱的奋斗和牺牲,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结束了丧权辱国的旧时代,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新中国。现在的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好的国家;是世界上最稳定最安全的国家;是世界上最热爱和平的国家;也是我国五千年来最繁荣富强的伟大时刻。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必将像珠穆朗玛峰一样成为世界之巅。祝福我们的祖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