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观点常与孩子的完全相反(研究表明孩子本身的特点也会反过来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观点常与孩子的完全相反(研究表明孩子本身的特点也会反过来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会涉及到亲子沟通的技巧,亲子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三大课程,分别是NLP亲子沟通,高效能亲子沟通,GROW沟通等,家长你学会运用哪些?

孩子的首席教育者,第一任教师,就是母亲和父亲。

作为父母,都希望尽自己所能把孩子教育好。但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三个教育误区,给孩子带来伤害。

一、父母很少跟孩子沟通。

很多父母有这样的观念,父母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经验丰富,自己在孩子面前,就是权威,孩子什么都不懂,遇到什么事情,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话,根本没有必要跟孩子交流、沟通。

就如知名作家、出版人洪晃曾经说过的:“中国式家长,拒与孩子沟通,固执维持自我人设。”

《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了亲子沟通的状况令人堪忧:

部分家长从不或几乎不跟孩子沟通。

但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沟通,绝对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小事,因为沟通,关系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对孩子的有效教导。

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说过: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决定着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当父母很少跟孩子沟通,只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服从,孩子感到的只有控制、强迫、压抑,这样很可能引起孩子反抗、叛逆,以致亲子关系紧张,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现了问题时,还不知道原因,而只有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

哈佛研究:80%孩子的叛逆源于和父母的沟通。

儿童教育专家钱志亮曾说:亲子关系大于教育,父母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把亲子关系建立好。

有了良好沟通,才会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有了良好亲子关系,才可能把孩子教育好,因此,父母跟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教育专家多湖辉也多次强调,作为父母,一定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这样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知道孩子在做什么,想什么,才能更切合实际地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中描述了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凡属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横加干涉,而是怀着爱心加以关注,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商量。

二、父母在家很少陪孩子玩。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有这样的错误认知,认为:好的玩具可以开发的孩子的智力,于是,给孩子买很多很贵的玩具。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在加州大学的时候,曾亲身参与了一个实验:

实验把一只老鼠,两只老鼠,10只老鼠分别关在一起,实验结果显示,2只老鼠在一起的脑部神经和10只老鼠放一起的并没有任何区别。

洪兰教授认为:只要是正常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有玩伴比什么都好。如果家长能做孩子的玩伴,胜过给孩子买数不清的高级玩具。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游戏是孩子的工作”。

既然,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玩游戏会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当父母有时间能和孩子一起玩时,可以对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积极引导,让孩子在玩中,来学习、锻炼他的各种能力。

父母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的引导、训练跟灌输和说教完全不同,可以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从而使孩子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进步、提高。

父母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可以把知识转换到游戏当中让孩子得到吸收,并将重点放到认识事物和学习、巩固知识上。比如经常问孩子一些“什么动物爱吃什么食物”“哪里不正确”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样孩子就会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把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更好。

父母陪孩子一起玩耍的基本守则,应该建立在与孩子“对等平视关系”,父母要清楚,孩子才是游戏互动关系中的主角。

《园丁和木匠》里面写过一段话:“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甚至也不是它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而是与孩子一起生活所感受到的身心愉悦,以及孩子与你在一起的点滴快乐时光。”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陪孩子玩的时光,比给孩子买任何玩具都有意义。陪孩子玩耍是父母责无旁贷的功课。因此,再忙的父母也请拿出时间来,陪孩子玩或做做游戏。

三、父母在孩子面前争吵。

生活中,夫妻之间很少有不吵架的,无论是大的原则问题,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总免不了有些摩擦。不过,当夫妻成为父母之后,吵架这件事就要引起重视了,因为身边多了一个“第三者”——孩子。

根据调查显示,有85%的孩子最怕的就是父母吵架。一个长期在充满争吵的环境里的生活的孩子,容易变得退缩、自卑,在人际交往中,会显得不自信、不主动,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很难有和谐的关系。

曾经看过一个问题:生活在一个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大部分的回答里都包含着这几个词:自卑,缺乏安全感,很难专情,恐婚,孤独,想自杀。

父母当着孩子面前经常争吵,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关系和睦,家庭气氛温馨。

一位儿童教育专家曾对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做了“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家”的调查。结果发现:

孩子们最喜欢的家,排在第一位的是:和睦、团结、友爱的家。孩子们最喜欢爸爸妈妈和和气气,不吵架、不斗嘴,让家里始终充满爱。

但是,有很多父母却时常忽略孩子的这点心理与要求。夫妻有意见分歧时,毫无顾忌地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甚至情绪激动的时候,在孩子面前不顾及自己的形象,说脏话、骂人。

良好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如果父母真的在孩子的面前吵起来了,应该做好三点补救措施:

首先安抚受惊的孩子。

鼓励孩子把当时的感受说出来,搞清楚孩子害怕的是什么。如果孩子是因为害怕父母吵架,而不要自己了,父母可以拥抱孩子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同时父母向孩子保证,不会不要他,让孩子安心。

父母最好再当着孩子的面和好。

当孩子看到父母和好,而且和平常一样心平气和相处、说话,孩子的心就会平静下来,时间一长,父母不再吵架,孩子也会慢慢忘掉。

父母要告诉孩子吵架与他无关。

父母在争吵后,一定要告诉孩子,父母吵架与他无关,以免让孩子产生自责心理,认为是自己不好,父母才吵架的。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不论父母之间是否在争吵,都是非常爱他的。

父母恩爱、和睦的家庭氛围能够为孩子的身心成长注入生机与活力,增强孩子对生活的信心与勇气。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

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父母个人的言行,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

教育好孩子,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因此,父母要经常反省,如果有这三种行为,一定要及时改正。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2日 上午1:05
下一篇 2022年7月12日 上午1: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