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总在孩子面前撒谎(自己的孩子对父母撒谎的人最怕面对什么)

父母总在孩子面前撒谎(自己的孩子对父母撒谎的人最怕面对什么)

01、问题:特好面子,爱吹牛皮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直播课里,会系统的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与俭,让孩子能够按社会准则来去生活,将来出社会工作40年当中,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最近对一位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时发现,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性格特征:特好面子!

他承认自己虚荣心很强,喜欢吹牛皮,虽然内心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但控制不住地打肿脸充胖子。这个问题,乍一看,好像很多成年男性都有类似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背后肯定有心理创伤。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性格特点似乎跟情绪障碍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而且有此特点的男人太多了,相信每个人周围的亲朋好友中,都有类似性格特点的人。但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经验(TPTIH)告诉我们,其实越是好面子的人,其内心在某些方面越是自卑,这是导致严重精神心理问题的重大隐患。

而且,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吹牛皮一次、两次可能不会被别人发现,甚至换来别人的青睐。但长期以往肯定会露馅,这时外界的指责和鄙夷很可能会加重患者的自卑,导致患者的情绪出现严重波动,甚至复发。

父母总在孩子面前撒谎(自己的孩子对父母撒谎的人最怕面对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针对这个问题,Lucy对其进行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时,发现并修复了多个病理性记忆。其中有几个是与他的病情有直接内在关系的,我们梳理案例时觉得很有意思。

02、根源:爱撒谎背后竟是受到过度夸奖

这位患者儿时长得可爱,懂事又聪明。他的父母都是老师,早期教育的意识很强,从小便教孩子背唐诗宋词,患者在3、4岁时就可以熟背近300首唐诗宋词。

在深度催眠下,有一个场景在患者的内隐记忆里非常清晰。

小小年纪的他在家中院子里笔直地站着,昂首挺胸,大声地背着唐诗。每背完一首,旁边的父母就高兴得喜眉眼开,不但鼓掌,还一个劲地夸他。他也很开心,越背越兴奋。

除了在家里背诗,父母时不时让他在别人面前露一手。

家里来客人,外出和朋友吃饭,家族亲戚相聚,在类似这种场合下,才3、4岁的患者一口气就能连背十几首唐诗,常常赢得满堂喝彩。“这孩子真棒”、“聪明绝顶”、“天生就是大才子”、“长大了肯定很有出息”……这一类称赞不绝于耳。

总而言之,患者从小反复地、经常地受到来自父母和亲朋好友的过度夸奖,他很享受、很喜欢这种感觉,甚至也会刻意地追求这种感觉,形成了病理性的正性情绪体验。

不过,这些过度夸奖并没有让患者狂妄自大、自视过高。相反,随着年龄和见识增长,患者逐渐发现自己并没有父母和长辈们夸奖的那么好。对比起身边优秀的同学,他的能力和表现比较一般,“我其实配不上他们的夸奖”。

但另一方面,他从小被夸习惯了,不愿意舍弃这种感觉,更不愿意承认和暴露自己的平庸,也不想父母失望。那怎么办?他自然想到了撒谎。

患者6、7岁时开始上小学,那时他就已经发现自己在学校里并不十分优秀。但放学后父母问起,他就支支吾吾地撒谎,称自己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答题又快又好,得到老师夸奖云云。

一开始,患者撒的都是“小谎”,而且撒谎时心虚得很,低着头,掐着手指头,脸涨得通红,非常担心被识穿。但让他惊讶的是,母亲没有发现,可能认为他羞涩,反而夸了他一顿。

从此之后,患者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患者大约8、9岁时,有一次他的妈妈出差多日,回家后第一时间询问患者最近的期中考试成绩。其实患者考得不理想,但他想都没想就说自己名列前茅,老师还在班上夸他,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云云。

很明显,此时患者的撒谎“功力”已经大有长进,脸不红心不跳。果然,妈妈听了很高兴,还当场给他物质上的奖励。

反复撒谎成功,患者逐渐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知:只要撒谎不被戳穿,不但不会被惩罚,还能获得赞扬,得到奖励!

 

这种扭曲的认知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撒谎动机。

患者在深度催眠下回忆,他在初中时几乎到达了“撒谎成性”的地步。他撒的一般都不是恶性的谎言,但就是很爱吹牛皮,大话张口就来,几乎不用打草稿,同学提出疑问时,他马上就能圆回来,表现得极为自然。

他吹了一通牛皮后,同学们往往投来羡慕或钦佩的目光。他心里飘飘然,挣足了面子,高兴得不得了。但其实他知道自己的斤两有多少;越是斤两不足,他越想“装”。

从精神心理的角度上看,这位患者已经“撒谎上瘾”了。在理性上他不认可这种行为,但他又不断从中尝到“甜头”,便一次又一次实施,并已经形成了病理性的条件反射,一谈论某些话题、或者一处于某类情景中就忍不住夸夸其谈。

更严重的是,与典型的成瘾行为不同,他事后缺乏自我反省,虽然理性上知道撒谎不对,但并不会十分否认自己的行为,甚至将其合理化。

Lucy在深度催眠下修复了这个问题的相关病理性记忆,并给予积极的认知干预。

03、启发:过度夸奖可能会带来的隐患

第二天,我和患者和父母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

患者反馈,经过这次心理干预后,他意识到需要坦诚面对自己的不足,想办法去改变和提升,这会让他越来越自信,后续,我又对其进行了更深层面的认知干预。

与他父母交流时,父母反馈,在患者小的时候,他们真的没发现他的谎言。直到孩子长大了,他们才发现孩子经常口若悬河,不切实际,很爱撒谎。但这时孩子已经罹患严重的情绪障碍了,父母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也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这次心理干预,让我们对孩子从小受到反复、经常的“过度夸奖”,又有了更深层面的认知:我们认为这种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可能会给年幼的孩子带来两个方面的心理隐患:

第一种,便是像上文的患者那样,孩子对夸奖“上瘾”了。即使他通过现实检验发现自己并不那么优秀,但因为一再渴望被外界赞扬,便习惯性地撒谎。

第二种,孩子的自我评价发生了偏差,真的认为自己能力超群,无所不能,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并且接受不了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更加无法面对一时的落后和失败。这也是躁狂/轻躁狂发作的心理根源。

我们曾接诊过的另一名患者鸿宇,他年幼时经常被爷爷的过度夸奖,“我这孙子太聪明了,以后肯定当大官,至少是市长!”再加上爷爷在当地德高望重,每次他当众夸鸿宇时,身边人都会热烈附和,对鸿宇赞口不绝。

因此,鸿宇小小年纪就自命天高,甚至与家人下棋时也不能输,否则哭闹撒泼,家人只好故意让他把把赢,他非常开心,这又加重了他的错误认知。

最近20年来,很多国人崇尚西方的、“鼓励式”的教育方式,但很多父母将“鼓励”歪曲理解为“夸奖”,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越夸越优秀”。这是幼稚的、错误的教育方式。

父母一定要明白,在孩子表现良好、有进步时,一定要及时地、具体化地给予肯定,并引导孩子综合归因。可以多采取“你作出了哪些努力,对比上次有哪些具体进步,现在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成功地克服了什么困难”等句式,而不是“你是最棒的”、“你是最优秀的”、“你真聪明”这一类打鸡血式的,泛泛的过度夸奖。

同时,当父母发现孩子有撒谎行为时,不要一味批评、责骂,而应在孩子平静下来的时候,深入了解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需求和问题根源,这样才能更好地纠正孩子的撒谎行为,并尽量将精神心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3日 上午6:05
下一篇 2022年7月13日 上午7:37

相关推荐

  • 乱扔垃圾的危害作文100(乱扔垃圾的危害作文50字)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深圳学子,晶报为你们提供平台——晶作文。晶作文栏目已于7月16日正式与大家见面,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为学子们搭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 “晶作…

    生活习惯 2022年4月25日
  • 没人教你的11个职场生存法则

    没人教你的11个职场生存法则 职场人都应该知道的十条规则。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

    生活习惯 2022年12月31日
  • 道德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到底道德的沦丧还是道德的扭曲)

    道德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到底道德的沦丧还是道德的扭曲)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

    生活习惯 2022年8月28日
  • 撕了孩子作业怎么处理(孩子把作业撕了该打不)

    妹妹将哥哥写了一个小时的作业撕掉,哥哥抓狂叫来妈妈评理。妈妈处理这件事情一共有三步:第一步,妹妹犯错后试图在妈妈面前转移视线,大哭不止,妈妈喝令妹妹先不要哭,放下情绪。第二步,妈妈…

    2022年5月14日
  • 造成孩子拖延症的原因有哪些(孩子拖延症的危害)

    造成孩子拖延症的原因有哪些(孩子拖延症的危害)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

    生活习惯 2022年6月13日
  • 如何指导孩子不撒谎

    如何指导孩子不撒谎(怎么教育孩子不撒谎) 昨天晚饭后,儿子拿来做好的垃圾分类手工小报,要我帮忙录制垃圾分类的小视频。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

    生活习惯 2022年12月30日
  • 孩子行为习惯(幼儿文明行为)

    你家宝宝两岁时是否会有以下行为表现?①更容易发脾气,一不如意随时随地变成愤怒的小鸟,大哭大闹一小时; ②生气时爱摔东西,手边有什么摔什么,没东西摔或者大人不让摔时就对着大人一顿拳打…

    生活习惯 2022年4月19日
  • 一年级孩子写字慢有什么办法

    我们家姐姐已经进入了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每科老师都对她的评价非常高,这让陪读的老母亲找到了辛苦背后的最大价值。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老师一直在强调,在让孩子跟上学习进度的同时,一定要让孩…

    2022年5月27日
  • 小朋友说脏话的原因(小朋友是不是不能说脏话)

    孩子能说会道,家长自然开心,因为这代表着孩子的语言能力较强。 不过,要是孩子三句不离脏话,那么家长可就不开心了。谁都喜欢懂礼貌讲文明的孩子,谁都讨厌脏话连篇的孩子。 说脏话、骂人,…

    生活习惯 2022年4月27日
  • 家长对孩子说脏话

    家长对孩子说脏话(家长用脏话骂孩子的后果) 最近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孩子妈妈说她家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最近不知怎么的,学会了说脏话。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冒出一句脏话。作为家长当然非常…

    生活习惯 2023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