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青春期叛逆(青春叛逆期是什么)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发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有详细的讲解,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如何系统的去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是每一个家长必学的课题,家长你认可吗?
青少年在青春期会经历身体上的发育和心理上的发展及转变,情绪和行为会变得十分不稳定。这也让不少父母感到困扰:他/她为什么总和我对着干?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少儿心理中心主任刘芳将带大家一起走进青春期少年的大脑,看看青春期的大脑究竟在经历着什么“风暴”,揭秘“叛逆”行为背后的脑秘密。
青春期的大脑:负荷运转的“数据处理器”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阶段发展为成人阶段的过渡时期,一般女孩为10~18岁,男孩12~20岁。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成长为少年和青年。一说到青春期,我们就会把它跟叛逆、冲动、焦虑、孤独、困惑、交流障碍等划等号。有不少家长认为,青少年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就是主观上故意要反对父母和老师。
刘芳表示,从生理的角度来看,青春期少年的大脑神经元正在重组,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看似逆反的行为其实是大脑发育外显的必然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青春期的大脑要处理的信息量是成人的2倍之多。就像一台电脑,在同时做几项任务而内存不改变的情况下,必须要关闭一部分才能维持运转。因此,在青春期,大脑中负责计划、体验、理解、因果关系等高级认知功能90%是关闭的。
同时,多巴胺作为一种脑内分泌物,主要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青春期的大脑分泌多巴胺达到了峰值,比少儿期和成人期的分泌值都要多。所以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容易选择刺激的行为满足快感,情绪上也会十分波动,容易沉迷于一些事物不能自拔。
爱冒险、易失控?青春期行为的“脑秘密”
如果对青少年进行脑功能磁共振,会发现十四岁以下的大脑中抑制区域不是很活跃,这个抑制区域就是内侧前侧额叶。这是一种可以控制自我、控制情绪的脑区域,人类这个区域要比其它生物比例上大很多,所以人类能用理性控制情绪,避免因追求快乐而陷入麻烦。而在青春期阶段,内侧前侧皮质的脑灰质数量明显下降,还需要几年才能达到成年人水平。
而腹侧纹状体脑灰质面积和数量增多,这是一种参与运动和情绪反应的物质,尤其是与快乐有关。所以青春期大脑开始兴奋后,青春期的孩子更多地在意事情的积极面和快乐面,比如说带来的刺激、共享的体验,乐趣以及打破规则的兴趣,而忽视潜在的风险。
很多青少年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分敏感又容易激动的阶段。他们有时愤怒得像全世界都是敌人,有时开心得像一匹脱缰的小马。这是因为,这个时期人类脑内的“杏仁核”,表现得十分活跃。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是“大脑的情绪中心”。“杏仁核”的活跃让孩子们的情绪转换非常快、表现欲也更为剧烈,渴望用一些特别行为来突出自己。
而青春期克制兴奋冲动的前额叶皮层发育还不成熟,有时还处于“关闭”状态,无法用理性压抑住自己的冲动。因此,青春期少年为了摆脱“控制”,会做出许多不可思议的行为。
理解与包容,共同面对青春期
有统计显示,有青少年的家庭中平均三天就会发生一次冲突,每次争吵平均11分钟。青春期不仅仅是对父母的“考验”,更是青少年自己面对的巨大“考验”,他们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不仅仅是“主观的”,更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青春期是一个关卡,需要父母同孩子坚定地站在一起,共同面对。
刘芳认为青春期的冲突可以在与父母的互动中转化。在她看来父母们可以软化青春期的攻击性,但是在这之前要先软化自己的心,要理解青少年冲动的根源,了解他们此时面对的变化,与他们处理青春期出现的问题。
因此刘芳建议,作为家长,首先是要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从日常生活中点滴做起,真正把孩子当成朋友来相处。同时有条件地让青少年享受自主选择权利,对他的行为最好“有所管有所不管”,坚持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这之间给予青少年足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但是无条件关注不等于无条件接纳,当他们提出超出边界的要求时,要会温柔地说“不”,让青少年在允许的范围内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