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读书日的书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其实这个日子的正式名称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1995年确立每年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以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熟悉我们大锤说史栏目的读者听友朋友都知道,本栏目非常善于蹭热点。之前几年的世界读书日,大锤陆续推出过《世界读书日,介绍一下书本的3000年进化史》、《读书日临近,说一说古人是怎样读书的》等节目,有兴趣的读者听友朋友可以去延伸阅读一下。本期我们仍旧要在读书日的当口,说一说跟书籍有关的故事。
初高中学习是孩子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也是孩子学习当中最关键的六年,因为它涉及到了中考与高考,左养中学教育赖颂强再讲孩子的学习方法和考试心里调节的直播课里,系统的讲解到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效率,提升考试时候的心理素质,从而提升学习成绩。
在正式开始本期故事之前,大锤仍旧要代表整个团队,向此时此刻仍旧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逆向前行者们致敬。同时大锤跟读者听友们一样,也都是复工复产大军中的一员,让我们一起努力,恢复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注意防护确保安全。
书归正传。本期的故事我们要说的是图书在古代的物价问题。虽然书籍理论上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竹木简牍这一类成书,但是那个时候的生产力,还不足以把它变成市场上的普遍交易的商品。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时除非朝廷官府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抄书刻字活动,否则无法批量制造图书,也就谈不上图书的商品流通。
这种图书都是纯手工产品,木工或者写手精心打造,所以造价很高,整个图书市场虽然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其实客户群体不多,图书价格也贵,属于一个非常小众的领域。
大家都熟悉一个成语叫做“洛阳纸贵”,这是说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创作《三都赋》(所谓三都,指的是三国时代的魏都、蜀都以及吴都),此赋在都城洛阳引发轰动,很多人去买纸来抄,结果就是连当地的纸张都缺货了。
这个故事出自《晋书》,不过原文里面还写了一句关于购买者的身份的话,常常在这个成语故事传播过程中被忽略了,那就是竞相抄书的都是“豪贵之家”。其实这种贵族豪门在任何一个王朝都是人数非常有限的,能有上万家就不得了了,也就是这个购买量就让市场缺货纸张飙升,足以看出当时这类图书市场是非常小众化的。
因为图书非常贵,形成了价格构成的书籍垄断,所以那时候能够突出重围的寒门子弟都非常不容易,比如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年轻时候穷,他就买不起那些市场售卖的高价书,但是人家记性非常好,他就天天跑去洛阳书店里面去翻人家的售卖图书,只看不买,日积月累,最终让自己变成博学多识的学者。
这种抄写为主的图书情况直到唐代才有所发展。因为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虽然说雕版印刷的木板刻印工艺要求也不低,但是比起手抄书,还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根据后世学者研究,唐朝雕版印出来的书,成本大约只有手抄书的十分之一。不过即便是降低到了原来手抄书的十分之一,这个价格也是很贵的,唐朝中后期一本书的售价大概能买10斤粮食,大致是唐朝一个五口之家的两天口粮。
所以在雕版印刷工艺出现以后,唐朝印书的主要领域是佛经,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图书成本高,一般市场需求有限,反倒是佛经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不愁销量,可以回本。所以在唐代雕版工艺普及的同时,抄书继续盛行,尤其是抄那些学习类的书籍。这些书的抄写成本高,而且抄手自己是赚不到什么钱的。唐朝诗人孟郊,就是那个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著名苦吟派诗人,抄书也是他的谋生手段之一,他就写诗描述抄书的辛苦与无奈,诗是这么说的:“倾尽眼中力,抄诗过与人。”
到了两宋时期,雕版印刷的工艺日趋完善,除了佛经之外也大量刊印其他书刊了,总体的图书价格因此进一步下降了。当时一本书的的售价大致可以换13斤米。请注意,宋代的这个图书价格不是跟唐朝的佛经对比,而是要跟唐朝的手抄书对比的,唐朝的手抄书售价大概要一本书换80到100斤米,从这个角度来说,因为雕版印刷的推广,图书的成本是大大下降了。
不过,由于此后印刷工艺没有革命性的发展,所以古代图书的这个售价在随后的近一千年时间里,基本上就维持在这个范围内了。一直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一本书仍旧保持兑换10斤米这个水平。剩下就是在战乱时期,随着生产力破坏、图书业减退和粮食飙升,所以书籍的价格也有很大波动。到了明朝中晚期,由于图书刊印的盛行,售价一度降低到一册能够换7斤米的水平,一个五口之家一天口粮多一点,这几乎是近一千年封建社会里,书籍最便宜最普及的年代了。
到了清朝末年光绪年间,传统的印书业遭到近代印刷书局的冲击,工业的力量逐渐进入,图书成本进一步下降,但是,由于当时局势动荡,生产力不足,因此图书价格导致的知识垄断仍旧存在。在1920年代,一本图书的起步价都在6、7角钱以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当时北京一个普通五口之家的一天半的伙食费。
当如今的我们在世界读书日前后买书阅读的时候,这段关于以前图书的价格史,想必是值得回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