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叛逆的20个表现(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表现)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20个表现(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表现)

之前在网上看到很多父母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好管教。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发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有详细的讲解,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如何系统的去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是每一个家长必学的课题,家长你认可吗?

有一位母亲说:

“我女儿小时候还挺乖的,也会什么话都跟我们说。可是自从孩子上了中学,她就开始什么事都憋在心里,也不跟我们说,常常一脸心事的样子。”

你每次一问她,她张口就是:

“别管我,说了您也不懂。到底为什么一个乖孩子会变成这样呢?”

另一位父亲这样诉说着自己的困惑:

“如今的父母,真的是越来越难当了。我那十几岁的儿子,才刚刚长大,就不听父母的话了,常常就是和我们对着干。”

如今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么难?

 

当父母看着一手带大的孩子,渐渐与自己越走越远,从小时候的无话不谈到长大后的无话可谈。

其实叛逆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个好的开始。

德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布勒 曾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人们往往爱说是叛逆时期。

叛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和行为特征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孩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青少年之所以产生叛逆心理,是因为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有很大的变化。

人人都有青春期,但只有少数孩子会表现出叛逆,在学术上对此的解释也多是推测和成人的臆断。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4大表现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出现成人感,由此而增强了少年的独立意识

如今他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心理便产生厌烦的情绪。

对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

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持异议,往往会提出过激的批评之词。

但由于其社会经验、生活经验的不足,经常碰壁,又不得不从父母那寻找方法、途径或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父母的权威作用又强迫他去依赖父母。

2、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与同龄人,特别是与异性、与父母平等交往,他们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样彼此间敞开心灵来相待。

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们的这种渴求找不到释放的对象,只好藏在心里。

这些心里话,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让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

3、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由于身体的发育和成熟,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

比如喜欢接近异性,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爱情念头等。

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身体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压抑的矛盾状态。

4、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独立性、成人感出现的同时,自觉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强。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力尽义务。

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上午11:02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上午11: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