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马路上的车是自闭症吗(小孩没眼神交流就一定是自闭症吗)
过马路从来不看来往的车辆,手指往通电的插孔里伸,喜欢往楼窗外探身出去看,为了听到“叭叭叭”的响声来回开关煤气,在高处攀爬行走……
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部分之一,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会讲到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包括孩子的行为安全,网络使用安全意识,防火,防水,防电,交通安全等等,这些都是要每一个父母必须教会孩子的安全意识。
很多熟悉自闭症孩子的人都知道,他们经常对一些危险的事情不管不顾。
可是,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却有许多需要注意的“规则”,一旦没有遵守就可能受到伤害。例如,吃饭的时候跑跳会噎着、楼梯间打闹追逐可能会跌倒、随意玩火或刀子,可能会伤害到自己或别人。
孩子的这个特点,可急坏了很多家长,那我们应该如何教导他们避开危险的事物呢?
1.设定清晰界限
心理学里有一项著名的费洛斯特法则,指的是如果要修一堵墙,必须知道把墙修在哪里。如果要制订规则,必须知道规则的界限在哪儿。也就是规则一定要明确,要清晰地界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我们首先要给孩子设定清晰界限,并为孩子解释界限的意义,让孩子牢牢遵守我们定下的界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例如,孩子喜欢东跑西跑,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允许他东跑西跑的地方是足球场,而不是马路上。
当孩子有不当的行为时,家长必须明确态度,“不可以”“不能”,而不是“不可以哦”,“这样不乖乖哦”。带有商量的语气,孩子会觉得他的行为是允许的或者至少是不会受到责备的。
2.尽量少设界限
上一点中,我们提到了要为孩子设定界限,但是,设定清晰界限并不代表就要多设界限,相反,我们应该尽量少设界限。
因为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建议家长不要经常拒绝孩子的请求,至少在90%的时候,我们要对孩子说“Yes”,只有10%的时候才说“No”。
所以,在家里,我们要尽量把家里布置的越少需要设置“界限”越好,例如盖住电源插座,桌角安装防护软胶,楼梯口加置围栏,厨房的刀子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大门内侧顶端加置扣锁,如果住在高层,就在露台外,或通往露台的出口加上围栏等。
3.注意阻止的态度
我们给孩子设立一些行为界限,初衷是让他们“危险”的行为得到有效的约束和纠正。
尽管我们给孩子设置界限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当我们试图阻止孩子去做一项他喜欢做的,但是在我们看来却很危险的事情时,还是要注意我们的态度。
通常来说,你会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
如果是大声斥责拒绝孩子,这在孩子看来就是我们在惩罚他,我们在阻止他做喜欢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用自己和孩子都可以接受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要求。
例如,点点喜欢探出窗外看外面的风景,但这在妈妈眼里,孩子半个身子悬挂在窗户外,简直危险的不得了。这时,点点妈妈就会对孩子说:“原来点点喜欢看外面的风景,妈妈可以和你一起看,让我们坐在小凳子上,阳台边太危险,妈妈会担心。”
并且提供替代行为:“等吃完晚饭,我们可以一起到楼下去逛逛。”或者:“周末我们去电视塔的观景台,哪里可以看的更远。”
家长要认识到,很多我们看起来危险的行为,其实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属于正常的好奇心,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同时要告诉孩子避免危险的做法,不应该以此为理由为孩子设立一大堆限制。
4.培养孩子的服从性
“服从指令”对一个自闭症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学会服从教学指令,实现我们的指令对孩子行为的有效控制时,孩子才能更顺畅的学会必需技能。
特别是在孩子做一些危险的行为时,如果我们发出阻止或转移注意的指令,孩子能够跟随我们的指令,这将对孩子的安全有进一步的保证。
当孩子能听从指令时,我们要及时强化孩子好的行为,建立“强化”与服从指令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开始时,我们只要求孩子完成他特别喜欢的任务,创造表扬和奖励他服从指令的机会。然后,逐步发出一些孩子不太喜欢的指令,如果孩子服从了,就要给予孩子更加有吸引力的强化物。
在孩子不服从指令时,我们也要尽量不喜不怒,保持平静中和的态度,积极去引导,而不是轻易做出错误的惩罚。
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在活动上有选择权,尤其对于一些“控制欲”较强的孩子,可以主动给他选择的机会,例如“你喜欢到外面去玩,还是喜欢看动画片呢?”,这样孩子就能在一个安静、积极的环境下游戏了。
5.家长切忌大惊小怪
除了事前预防,当问题行为发生时,我们也要把握好正确的引导方式。
通常,大人目睹孩子做出危险行为时,第一反应不外乎尖叫、大声喝止,甚至会轻轻的打孩子的小手斥责。
但有时候,这些作法反而会让孩子觉得有趣:“为什么我一靠近那个有东西,就会有许多人看我呢?好有趣喔!我要再玩一次!”
所以,大人抱有正确的态度,才能避免孩子用这类的危险行为,当作吸引大人注意力的开关。当孩子做出危险行为时,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以平常心面对,还要快速靠近孩子,以平静的口气告诉孩子“这是插头,很危险”,同时带孩子离开现场。
6.提供替代行为
在“第三点”中,我们提到了“替代行为”。想一想,明明非常喜欢玩水,在外面经常看到水就会不管不顾的跑过去,这时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替代行为呢?我们可以告诉点点,回家后可以在浴缸里玩水,或者带他去游泳池。
明明喜欢捡地上的东西,不管能不能吃都会放到嘴巴里,如果制止的话,他就会大哭大闹。所以,为了防止明明捡地上东西吃,妈妈会给他带一个腰包,里面放很多零食,当他想吃东西的时候,可以吃随身带着的零食,他就不会捡地上的东西来吃了。
这样的替代方法既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也能改善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呢。
7.转移孩子注意力
如果我们一时想不出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替代行为,那就只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去关注一件比有危险的行为更具吸引力的活动上去。
“咦?你的车子在哪里?不见了吗?我们来找一找吧!”、“是什么声音啊?是小狗在汪汪叫吗?”,巧妙地使用转移注意力,能避免孩子再度做出危险行为。
8.为危险行为付出代价
有些孩子对环境的敏锐度较低、对声光热等感觉刺激较钝感,经过多次的演练仍没有太多改善,家长就可在保证安全的范围内,让孩子适度感受什么叫做“危险”。
例如,桌子上的汤很烫,孩子就是想去摸,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孩子用手背去摸摸看、感受一下“烫烫的汤”,这样直接的体验会比我们口头再三劝阻更直接,更能让孩子理解所谓的“危险”。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方法适用于具有一定的理解和因果能力的孩子,对于能力较差的部分自闭症孩子,依靠惩罚来控制危险行为并不一定有效。
再次提醒家长,在实施这些方法之前一定要保证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9.观摩行为的后果
这个方法更适合非常危险的行为,如用手去接触插座、爬阳台或其他攀爬高处的行为,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且不可挽回。
当我们很难用自然后果给予孩子惩罚,让孩子明白这是危险的行为时,可以采用这个方法。
例如,明明喜欢对爬窗台,我们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将一个他特别喜爱的陶瓷玩具放在阳台,然后让孩子“不小心”把瓷娃娃碰掉下去。我们再带着孩子去看这个破碎的瓷娃娃,让他感到损失,并且以后也不会有这个玩具了,从而体验这种危险行为的严重后果。
这个方法不适合那些把扔东西作为刻板或喜爱活动的孩子,同时应注意对邻里的影响,注意安全。
10.家长要有危险意识
孩子在小的时候,往往心智都不成熟,对各种好玩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他们并不知道危险的事物对自己的伤害有多大。
这个时候往往要求家长细心照顾孩子,因为悲剧的发生往往只需一刹那,没有事前排练,也没有机会事后注意。要想孩子安全,父母必须要有危险意识,让孩子远离危险。
记住以上这10个要点,相信你的孩子最终会学习到如何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