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老师家长怎么和老师沟通(老师冤枉了孩子,家长如何和老师沟通)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老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只是单纯去看“教师”这个职业对每个孩子的影响时,我们会发现: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会涉及到亲子沟通的技巧,亲子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三大课程,分别是NLP亲子沟通,高效能亲子沟通,GROW沟通等,家长你学会运用哪些?
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您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您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外人”。
对家长而言,无论你是能力很强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自己就能解决孩子的各种教育问题的那类家长,还是你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筹莫展却找不到有益助力的家长,又或者你对孩子教育不管不问类型的家长,只要你还能把孩子送到学校上学,那么“老师”的影响就始终存在。
当下有一股非常不好的风气一直在网络上弥漫着,那就是不断把家长和老师往对立面去推动,结果导致的就是家长和老师彼此不再信任,很多简单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
当然,你也不能说这些人说的一定都是虚假的、错误的,毕竟在教师的队伍中也确实是有没师德的、不称职的个例。但是我们不能拿对待个例的态度去对待一个群体,否则最终我们会发现最终害了的是所有孩子……
而家长和老师如果能够多一些理解、信任,能够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孩子成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么最受益的又何止是孩子自己呢。
而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但是作为家长如果能够先从自身出发,清楚知道如何去跟孩子的老师正确沟通,那么无疑会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效率——毕竟对任何老师来说时间就那么多,而孩子却有很多,且不同孩子的各种问题就更多了,再优秀的老师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家长主动一些无疑会更有利于解决自己孩子的问题。
说真的,在当下这个无数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你不主动一些,其实就相当于是把孩子的老师“推给”那些愿意交流、沟通的家庭去了。
那么家长如何做才能够让跟孩子老师的沟通变得更加有效呢?
我这里分享几点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那些想沟通却不知道该如何沟通的家长
对家校沟通认识上的定位
家长要清楚我们和孩子的老师是伙伴、同事而不是对手、仇人,这个认识得先形成。有了这样的认识,无论是我们主动找老师还是老师找我们沟通孩子的一些问题,双方才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而非是彼此身上。
否则我们彼此是不可能信任对方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彼此的责任、不足,而忽视了如何才能更好解决问题的本身。
沟通时间的选择
老师主动的沟通我们这里就不多谈了,唯一要提醒的可能就是老师发起的沟通有可能会给家长带来一些不便。例如叫家长去学校,例如家长正忙得不可开交老师却来电话了,例如半夜都睡了老师却还给发消息……
对于这些问题我只想说一点就行了:如果这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此“打扰你”,你会怎么对待?
我这里主要说一下由家长发起的沟通在时间上的选择需要注意什么。
个人建议主要注意如下几点:
1、在工作日找老师沟通前除非是非常急迫的事情,否则可以先短信预约一下,而且最好是在短信里简单说一下我们要沟通什么。非工作日也最好这样,切记没有急事儿别不停地拨打电话。
2、短信一定要用文字描述,不要用语音。这里多说点,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跟不是很熟悉的人之间除非必须这样做,否则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发送语音消息,因为这样做真的是比较容易浪费别人时间的。
3、除非孩子的情况比较复杂也比较着急,那么日常的沟通频率不必过勤,2周甚至1个月都是可以的。孩子问题比较复杂、急迫时提高沟通频率是没问题的。
4、如果平常不做沟通,那么也尽量要在月考、期中、期末这三个阶段就孩子的学习问题进行一些沟通。
总而言之,沟通时间选择上我们要秉持着足够的礼貌就行,也不用太刻意,这点参考我们日常一般礼仪习惯就行了。
提高沟通的效率
1、沟通前要清楚自己想沟通什么。
清楚自己想要沟通什么是确保沟通有效的前提,否则我们的沟通就是没有针对性的,自然效果也就会受到影响。
可以记录一下要沟通的问题,避免有时候出现就一个问题讨论太久结果忘了还有问题没沟通的情况。
2、必要时要做记录
如果跟老师沟通得比较顺畅,那么聊上个把小时也没问题,但是很可能会出现聊的时候兴致勃勃,但是聊完之后一回想结果又记不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了。
所以该记录的时候还是要记录一下的,这不丢人,人到中年想一个事儿转身就忘是很常见的,更何况当信息量太大的时候记不全的情况就容易出现了。
3、不要“藏着掖着”但也别“口不择言”
很多孩子在家和在学校其实是两个样子的,所以孩子的很多问题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如果不交流就很难对问题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有家长担心说自己孩子在家有哪些不足相当于揭孩子的短,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影响,又或者是听老师指出孩子的问题却总是要替孩子找点理由,这种情况都尽量要避免。
只有把问题更全面呈现出来才能够更好解决。
但是家长也要注意度的问题,别把交流变成“吐槽大会”啥都跟老师讲,特别是孩子如果已经是进入青春期后他们会非常敏感的,如果你口不择言“出卖”孩子太多在他看来是“隐私”的问题时,亲子关系可能会进一步变冷的。
最主要的是你要把影响“问题解决”本身的问题讲清楚,而不是把不相关的事情一一罗列。
注意几个容易出问题的点
1、从孩子那获得的信息要注意分辨
不是让家长不信任自己的孩子,但是绝对不能只听孩子的片面之词。
这种事情在日常是时有发生的,有的确实是孩子自身故意这样做的,但有的真的是孩子自己本身认识能力不足或者是对经过了解不全面才导致的。
2、沟通时提出问题后要多听少说
对父母而言,大多数父母其实都是第一次当父母或者第一次遇到这些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是很常见的,但是你要知道对老师而言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工作过很多年的老师而言,太多的孩子问题对他们来说早就司空见惯了。
多听听这些“过来人”的建议,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而不是急于去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真需要讨论的时候也要等老师先讲完了再说,而这点其实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该有的一种社交礼仪。
3、要有跟踪反馈
无论是老师找家长的情况还是家长找老师的情况不能聊完了就没有后续对效果的跟踪反馈了。无论问题解决得如何了,我们都需要进行一个反馈并就问题的下一步解决或者其他问题的解决进行沟通。
不要把“沟通”就是单纯变成了“信息交换”或者是“闲聊”而已。
内容有点多,但是其实看完了你会发现操作起来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决定沟通效果的最主要几点一个是彼此的态度、具体问题的分析以及对问题落实后的跟踪反馈。如果你孩子的老师不是那种极个别确实是不容易沟通的人,那么现在你就可以分析一下孩子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约孩子老师找个时间沟通一下吧。
例如:假期都已经过半了写作业还没怎么,天天就是只知道玩游戏、看电视就是不肯学习,新学期了有哪些学习上的注意事项可以提前准备一下,孩子不肯读书怎么说也不听,看孩子学有余力有没有什么补充学习的建议,孩子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何利用假期时间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