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突然叛逆(43岁离异女人)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发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有详细的讲解,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如何系统的去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是每一个家长必学的课题,家长你认可吗?
一个公开叛逆的中年女人火了,她是刘敏涛。
她不是流量小生,也没有惊艳的外表,但就像网友说的那样,多看她一眼,都觉得眼神里写满故事。
在一场关于女性的演讲中,一头短发的她,身着一袭白色套装,举手投足间,都是外溢的干练和自信。
她说叛逆来的刚好,她享受其中。
她是《伪装者》里的“大姐”明镜,是《琅琊榜》里的“静妃”,是《声临其境》的夺冠者,是一个43岁的中年女人–刘敏涛。
这些“标签”是她36岁后的生活,说不上一鸣惊人,但每一个标签都让人赞叹。
按照“标准”,43岁的她本该深陷中年危机,但她动情地说:
“不相信疲惫和麻木是中年的底色”,中年的叛逆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推着她去挖掘更多意想不到的自己。
但回归现实,总有人提醒我们什么时候该结婚,什么时候该生子,什么时候该稳定下来。
这些“善意”的提醒时常让我们深陷焦虑,一边不甘心,一边就范。
你有没有想过,你希望人生底色是什么样的?你想不想像她那样,做一个忠于自己的叛逆者?
“叛逆”之路,就是在争取掌控感
“叛逆”并不陌生,3岁左右的孩子会甩开妈妈的手,打掉递过来的碗筷,自己选择想穿的衣服。青春期的孩子,会无视父母和老师的“应该”,在未知的领域跃跃欲试。
这是我们一生中,自我意识发展最强烈的两个阶段,为了“我”的存在,我们都曾不顾一切。
但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没有达成,转而带上乖巧懂事的面具,刘敏涛也不例外。
她出生在山东烟台,在这个考试大省,她做了父母眼中的乖巧孩子,努力学习,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然后,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老公是个富豪,婚后也有个可爱的女儿,无论怎么看,她就是标配中的“人生赢家”。
所以,她从正起步的事业中全身而退,开始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如她所说,36岁前,她就是一个“叛逆的绝缘体”,一直“标准”地生活,但她不快乐。
演讲中,她说了一个关于冰激凌的故事,让我听了很难过。
前夫带她去日本清水寺旅游,她很想吃一根抹茶冰激凌,但没有吃到。她轻描淡写地解释为:“因为我身无分文”。
这一点也不难推测,婚姻里,一个男人可以带她坐头等舱,住五星级酒店,但却绝不会为她做她想做的事,哪怕只是一根微不足道的冰激凌。
这样的感觉就是不能掌控生活的感觉。
所以,离婚后刘敏涛拼命挣钱和提升自己,专门跑到当年那个地方,吃了一根等待已久的抹茶冰激凌,她说:“那是自由的滋味”。
可见,叛逆背后,不是要与谁为敌,而是内心深处,对于人生的掌控感,换句话说,就是从应该怎么活到我想怎么活。
好的叛逆是激发潜意识,但有意识地活
心理学家荣格说:“除非你意识到你的潜意识,否则潜意识将主导你的人生,而你将其称为命运。”
潜意识蕴含着丰富的潜能,但潜意识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趋利避害,享乐避苦,所以,我们会去选择一些可以暂时带来好处的事情。
比如,本想早睡早起的你,看到一个好玩的视频,还是会忍不住刷到后半夜;想要减肥的人,看到美食,还是狼吞虎咽地吃掉。
要想叛逆到逆袭的地步,我们就要学会暂时搁置所有的不适,去忍耐和坚持。
有个朋友研究生毕业,跟着公务员老公去了一个小县城的农村,婆婆身体不好,所以她在家里带了4年孩子,与孩子的成长相比,英语专业的她也以同样的速度和社会关系做着分离。
孩子进了幼儿园,她想找工作,但家人都不支持,最终在同学帮助下,她还是进了一家外企,做起了海外销售的工作。
家人不理解,工作磕磕绊绊的她陷入纠结。
她有一次给我打电话痛哭,原因就是,客户突然给她打来电话,紧张的她完全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所以第一次对话就这样尴尬收场。
我不认为是她实力不够,而是她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在作怪。
在一群90后同事群里工作,部门经理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即便有着英语专八的证书,她还是胆怯、自卑和恐惧,而潜意识总是提醒着:“我不能”。
但幸运的是,她没有选择放弃,她开始每天和马来西亚籍同事用英语交流,早上5点起床练英语口语,慢慢地,那份自信回来了。年前,她开心地说自己升为了区域经理。
刘敏涛的逆袭之路也是如此,走上《演员的诞生》舞台时,导师席上坐的是自己的师弟师妹。饰演的剧里,她只是大了几岁,却要演别人的“姐姐”和“妈妈”。
在这样的境遇里,她说自己也会想要退缩,也会觉得难堪,但没有办法,逆流而上,才有机会。因为这份坚持和勇敢,她全情地投入,被马克评为:“教科书级的表演”。
她们相似的是,都努力克服着潜意识想要逃避和退缩的心愿,而是有意识地坚持和挑战。
所以,叛逆绝不是多酷多爽的事情,有价值的叛逆是一份担当和成熟,要忍受一些痛苦,然后有意识地去坚持和重复。
叛逆不是挑战规则,是尊重自我
奥修说:“一个真正叛逆的人,是一个既不顺从社会也不反对社会的人,他依据他的了解、依据他的小小光芒而活。”
郭盈光就是这样,为做硕士毕业论文,她曾在公园做过征婚。
即便有着硕士学历,职业发展前途很好,但因为35岁未婚,她被称为“最美郊区房”,甚至有人跟她说:“女儿无才便是德”。
这次体验让她感受到始料不及的触动,为此,她做成了一个作品《顺从的幸福》。
但顺从一定幸福吗?
她曾写下过一句话:“我,33岁,是一个“剩女”,对于爱情来说,是不是太晚了?”
当时的她或多或少是迷茫的,但经过几年的成长,在35时,她说:“我,35岁,未婚,我有我的价值,我很幸福。”
就像李宗盛唱的那样:“我从来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
郭盈光像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女生一样,并不是一个不婚主义者,只是还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她们阳光积极,有自己喜欢的事业,可以为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买单,这样的叛逆不应该被指责。
其实,叛逆的人未必是在挑战社会规则,只是他们更遵从内心深处的声音,说到底,这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人生节奏
很多时候,我们会焦虑、迷茫的原因不过就是在意他人的看法,而又违背自己的内心。为了迎合那些被称为“应该”的东西,去学习、生活和工作。
但我们却很少问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就像前段时间很火的一个视频说的那样,不要让任何人打乱你的人生节奏。
有的人21岁毕业,27岁才找到满意的工作;而有的人一毕业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有的人十几岁就信誓旦旦地要成为某一类人,却在26岁时改变了想法;
有的人还没结婚却有了孩子;有的人结了婚,却等了10年才生孩子;
有的人在稳定的工作状态里如鱼得水;有的人放弃稳定的工作,去不知死活地创业。
任何一种选择都是自由的,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因为没有谁可以代替谁活着。
即便人到中年,凭什么只有一条危机的路可选呢?他们有着丰富的阅历,经历过失败,也拥有过成功,想要重新开始,也不过就是一个选择的距离。
所以,愿每一个人都无惧岁月,愿每一个指指点点都化作祝福,愿每一个“叛逆”者,都将力量指向自己,去成为你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