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亲子沟通(每天睡前和孩子聊天十分钟)
自女儿上一年级开始,每天晚上陪娃写作业。原有的父/母慈子孝统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河东狮吼和狼哭鬼嚎。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会涉及到亲子沟通的技巧,亲子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三大课程,分别是NLP亲子沟通,高效能亲子沟通,GROW沟通等,家长你学会运用哪些?
几周下来,我开始担心学习没搞上来,亲子关系要归零变成冤家仇人了。自私地想,我也不希望养个恨我入骨的精英娃,当然更可能会养出一个么有感情的废柴啊。
毕竟亲情一场是前世修来的缘分,要好好珍惜这前世不易的修行,可不能糟蹋这份感情。
不断反思后,还是另辟蹊径,找找办法不影响娃的情绪,还能守着娃能快乐成长的初心。之前一直都没想出什么有效的办法。
有一次,大娃的同学妈妈来加我微信,问我孩子有没有拿错书本,多聊了几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感受。我惊讶娃同学妈妈对孩子在校情况的熟悉和细心。我几乎说不出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晚上除了监督孩子写作业都不知道孩子的其他情况。
认真考虑后决定开始尝试跟孩子约定一个小仪式“睡前五分钟聊天”。
当然实际聊天时长一般会是十分钟以上,具体时长不重要,不需要刻意控制时间。
为什么说是小仪式呢,是因为有一些细节上的要求。洗漱完毕只开小夜灯,跟娃一起躺在被窝开始聊天。
一般都是先让孩子说白天在学校的事情,像讲故事一样去说她在学校的事,完全不带对学习上课表现要求这些的目的。
而且要注意不能是问答方式,家长需要带着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目的,但是又不能表现出目的性。
聊天关键在于让孩子愿意说,想分享。只能是孩子多说,边听边鼓励孩子说更多细节,说出孩子喜欢的开心的点,往积极正面去话题方向引导。
一定要做到不评论不教育,追问时适可而止。孩子当时不想多说不强求,可以继续说别的孩子愿意说的。
不过要记住自己想了解而孩子不想多说的话题,作为以后特别关注的重点,引起足够的重视,知道弄清楚为止。
大概的聊天话题可以是分成孩子的学习生活方面和情绪状态方面。
*学校里生活:就问孩子课间玩什么,有没有发什么有趣的事或者不开心的事,中午吃了什么。
我家娃会跟我说课间会去教室前玩游戏,一起玩的同学都有谁,今天玩的什么游戏,是谁想出来的游戏。她最喜欢游戏哪个部分,谁谁今天没有参加游戏。。。。中午在学校吃了什么饭菜,她是否喜欢学校的饮食等。
*跟同学关系:孩子进入学校就是进入了一个小社会,怎么处理跟同学之间的关键至关重要,一定程度程度可能会比学习和老师等所有事情都重要。孩子同桌是谁,跟她/他一起相处状况,班级里同学关系,好朋友是谁,平时都跟谁一起玩,孩子对同学的评价等等。
有一次,娃跟我说她很讨厌某个女同学L,说是L同学每天故意跟她作对找麻烦等等。我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让她这么想。
娃说是她自己在看书或者跟别人说话玩的时候,L同学一直来打扰很烦人。有一次,L同学还故意把娃新买的最爱的口红橡皮扔到窗户外面去了。
她就马上跟班主任说了,老师训了L同学让她去教室外面找橡皮,结果没找回来。
娃对这个事情特别气愤,回家先跟奶奶说了这个事情,奶奶让去找L同学妈妈理论。我跟奶奶说,这个事情我会好好处理,不会让孩子被欺负,让她放心不用参与这个事。
我当下没有问娃,准备晚上五分钟聊天就专门讨论了这个话题。
那天晚上洗漱后,我先跟她一起又读了绘本故事《捣蛋鬼变朋友》。
“在这个温馨的故事中,小浣熊奇奇要学会应对童年的另一个常见问题:学校里的捣蛋鬼。得知学校有欺负人的捣蛋鬼后,浣熊妈妈决定亲自调查一下具体情况。她送孩子们去学校,看到了他们口中的捣蛋鬼,又在放学后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跟他们分享了一块石头的故事: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铺满了漂亮的黄色石头,动物们都拿它们当宝贝。
有一天,它们意外发现一块与众不同的蓝色石头,它棱角尖利,根本没法握在手里。可经过动物们的打磨,蓝石头慢慢失去棱角,变得和黄石头一样光滑漂亮。浣熊妈妈告诉孩子们,捣蛋鬼就是这样一块与众不同的石头。奇奇、罗尼和凯西决定勇敢面对。再次遇到捣蛋鬼时,他们没有像以前一样逃开,而是勇敢走上前去,邀请他一起玩球,用包容和善良赢得了友谊。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许多欺负人的捣蛋鬼其实并不开心。一点点爱心、一点点包容,也许会获得意外之喜。”
看完故事,然后让娃仔细说了当时的事情经过。先跟她说,我现在不会去找L同学妈妈说这个。然后跟孩子说口红找不到了就算了没关系,东西没了妈妈可以再买的。我很关心她跟同学的关系,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情。并表态让她自己先尝试去处理这个事,这个事情不算复杂也没有什么严重后果,相信她可以做到。我也会跟她一起想办法怎么处理。
“那你打算怎么做,想要用什么办法?”
“我先自己试试看吧,但是要是我想的办法没用怎么办?”
“办法有很多呀,办法是用不完的,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可以尝试,一个办法不行就换一个…..”
“那我想了很多办法想不出来了怎么办?“
“妈妈可以帮你一起想呀?”
“你也想不出来办法呢?爸爸奶奶也可以一起想呀,还有我们还可以问别人呀…..”
娃认真想了想答应了,第二天晚上“睡前五分钟聊天”我问她怎么样了。她好像她今天的办法还不是有很用,她在想别的办法了。到了第三天晚上她说好像好点了,现在她们俩已经可以好好相处了。过了一周后的一天,她跟我说她已经跟L成为好朋友了。
并说L其实并不讨厌,以前只是不知道她为什么有那些不喜欢的行为,可能是因为很多人不跟L一起玩,她想要一起玩儿吧,现在已经好了。
这个事情就这么翻篇了,我没有找L同学的家长。我也没有找老师,毕竟上次橡皮的事情班主任参与过了,说明老师已经注意到这个事情了,按照对班主任的了解,真有情况班主任一定会主动来电话的。
*老师相关:对老师的评价,白天什么课有趣以及为什么?什么不喜欢为什么?老师今天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跟老师关系的融洽,会直接影响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而孩子对老师都是仰视的,老师在学生面前尤其是低年级是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这个部分是大部分父母都无法代替的,让老师对自己孩子有正面的肯定和重视,这个家长需要努力为孩子创造的。
这里说的创造条件其实不是要去给老师送礼物或者拍马屁,当然可能个别老师会吃这一套,我们不讨论个例。一般而言,老师都是希望家长重视并配合自己的工作,老师也肯定会关心自己的学生希望学生能学习更好有更好的习惯。
当然有些老师的教育观念可能跟家长本身冲突。既然孩子确定要在学习下去,就需要去适应老师的节奏和做法,有些观念不一致的地方,自行在家做调整就行了,不用让老师知道家长跟老师的不同意见。
“睡前五分钟聊天” 如前文说的最重要的是孩子说家长听,当然还有家长跟孩子分享的部分。既然是聊天,那就应该是双向的信息交流。
可以跟孩子说自己白天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说孩子能听得懂的事情,上下班路上的见闻或者上班过程中发生的事,或者中午吃了了东西等等,主要是说自己相关的事情,不要又扯回孩子身上去。
我家的娃最感兴趣的是我小时候的经历,现在最头疼的事就是自己没有把小时候的事情多记录一些下来,现在明显素材不够了。我开始考虑是不是要上网找素材拿别人小时候的事情来说,又怕不真实没这么干,我的童年也算是玩过来的,还得好好想想回忆一下童年才行。
每天上班的时候也得关注是不是有什么时候又可以晚上回去跟娃分享,还是挺有意思的。
“睡前五分钟聊天” 我也试过跟中班的儿子聊,发现有难度,毕竟儿子的表达能力还差点,他最喜欢的睡前陪伴还是读故事,聊天环节估计可以等上小学了再开始也可以。
育儿注定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我们都只能贴身陪伴孩子一段旅程。从孩子哇哇落地到蹒跚学步,再到上学跟同学相处,随着孩子的长大,ta们会慢慢离我们越来越远。
作为把孩子视若珍宝的我们,要在孩子的每个阶段足够了解ta们,跟孩子之间敞开心扉,确保孩子的身心都能健康地成长。只有身心健康,才有其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