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问死亡的问题(孩子突然问死亡)
【亲子沟通如何说专家微评】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会涉及到亲子沟通的技巧,亲子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三大课程,分别是NLP亲子沟通,高效能亲子沟通,GROW沟通等,家长你学会运用哪些?
孩子在特定年龄段,会问很多关于死亡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让父母不知道如何应对才好。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和儿子沟通的亲身经历,给出了非常值得借鉴的答案。
早晨打开朋友圈,看见一个妈妈正在慌张求助:“孩子养的金鱼死了一条,宝宝最爱这几条小鱼了,怎么办?”
小朋友天然喜欢各种小动物,小鸡、小鸭、小兔子、猫猫狗狗是很多孩子的好朋友,可是很多宝爸宝妈不敢让孩子养,因为害怕一旦养死了没法跟孩子解释。
“死亡”也是不容易向孩子解释的问题之一,因为就算是我们很多成年人也没有办法驱逐对死亡的恐惧感,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很多家长会本能地粉饰太平——“它被小仙女邀请去做客啦!”有些小朋友可能玩玩别的就忘了,但更多的小孩会追着问:“它什么时候回来呀?”虽然谎言是善意的,但谎言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一个谎言往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支撑,你说小鱼去做客,那它就应该回来呀,为此你需要重新买条鱼,还得跟原来那条一样,搞不好还会被细心的孩子发现不一样,这个过程家长会筋疲力尽,孩子还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才是更好的选择。
那怎么来向孩子解释呢?
心理学上常常强调“仪式感”的重要性,它为让我们的生活赋予意义,增加确定感。对于死了的宠物,我们也不妨带着孩子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在小公园的树底下和孩子一起挖个坑,把小宠物埋了,告诉孩子:“小鱼会在这里安息。如果你想念小鱼,可以来这里和它说话,虽然你看不到它,可是你的话它都可以听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允许孩子有悲伤的情绪释放,因为这样的释放是良性的,同时可以告诉孩子,活着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死亡是生命长久的休息。因为有死亡,所以去我们更要珍惜生命,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小动物的。
在我孩子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刚好希尔顿酒店在建,每天我们去幼儿园的路上都要经过那个工地,有一段时间,孩子每天问我:“妈妈,要是大楼倒了会怎样?”
开始我跟他讲“不会啦!”可是第二天他还问同样的问题,后来我就顺着他的思路“会有很多很多的瓦砾,还有尘土”,但他还是问,忽然有一天,我仿佛顿悟了一样反问他:“你说会怎样?”孩子说:“会不会砸了我们家?我们会不会死?”我问:“你很担心这个问题吗?”孩子点点头。
很多小朋友在四五岁的时候都会问到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死呢?”这是孩子思维发展的正常规律,他开始思考一些有关生命的命题,所以我们常常说孩子是天然的哲学家。
孩子用“天堂说”作为答案给他,有安慰的作用,但对他这种较真儿的小孩,虽然无力反驳,但显然内心没有真正解脱于此问题,“既然我们还可以在天堂见面,那为什么一定要死呢?”对呀,为什么?我也说不清。
为了给孩子一个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答案,我满世界找,找到一本书叫《国王与死神》。来自伦勃朗和梵高故乡的图画书。
在书里,国王问了和儿子一样的问题:
“到底什么是死?”,
“我为什么一想到他就这么害怕?”
“我为什么会这么害怕他来找我呢?”
为此,国王召集起他的大臣,共同商讨对付死神的办法。
终于,他们抓住死神并摆脱了他的威胁。
然而,几百年过去了,死亡的消失并没有带给人们期待中的福音,他们发现他们怎么也不死——
从高处摔下来也不死,
开枪也打不死人,
生病也不死……
自己所得到的只是一个拥挤、无聊的世界,而对于不用珍惜也不会失去的生命也充满了倦怠。
于是,人们重新召回了死神;所有活了很久很久的人都欣然跟随着国王,“一个一个快乐地死去”。
这本书还有一个好玩儿的地方在于死神——他是一个很忧郁也很柔弱的长耳朵兔子,形象上让人想要抱抱,暖他。
一段时间里,儿子反复听了很多遍这个故事,然后没再问过这个问题,在这个层面上,他满足了。
但是没多久,问题又来了,有一天晚上,完全没缘由地,孩子忽然大哭,问他怎么了?他说:“妈妈,我现在不想死,也不想让你死!”
听到孩子这么说,大多数妈妈心里都会难过一大下吧!这个问题,别说孩子,我们又怎样?有时候,我觉得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他们会由衷地相信人死了之后会上天堂或者六道轮回什么的,而我们从小的唯物主义教育让我从内心深入觉得,死了就是死了,没有了。所以真的深想想的时候,自己都难免“怕死怕得要死”,就算是你坦荡到“生有何欢,死亦何惧?”可是有怎么跟孩子解释呢?
我自己仍然选择面对。
我抱抱孩子:“是的,我们都会死去,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是因为人们渐渐衰老了,实在太累了,最后就像国王一样希望长久地休息,那个时候死亡才会来,所以只要你还有力气,愿意活着,就不会死。”
孩子放心了许多,“你会比我先死吗?”
“你放心吧,那时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那个时候你已经长大了,不会再害怕离开爸爸妈妈了,你也会有你的小宝宝需要你照顾。现在,妈妈还想跟你一起玩游戏,陪你长大呢!”
孩子对这个答案很满意。
其实,在死亡这个问题上,教育孩子正确地面对他,也就是在告诉孩子如何面对人生。
周末去爷爷奶奶家,听到孩子告诉爷爷:“我们都会死的,你会比我先死,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