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啥记忆力不好(小孩记忆力不行是不是有什么缺陷)
提要:“邯郸学步”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学习自动化和塑造的基本认知原理,指导孩子学习不能凭感觉,而要相信科学。只要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提高。
初高中学习是孩子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也是孩子学习当中最关键的六年,因为它涉及到了中考与高考,左养中学教育赖颂强再讲孩子的学习方法和考试心里调节的直播课里,系统的讲解到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效率,提升考试时候的心理素质,从而提升学习成绩。
还记得“邯郸学步”的故事吗?燕国少年想学赵国人优美的走路姿势,结果连路都不会走了。
这个寓言故事其实与学习原理有很大关系。
学习的自动化
赵国人为什么可以优美的走路?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开始学步时,就通过不断尝试练习,慢慢地获得了这项技能。
就像看到红灯,我们会“下意识”刹车,但自己没有“意识”到一样,这种大脑加工方式被称为“自动化”。
有时,我们所说的“惯性思维”,与这样的方式差不多。
当我们形成“自动化”或“惯性思维”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自动化”的优点:提高加工速度。
比如,有了“自动化”,孩子吃饭时,就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如何使用筷子、如何夹起饭菜的,因而吃饭的效率更高。
反之,如果你仔细考虑每一步该是怎么做的,吃饭的速度就会变慢。
“自动化”的缺点:易犯决策错误。
比如,有些孩子平时练习了大量习题,对某一类型的题比较熟悉,如选择正确的选项,考试有时不读题目,看到题干,就能直接做答。
但是,很多时候,出题老师会改变问法,如把不正确的选出来,结果就容易犯错。
学习的塑造
塑造涉及对过程的强化。比如,如果学生要学习一项复杂的行为,老师可以将这个行为分解成许多小步骤,然后分步进行练习。
燕国少年在学习赵国人走路姿势时,是一个自觉、主动的学习。但由于这个行为过程较为复杂,没有经过分步练习,他是没办法熟练掌握了。
同样,让一个小学生一开始就写一篇非常完美的作文,是不现实的。
因此,老师会将这个任务分解为几部分,逐步进行。
比如,先确定要写的主题,再搜集相关的素材,构想文章的结构或写作顺序,再逐段写作,逐句修改,等等。
在整个过程中,如果学生在某个环节遇到困难时,老师需要指出问题,帮助他纠正错误。
经过反复练习和尝试,学生就会逐渐掌握这些技巧。
如果学生练习时犯错,老师就应该及时纠正,并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而不是直接打击他或惩罚他,因为这通常无效。
比如,班级上课时,有学生总是捣乱,结果老师一次又一次地惩罚他,包括找家长,通常是不会有用的,这个学生还是依旧如故。
学习中的“学步”
从燕国少年“学步”,我们可以发现:他虽有主观学习的意识,但缺少塑造的过程,在“自动化”形成之前,没有进行持续不断的练习,因而在短期内是无法学会的。
同样,孩子学习也是如此。
比如,让孩子默写一首古诗。我们要让他先熟练地背诵,再将其中重难点的字词进行书写练习,然后,可以再进行全文默写。对于较长的古诗,还可以分段默写,再全文默写。
如果只是告诉他,你自己去看,然后我考你。当他总是出错时,仅靠批评和惩罚是无效的,因为多数小学生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所以,适时的指导学习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知道,他是背得不熟,还是字不会写,才导致无法全文默写。
运动上的练习也是如此。
比如,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学跳绳很笨,只是一味告诉他手怎么摇、脚怎么跳等动作技巧,他很难掌握。
而是要让他先观察,然后自己体会,当我们发现某个环节有问题时,再进行强化练习。
比如,摇绳双手不协调,可以先分解练习双手摇两个绳;手脚不同步,可以先练习跳一次,再逐渐增加到连续跳两次、三次。
每个步骤都要反复练习,直至熟练,变成“自动化”。否则,一次性告诉他很多动作要领,只会让他更混乱。
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时,要先学会观察,发现他的问题,通过“塑造”使其学习“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