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第二个叛逆期,家长朋友们一定要重视吗(孩子第二个叛逆期,家长朋友们一定要重视他们)
美国思想家艾默生说: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发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有详细的讲解,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如何系统的去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是每一个家长必学的课题,家长你认可吗?
“孩子最终会成为怎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
孩子的成长中要经历三次叛逆期。
不同阶段的叛逆期,孩子有不同的叛逆表现,心理发育特点也不同,家长所采取的教育方法也要及时更新。
如果家长不重视孩子前两个叛逆期,孩子的问题会慢慢变成“顽疾”。
如果等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再想办法补救,为时晚矣。亲子关系会因为孩子关闭了交流的大门,而无法沟通。
前期介绍了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今天着重介绍一下第二个叛逆期:
6-8岁左右孩子第二叛逆期特征:
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思想意识;
挑食,做作业拖拉、看电视毫无节制、厌学,爱和父母对着干;
易怒、易冲动、心情晴雨不定;
会和父母顶嘴,唱反调,对生命没有畏惧感;
想脱离父母的掌控,想证明自己已经是大人;
一些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迹象:
9岁男童因做作业与母亲发生争执,赌气从8楼跳下身亡。
西安一名9岁的小女孩,因为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15楼跳下,自杀身亡。
四川泸州一小区内,一学生留下一个字条。字条上写着:“我活得太累了”“我早已绝望”等文字后跳楼身亡。
本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因为不当的沟通方式,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孩子却采取了最极端的叛逆方式来和父母赌气,将家庭推向痛苦的深渊。
在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
父母需要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恰当引导, 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长权威,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让他自己做主。
为了让孩子度过这个叛逆期,家长的教育方法也要适应孩子做出改变。
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
1.多沟通,少命令
7到9岁的孩子已学会了独立思考,最想证明自己。
这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多倾听孩子的意见,不用父母的身份去打压孩子,试着把一些事情的自主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尊重。
比如:
逛街买衣服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买,家长不要在一旁指手画脚;
选择兴趣班时,看孩子对哪种更有兴趣,家长不要包办干涉;
跟孩子相关的事情,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不要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去强制孩子。
UCL医学研究协会梅?斯塔福德博士说:不听孩子的意愿,否定他的决定,对孩子的心理进行控制,只会助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削弱孩子的自立与自律能力。
2.不限制孩子玩的自由
7—9岁正是孩子爱玩的年纪,开始喜欢放学后或做完作业后跟同伴玩儿。其实这是孩子确立自我的关键时期。
很多家长看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就是担心影响孩子的功课,会阻止孩子出去。
父母如果缺乏对孩子心理特征的了解,片面地限制孩子的自由,会造成孩子心情压抑,不能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爱,使孩子人格形成发展受阻。
在父母的严格督促之下,当孩子感觉不自由时,第一反应就是和父母对抗,或用冷暴力来宣泄自己的不满,亲子沟通关系也越来越僵。
对孩子过分的约束和过分的放松都不是明智之举。
这个时期,家长需要在约束孩子和给孩子自由中,做好平衡,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去玩耍,同时跟孩子约定好玩耍的时间,做到张弛有度。
3.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下面的场景家长应该不陌生:
有些孩子在生活中有拖拉、磨蹭的习惯。任凭家长如何督促,喊叫都无济于事。
有些孩子不爱看书,喜欢拿起手机玩个不停,一搜走手机就哭天喊地。
有些孩子的耐性差,做什么事都三分钟热度,无论家长如何鼓励,孩子还是习惯半途而废。
加之父母经常用打击性、威逼性的言语来教导孩子。
“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捡破烂了。”
“不学习以后就是个废人。”
“学习不好的人没有啥好前途。
家长喜欢用说教的方式引导孩子,当说教不起作用时便批评,当批评不起作用时,便动用武力,企图用武力来逼迫孩子改变。
然而,这种做法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方面,家长需要以身作则。
孩子拖沓,磨蹭,家长可以温和地跟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规划表,让孩子对时间建立正确的感知。
孩子不爱读书,家长以身作则带头读书。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跟孩子一起读他感兴趣的书籍,多讲一些名人的小故事,平常多带孩子逛书店、图书馆,激发孩子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欲。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巨婴国》中说过:
“好的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抱持性环境,这主要有两点:当孩子把事情做好时,夸夸他们; 当孩子受挫时,支持他们。
4.父母要敢于向孩子认错
孩子看待问题的视角往往与成人不同。
很多家长习惯性的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去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这种对比让孩子越来越不自信。
很多家长带着不满的情绪批评、打骂孩子,只会将孩子与自己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父母的种种表现会让孩子感觉父母不爱自己,亲子之间产生信任危机。
当家长失去孩子的信任,家长的话还有权威性吗?
父母有时候要勇于向孩子认错和反省,放下家长的架子,平等地和孩子交流。
孩子也能从父母的举动中反思自己的行为。
5. 给孩子树立“好孩子”的评价标准
孩子第二叛逆期的一些表现,如顶嘴,吵架,调皮等正常的行为。
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话,往往会给孩子贴上“问题小孩” 标签。
有些孩子出现的小毛病,家长一味指责和埋怨,时间久了,孩子认为自己在父母眼中真的一无是处,难免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父母需要告诉孩子,好孩子的标准应该是什么样的,可以提出具体的场景给孩子说明,让孩子心中有明确的概念。
我们都知道,优秀的小孩大多都是“别人家的”,这就意味着,优秀子女是稀缺的。
但别忽略一点,优秀的父母亲,同样是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