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孩子家长换位思考(孩子和家长换位思考)
昨天晚上,葱妈陪着小葱妞去琴房学琴的时候,等待的过程中葱妈用手撑着脑门。小葱妞看到了,说:”妈妈你这样像小宝宝一样。”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会涉及到亲子沟通的技巧,亲子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三大课程,分别是NLP亲子沟通,高效能亲子沟通,GROW沟通等,家长你学会运用哪些?
葱妞这句话让葱妈灵光一闪,对葱妞说:”我们上完课回家,我当一次宝宝,你当一次妈妈好不好?”
葱妞听了兴奋不已,举双手赞成。于是琴课上完了以后,葱妞和葱妈也完成了”妈妈”和”宝宝”的角色互换。
回家的路上,葱妞(妈妈):”宝宝我们回家吧~”说完了就蹦蹦跳跳地朝前跑走了。
葱妈(宝宝):”妈妈你怎么把我扔下了自己走啊!你的宝宝丢了怎么办啊!”
葱妞忽然反应过来,悻悻地跑回来牵着葱妈的手:”宝宝,你慢点走,妈妈领着你哦~”
葱妈把装琴谱和水杯的袋子交给葱妞:”妈妈你来拿袋子。”
葱妞毫无怨言地接过有点儿沉的袋子,领着葱妈回家了。
到了家里,葱妞把衣服鞋换了,站在洗手间门口:”宝宝!快来洗手!”
葱妈假装没听见,慢慢悠悠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
葱妞(妈妈):”听见没有!快来洗手!”说完把葱妈拽到洗手间。
葱妈(宝宝):”你盯着我干啥?”
葱妞(妈妈):”我不看你你又不好好用肥皂洗手了!”
洗完了手,葱妈往沙发上一摊:”妈妈我要玩ipad!”
葱妞(妈妈):”玩什么玩?作业写了没?”说着从屋里拿出来一个算术本和一个拼音本,拿出笔和橡皮:”写完了才能玩!”
葱妈(宝宝):”妈妈,爱莎为啥有魔法?”
葱妞(妈妈):”因为爱莎妈妈有魔法。”
“那如果爱莎没有魔法,大水冲向阿伦黛尔会怎么样呢?”
“城堡就会倒塌了。”
“那城堡里的人呢?”
“城堡里的人会逃到外面去”
“如果逃不出来呢?”
“逃不出来就死掉了。”
“死了之后呢?”
“死了之后就上天堂了。”
“上天堂之后呢?”
“上了天堂就在云朵上睡觉再也不醒了”
“为啥再也不醒了?”
“因为他们死了呀。”
“为啥死了就再也不醒了?”
葱妞被葱妈的问题问得不耐烦了:”没有为啥!快写作业!!!!”
葱妈(宝宝):”那好吧,妈妈你先去洗漱吧。”
葱妈在客厅写作业,葱妞去洗手间用葱妈提前准备好的水自己去洗漱了,洗完了还煞有介事地用搓衣板搓洗自己换下来的小袜子和小裤裤。
葱妈去旁观葱妞洗衣服,发现葱妞先用香皂往搓衣板上涂抹,而不是涂在袜子上。忍不住提醒了她,葱妞也乖乖地照做了。
等葱妞把衣服洗好晾好,葱妈的作业也做完了。
葱妈(宝宝):”妈妈我要吃桔桔~”
葱妞擦擦手,剥了个橘子给葱妈,葱妈吃完了:”妈妈我还要~”葱妞又很有耐心地剥了一个。
葱妈(宝宝):”妈妈我作业写完了,能玩ipsd了吗?”
葱妞检查完葱妈的作业:”好吧,就玩一会。”把ipad给葱妈支上。
葱妈一边玩游戏:”妈妈我要喝水!”葱妞又屁颠颠地倒水给葱妈。然而葱妈沉浸在游戏中忘了喝了,葱妞又过去摸摸,:”宝宝水凉了,妈妈再给你换点啊。”又去接了点热水盯着葱妈喝完了。
过了一会儿,葱妞对葱妈说:”宝宝你先玩吧,妈妈要去躺一会儿。”
看着葱妞眼皮都开始打架了,葱妈宣布角色互换结束。关上灯,葱妈问葱妞:”当妈妈累不?”
葱妞说:”当妈妈挺累的。妈妈真辛苦呀,妈妈我最喜欢你了。”
把葱妞哄睡后,葱妈回想了一下葱妞模仿自己的模样,原来催促葱妞的时候自己也挺凶的呀。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可以从孩子身上审视自己,认清自己的不足,和孩子一起进步。
角色互换,可以提高孩子和家长的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研究表明,有些精神疾病与缺乏共情有关,例如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缺乏共情能力,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共情能力低,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和自闭症患者都有共情功能障碍或损伤。
因此,共情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精神病学所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孩子成年之后几乎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来独立生存,而是必须融入社会,与他人协作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共情可以让我们知道别人的需求,学会给别人公平,有利于合作的进行。于人于己都是有好处的。
培养共情能力,互相理解、经常沟通,才能更好地维护和谐的亲子关系。通过角色互换,可以架起沟通的桥梁,时时刻刻进行换位思考。
对孩子而言,可以体会到家长的辛苦,了解自己不听话的时候为家长带来的麻烦。
对家长而言,可以了解自己日常是如何对待孩子的。很多家长都以绝对统治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并不了解在孩子眼中自己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看这篇文章的爸爸妈妈们,尝试一下和自己的宝宝来次角色互换吧。你们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比想象得更懂事和有能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