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丢了一样东西(爸爸丢了一个东西妈妈很高兴)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直播课里,会系统的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与俭,让孩子能够按社会准则来去生活,将来出社会工作40年当中,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一个35岁三个孩子的父亲,因为有第三个,经常听到家里人有小三这个称呼,我认为这样听着别扭,想了一下给他她们这样的称谓,姐姐、二哥、三哥。姐姐现在四岁多,双胞胎哥哥们三岁多。
二哥三哥
害怕,
我没有准备好他们的到来,我根本想不出那是一个什么状态,他她们会怎么打破我们之前的生活,更不知道三个孩子会花费多少金钱。
懵懵懂懂,
就这么没有太多准备的来了,来了以后在家人的帮助下蒙蒙懂懂,可能是刚出生的小孩还不用拉么操心的缘故吧。
神奇,
我有太多次呆呆的看着他她们弱小的身躯,我去,好神奇啊,新的生命就这样诞生了,他她们怎么来的,来干什么来了,什么时候才可以长大。这么小怎么什么系统都齐全,这么小也能运转起来?喝奶就不饿了?啊呀,我去,我抱孩子的姿势又被吐槽了!
父母通病,
貌似几乎所有父母都有这样一个通病,我的是在姐姐来了以后,一切都开始考虑孩子,自己可以放弃或者将就,到孩子这不行了开始。最爱穿的我,每当看到心仪的衣服后(不是买不起),自己就暗示自己,算了,留着给孩子买她的吧。
慢慢适应
姐姐刚来的时候也算极其不适应,尤其是她睡觉的习惯,放下就醒,非得抱着睡或者是晚上醒个五六次,记得那时候你给我一百万还不如给我一个很好的睡眠,白天站着都能睡着的节奏。六个月后的姐姐也慢慢安静、作息正常了下来。我也慢慢地适应了这种全新的生活。
一次性不短的焦虑,
姐姐到来的一年多以后,那天陪着她在医院产检,像往常一样,我坐在椅子上等待,出来的她缓缓向我走来,自觉告诉我一定有什么事情发生,还没有想的太多,她已经来到了我的面前,一种惊喜、满意又惊吓的表情,我思绪万千地等待着结果,她用手比划了一下,我刚开始还有点没缓过神来,两个,又来了两个而不是一个,一个晴天霹雳的惊讶瞬间又加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同时又掺杂着一点点恐惧,总之味道很多,我自己也辨别不清了。这下组成了三人团,一切又重新打破,重重的打破,欣喜的背后产生了不断地焦虑(三个孩子离得太近的怎么带的问题,经济怎么分配的问题,工作和生活怎么平衡的问题等等)一股脑地都塞了过来,又一次没有准备好的到来。有几次我在想,为什么老天要给我这么多,我就想要一个来着,是你们,都是你们。我们后面要怎么面对,怎么继续下去?
三人行
名字,
姐姐刚开始起名字的时候,各种查,从生辰八字到百度,最后三个人说着说着,她说了一粲字,属性是鸡,那么这个字有入米的意思,也就是一生不愁吃穿的意思,好,那就王粲吧,也是和建安七子之首的他同名同姓。二哥三哥来的时候更是随机和有意思,刚开始也是各种查,都觉得这种双胞胎名字应该好起才对,但几天过去了还是没有结果,那天三个人讨论中她说起,他们小姨那个双胞胎起名的时候,她玩笑的随口给了两个名字,因为是女孩,这不扯淡吗,只当儿戏,但当她又一次说出来的时候,我和母亲同时都感觉好,因为这两个名字好记,简单,又连着,叫着也顺口,更有我想的思维在里面,方向涵盖四面八方,有气魄,东北王?东南王,那就这两个名字吧:王东南,王西北。三个名字,第一个名字的粲字不算好写,也不好认,甚至文字功底差的老师、医生还不敢发音。那东南西北,每次被人知道后就忍不住想笑,刚开始,我有时候说出来也想笑,但后来不了,因为我在笑他们看不穿。
那一次次撕心裂肺
看着她生产前翻来覆去不断加深阵痛的场景;
姐姐第一次生病去医院输液;
三哥膝盖被划了一个又长又深的口子
……
看着孩子那弱小、虚弱的身体,可怜无助的眼神,一切都在疯狂地刺激着我的神经,老天,没什么不能转移到我的身上,他她们还小,我可以的。
第一次送他她们上学,走时候通过倒车镜努力地去看到他她们哥还在撕心裂肺的哭着,看着他她们可怜、不解且带有貌似哀求的眼神……
我,我到底怎么了,每一次都让我的心可以爽到爆!
自我救赎,
时间一点点过去,孩子也慢慢大点了起来,也算慢慢的好看起来,一切慢慢调整的还算顺当,加之她和家里人的更多照顾和陪伴,也在无数次地开导自己,我的状态也不再拉么焦虑。每当回来看到他她们,他她们一点点的成长,好吧,你们两个来了,姐姐不再拉么孤单,好吧,打麻将(不怎么玩,不喜欢赌博)方便多了,好吧,你们都是我们的福音,有你们虽然付出了很多而还要继续,但一切都值了。
够热闹,
现在貌似我早就忘了一个孩子的时候,吃饭就像打仗,穿衣服就像打仗,睡觉前也像在打仗,外出游玩也是一到热闹的风景线,好吧,我说了热闹一词,但我和他她们母亲一样,有时候脑子都快咋了,无奈只能自我安慰,你们真的够热闹。
爆炸,暴躁,
每当看到他们为了一件东西在生拉硬扯狂战不止的时候;
每当你反复n次说什么他们就是不听的时候;
每当那些结果让人恼羞成怒的时候;
每当本是危险的事他们因为在游戏而还是要坚持做的时候;
每当我一个人带他她们要睡觉找妈妈而不听我说任何话的时候;
每当他她们在超市哭闹着非得买他她们认为对他们最有吸引力东西的时候;
每当生气了他她们坐地不起或者打滚的时候;
每当脱了尿不湿就尿床的时候;
……
我的,我的,我的,嚎啕大哭、呼叫震天;
我要妈妈,妈妈,我要妈妈陪我睡;
喝奶粉啊,我的哥哥,半个多小时过去还没有喝完;
……
惊讶,
我去,姐姐可以从沙发那边爬过去。
哇,姐姐可以慢慢的自己走路了。
我去,你才三个多月,你怎么知道和我一起玩游戏了!
姐姐,你认识超市里的叔叔吗,就自然而然的靠过去。
爸爸,别打我屁股了。
二哥,蜗牛为什么不会飞?他没有翅膀怎么飞?
弟弟我帮你带上口罩吧。
……
有点意思,
爸爸,小树是不是在底下喝水?
爸爸,你乱扔垃圾了你。
爸爸,丢东西的人会很难过的。
姐姐,你长大了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当医生,为什么,因为可以帮助病人啊。
姐姐,如果让你送妈妈一个礼物你会送什么,想了一会,爸爸,我去问问妈妈。
三哥,你为什么不折花了,有蜜蜂(因为这个被蜜蜂蛰过),花会流血的。
二哥,你认为什么是好吃的,蛋糕是吗,是,西瓜是吗,是,小虫子是吗,不是,水枪是吗,不是,冰淇淋是吗,是,我最喜欢吃冰淇淋了……
姐姐说,爸爸,你就不能不去上班在家陪我吗?
二哥,你会飞吗,会,我肚子里有翅膀。
妈妈,别凶弟弟了,弟弟知道错了。
弟弟我帮你吧,一二三,上!
太多场景真的太有意思,反而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姐姐的价值观哪里来的,也许和妈妈或者我有时候给她讲书的结果,也许更多的是她妈妈的言传身教(哥哥来了以后我在家的时间不多),我个人感觉妈妈的价值观还是非常正的。所以孩子是父母影响的产物也不无道理。
自我成长,
疫情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识他她们接触他她们,一路走来,好像少了太多暴躁和焦虑,自我感觉他她们也在帮助我的情绪管理和感情沟通。
学习,
有了孩子,你就会不自觉的反思自己,孩子是你一辈子的大工程,你要怎么建设,或者说你要怎么写好这本书呢。比较爱看书的我也有看过相关的书籍,在实践中也会有多少感触。
自我意识,
随着孩子慢慢大起来,比如说在三岁以后他们的心智会出现飞速发展的状态,我们可能有时候没有感觉,但他她们一定在每天的变化中。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他们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就要把共情放在第一位,先表达出他她们的感情,然后加以引导或者换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大象就是不走,那用香蕉试试。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去厕所自己去,吃饭喝奶自己喝,用筷子自己用,遥控器教会你,自己找喜欢看的节目,手脏了自己去洗,自己穿衣服和鞋子,自己……能自己做的都把我们解放出来。
爸爸,我要尿尿,教你怎么去厕所,教过后面再来,就自己去,慢慢他们就不找你了。
加以引导,
曾经有尝试过这样一个游戏(组织过不只一个),我在一个地方藏东西,他她们在看不到的地方数数,数到10来找,谁找到了就有一个奖励。
姐姐刚开始连着三次都找到了,第四次被哥哥找到了,她瞬间就不开心了,而且还来了一个,哼!
三次无果,两个哥不开心了。
第四次三哥找到了开心了起来,马上冲劲十足。
四次二哥都没找到,那简直要崩溃了,也无心再继续,第五次找着想着干别的去了,不过看着别人奖励的糖果而又着急又想哭闹。
姐姐,你的奖品要不要给两位弟弟一起吃呢?
第六次,二哥终于吃到了奖品,我问他要不要给姐姐和弟弟一起吃,他不给。
总之这个游戏最后引导的三个孩子感觉还算可以。
这个游戏,一是为了观察发现问题,二是为了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在人生中不是每次你都可以成功,每次都会如意,要懂得分享,要懂得坚持。
有些游戏在让他们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和重要性,这里就不再写出来了。
不厌其烦,
我们会听过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他她们还小,说了也不懂。难道不懂就不说了吗?不是的,当一个好的思维、价值观、知识、方法不停地不厌其烦地、恰如其分地灌输给他们,请相信,这些东西一直在影响和刺激孩子们的潜意识,终有一天会变成意识地如影随形。
这谁弄的?是哥哥,是弟弟,到底谁弄的?是哥哥,是弟弟,好吗,谁都不承认,这种事发生过几次,我也不只几次和他们说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且想办法让他们认识到错误,他们渐渐意识到承认错误不会受到惩罚反而是鼓励和奖励,也意识到撒谎是一件非常不好的行为,姐姐第一个勇于承认,哥哥们就慢点,一开始他怕,后来小声嘟囔承认,再后来郑重其事的承认。这没办法,有时候就需要不厌其烦的纠正和引导。
原则,
看了那本《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后,意识到原则的重要性,随着孩子不断地长大,家庭一定有家庭的原则,原则就是大家一起制定出来的,都要遵守,不可逾越。
人生观和世界观,
非常重要,学校的老师和社会不知道会不会把这两个帮他她们塑造出来,不管那些,作为父母,我认为这个非常重要,涉到做人,做事,涉及到理想涉及到将来,最好从小就可以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生根发芽。
没有目的,
有人说:养儿为了什么,为了防老。
我想孩子就是一种缘分,就是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我们一路一起走过。为了什么?难道这还不够吗?难道完善生命或者一起修行还不够吗?够了!值了!有目的的付出不一定能达到目的,不达目的结果又让人伤心难过、徒增烦恼。难道我们这辈子可以还上父母的恩情吗?还不上!只希望他她们开心快乐的成长,只希望他们平安幸福,一切顺其自然、一切尽力而为,足以。
早生贵子,
一切趁早,适时。不走过不知道,高龄产妇存在危险性和力不从心,也可能影响孩子质量。
常回家看看,
曾经在抖音上无意间刷到一个人是这样说的,陪孩子有用吗,你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机会和未来陪他们有用吗?
我个人其实想说,无所谓对错,哥们,将来我们自己走的路自己感受,感悟吧。
不管多忙,不管穷富,来了,就要负责,常回家或者定期回家看看,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忘我的时间,别让忙碌、焦虑等错失了人生一个又一个机会。时间流逝,你再想找回来,已经没了,不可能了!
眼界
眼界和实践,
有能力或者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多去接触和尝试,不接触他她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银河系以外还有各种系。不接触他们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接触怎么会有世界观。我自己就是一个不拘一格的人,我喜欢鼓励孩子们在法律范围内多去玩耍和尝试,我不喜欢听到这样的话:你们别玩沙土了,你看看你们多脏,以后不许了。啊呀,不能爬,危险,,啊呀,孩子,湖水不干净不要下水。我反而去鼓励,我特么想着法的让他们去做各种事(当然要注意保护措施),我甚至认为男人身上没疤痕都不算男人也不性感。我个人也讨厌教条主义,我甚至有时候会认为,学校这个牢笼会压制孩子的创造力等,无奈的现实妥协,这里话多了。我不想强制,我只给你建议,你自己做主,你自己去多尝试后去看结果和总结。
暂别和继续,
由于孩子年龄关系,由于带孩子时间关系,这里不再分享,也许孩子再大一点,我再大一点会有不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