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怎么理解(叛逆怎么说)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发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有详细的讲解,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如何系统的去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是每一个家长必学的课题,家长你认可吗?
每个人有两个叛逆期,一个是一岁半到三岁时,另一个是青春期。这两个叛逆期,可以说孩子都是在积攒力量,为了更好地进入到下一阶段的竞争中。
我将从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自己的成长为案例去做深层次的剖析。
以下是整理的妞妞26个月龄会说的部分短句。
我发现有许多“不”开头的词语;也会有许多疑问句和反问句;自我描述性的语言,我的,我,自己物品所属的概念;自我意识也处于第四个阶段,能够完全依靠特征线索本身来认知自我;向成人发号施令;控制性微笑,让她配合拍照微信,自己看到开心的事情哈哈大笑……
昨晚我在卫生间洗脸刷牙,她看见我进来,说我也要洗脸刷牙,一切都是正轨。
洗完脚她上床等我,突然一句话说,妈妈我去看看叔叔拼的椅子,我去坐坐。
没想太多,去坐就去坐呗。
她出去之后,我听到的是她拿着叔叔的皮带在玩。叔叔和她抢,她越不给。一边还告状,叔叔要抢。期间我参与了一次,转移注意力,让她去拿尿不湿,不理我。依旧沉浸在抢皮带的情境中。
我假装生气,让她出去,她反问我,“为什么让我出去,我要睡觉”。
我让她把皮带还给叔叔,她不还。让她去拿尿不湿,她不去,我说关灯睡觉。她说好,我帮你关灯。
反而是叔叔出去了,她又说,我把皮带还给叔叔,又自己去拿尿不湿,自己爬到床上,“妈妈,我要当你的小宝宝”。
我真是又微生气,又在反思这个状况是属于什么呢?是叛逆吗?我该尊重她呢?还是……
一切准备就寝,又埋怨我没给她讲故事,摸黑讲了几句。又提要求,妈妈,你唱儿歌,我听,还给我起了个头,Apple round,Apple red,Apple sweet,Apple juice……
唱完一首接一首,妈妈你唱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吗?我反问,你唱,我听好吗?不,妈妈唱,我听。
结束唱歌。
“妈妈,我和你说说话,你听,好吗?”。
“刚才我和叔叔吵架了?”
“为什么”
“因为叔叔和我抢皮带”。
“妈妈让你去拿尿不湿,你不去,妈妈都有点生气”
“妈妈,我爱你”
还在不停的说说,我太困了,进入了睡眠…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睡得。
早上赶紧起来查资料。昨天晚上的情形确实是叛逆呀。
再联想起来前段时间和叔叔抢奶奶,和妈妈抢老公。边搂着奶奶和爸爸的脖子对他叔叔和我说“这是我的奶奶”“这是我的老公”,有时候也对着她爸爸说“这是我的妈妈,你去找你的妈妈”。
专业术语:第一个叛逆期结束后,孩子就进入了俄狄浦斯期,而这个阶段的主题,就是与同性父母竞争异性父母的爱与关注,这是一个巨大的冒犯。
孩子需要在三岁前与妈妈的关系中,获得足够的支持与鼓励,确信他可以做自己,然后才可以在俄狄浦斯期展开自己的竞争,虽然竞争对象和竞争目标就是自己的父母。
如果孩子在三岁前,叛逆一直被打压,被教导听话,与妈妈建立了超粘稠的关系,那孩子的生命力就不能喷涌而出,就难以在俄狄浦斯期展开竞争,孩子的生命力就容易被闷住。
当然,这时规则与空间同时并存,孩子有做自己的空间,父母对此给与了尊重和支持,同时,基本规则还在,就是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你可以去淋漓尽致地展现你的竞争欲,去亲近异性父母,但同时你要知道,爸爸妈妈才是伴侣,而你只是个可爱的小宝贝。
还好,给了她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我们的艰苦努力只是为了让她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父母想收获一个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孩子,就需要鼓励和支持孩子做自己,就是尊重孩子的空间,让孩子在他的空间按照自己的规则来。
如同自己,从小被标签化“懂事、听话、孝顺、勤奋、努力”。但是何尝又不是前两个标签把自己害苦了呢?
中国式的好人,从听话的孩子开始,不懂得拒绝,不尽是伤害,从一本书中又看到了另一个观点,六十而耳顺,听到的都可以。但当经历没那么多,而生命层次提的那么高,自己也没办法顿悟和消化。
从心出发,每一次的叛逆都是在找自己。这条路走的越来越坚定。特别是今年,越来越清晰自己的定位和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服务特殊孩子的前提不正是要把正常孩子的发展稿清晰,一点点拆解,一点点迁移,才能更好的服务这群折翼的小天使。
就像最近在读的书,人类的学习有两种方式,一是不断的试错,二是顿悟。工作的10年都在试错,今年顿悟,也很好,感恩每一个当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