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书不行,家长心态都不好了(为什么道理都懂却教不好孩子)
初高中学习是孩子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也是孩子学习当中最关键的六年,因为它涉及到了中考与高考,左养中学教育赖颂强再讲孩子的学习方法和考试心里调节的直播课里,系统的讲解到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效率,提升考试时候的心理素质,从而提升学习成绩。
在家长眼中,孩子的问题是无穷无尽的。
孩子不爱说话,家长便希望他外向;孩子外向了,家长又觉得他太调皮了;孩子很乖,但是不爱学习;爱学习,可是没朋友;朋友多,却不懂得筛选……
家长的担心和焦虑无穷无尽,谁也不用羡慕谁。
大部分家长看不到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教养方式之间的联系
家长总希望给孩子找到一个药方,甚至不惜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去各种训练营集中修理,也不愿意想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可不可以改进和弥补。
还有大量家长都是在看到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才着急上火的。你的焦虑和担心并不会让孩子突然变得更好,因为焦虑和担心只是本能,能够帮助孩子活下去,但难以让他适应现代社会。
用家长的思想去说服孩子的思维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比较好的做法是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是学习成绩不好的挫败感?还是糟糕的学校关系?还是家庭原因?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比如科学的学习方法,或者换个老师。如果家长和孩子有代沟那真是有点难了。家长和孩子变成对抗关系,那做什么都比较难。
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认为学习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陪伴建设,让他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建立一个目标。
这样就会很自觉,一般学习好的都是有明确目标的自主学习。比如幼儿园的小朋友是以“好孩子”为目标。而学习不太好的都是“抽一鞭子”走一步。那真是难受,再加上家长的“大道理”收效胜微。这只会加深彼此矛盾。
其次的解决方法是求同存异
孩子不喜欢学习那就建立起一个奖励机制。
比如说“代币管制”如果考试好,就给代币奖励,可以交换任何东西。
当然也要教会孩子比较科学的学习或者记忆方法。当孩子认识到自己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完成心愿。他们自然努力。
最其次是“放纵教育”
就是不管孩子,让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99%的情况下,孩子会在欲望中沉沦。但是有那么1%的可能性突然身上没压力了,自己想的也挺多了。
突然就会发愤图强。比如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时候,在年级最差班。老师不管父母不管。连作业考试都没有。最后全班就三个人考上了高中,我就是其中一个。
当今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
回想我们小时候,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投入过多的关注在某一个孩子身上。
但是现在的孩子是什么样?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付出给他。
那么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体会到这个孩子的感受吗?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他内心里面的苦闷你知道吗?
说了这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和孩子的关系问题。因为家长总是站在“上位者”的地位去教育孩子,而缺少了一些沟通的渠道。
变得越来越隔阂。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很多孩子都不愿回家。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关于家庭亲子教育,如果你有更多见解,可以评论区留言交流~
把文章分享给你身边有孩子的亲朋好友,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