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沟通技巧促进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沟通与技巧)

善用沟通技巧促进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沟通与技巧)

你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有一天,你和他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吵,在暴怒之下,你的孩子脱口而出一句脏话,这个时候,你会是什么反应?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会涉及到亲子沟通的技巧,亲子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三大课程,分别是NLP亲子沟通,高效能亲子沟通,GROW沟通等,家长你学会运用哪些?

是暴跳如雷,迅速回怼?还是败下阵来,没有了任何想要吵架的冲动和欲望?

你突然发现,站在你眼前的这个孩子,好像连你自己都不认识了。

是的,其实我们从来都没有真正认识过我们的孩子,因为他是动态的,成长的,而大多数家长的经验来自于父辈已经固化的家教。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指导我们:该怎么跟得上孩子的成长。

看看Liliane是怎么做的?

Liliane:跨国商业谈判首席翻译,海外华商会副会长,投资人,高情商沟通专家,两位青春期孩子的母亲,她研究出的交流方法,成功的陪伴着两个孩子度过了最危险的童年时代,由两个孩子自发组织的“拯救阅读”活动,获得了影响世界2500万儿童的DFC全球创意儿童挑战赛2016年度大奖。

她首先平静下来(动态:让情绪软着陆),很快告诉自己,这是一个让孩子正确认识到教养重要性的好机会(反挫:在“危”中看到“机”)。不久后接到了孩子打来的道歉电话(观察:有所为不如无所为),她告诉孩子可以自己安静会,但要早点回家,不然会影响健康(联结:同理孩子的心情),在孩子的眼泪中和她畅聊(读心:看到孩子脏话背后真正的需要),让孩子畅想未来的自己会成为什么样子,现在受到了哪些阻碍(引导:让孩子主动的掌控自己的行为),最后鼓励自己的孩子一定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赋能:让孩子行动一生)。

一场原本青春期可能的争吵和疏离成为了孩子重拾信心、扬帆起航的起点,更成为孩子自我肯定、自我改变的赋能经历。

这就是巧用《亲子沟通密码》的益处,本书作者Liliane以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理论和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学为基础,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心理学、教育学中的研究与国际协作和商务谈判中的经验,提炼出了在亲子沟通中的“七个密码”:动态、反挫、观察、联结、读心、引导、赋能。经过事实证明,这是一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帮助无数苦恼中的孩子和父母改善了关系,化解了家庭的冲突,重新找回了欢乐和幸福。

一、改变“刻板印象”:阴影的背后就是阳光

在书的开篇,作者写到:“沟通,有时是与听不到的人对话。”并不是每一次对话都能形成沟通的行为,也并不是每一次沟通都有效,很多时候,我们与孩子会争执、会对立、会说教,但那都不叫沟通,充其量叫做语言交锋,因为,我们的沟通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在沟通中,我们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留存于脑海中的刻板印象。

1、改变对孩子的刻板印象

你真的很了解你的孩子吗?你真的知道他们那摇摇晃晃的小脑袋里装着什么样的秘密吗?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

很多时候,孩子的世界是一个你根本不了解的世界,我们成年人世界中所有看起来合情合理的价值判断,在孩子的世界中,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因此,我们对他们做出的大部分判断,都只是截取了他们部分的生活片段,添加自己的社会经验后重新输出的结果。很片面,带有强烈的“先入为主”的气息。更可怕的是,这种刻板印象像是为孩子套上了一个无形的枷锁,让他们未来无限的可能性都被斩断。

作者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来前来咨询的母亲,

一见面就痛述自己的孩子多么不听话,没礼貌、倔强、欺负弟弟······

作者问母亲:“没礼貌的反义词是什么?”

母亲:“那就是有礼貌。”

作者:“那你想想看,孩子有没有有礼貌的时候?”

母亲怔了一下,断断续续的说出了孩子其实也有很多时候表现的非常懂礼貌。

用这种方法,作者帮助母亲回忆起了很多孩子好的一面。咨询结束后,母亲无比愧疚的说:“我一直盯着他不好的一面,原来他还有很多好的方面被我自动忽略了。”

你看,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无可救药,是我们的刻板印象把孩子判了死刑。

从现有的眼光中跳出来,带着多元视角和穿透力,站在更高的位置,跨越刻板印象的阻碍,去看见和接纳每一个孩子,去试图理解和包容每一个观点,尊重个体,尊重不同,打破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封闭与局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每个孩子鲜活、灵动起来。

2、改变对危机的刻板印象

很多时候,我们眼中所见到的世界只是我们愿意见到的世界的样子。

美国法学家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说:“这个世界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我们的现状,而在于我们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于挫折和危机的定义决定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书中作者曾经有过一段和死亡邂逅的经历。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日子中,作者起先是悲伤的,但一位身患绝症的小男孩的琴声触发了她对生命的重新思考,她开始把这件事当成生命中未曾有过的奇遇和经历,这份乐观也感染了她的孩子和家人。最后,幸运的是,作者成功的出院,并且让她彻底的改变了对挫折的看法,她的人生也因此变得坚韧而饱满起来。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把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次令人头疼的经历赋予不一样的意义,抓住它,开启它,引导孩子认识新的事物,养成新的智慧,并形成新的人生观念。就如同在开头,作者孩子说出脏话的那一刻,转变观念,才能看到一个绝佳契机的来临。

犯错,就是上天送给孩子和父母最好的礼物。我们需要这样的思维方式:从失败中看到下一次的成功,从跌倒中看到前方的站起。只有改变了对失败和挫折的刻板印象,我们才能给孩子一个新的不同世界,让他们有直面失败的勇气和信心。

3、改变对父母形象的刻板印象

无论是从影视剧中,还是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中,父母的形象似乎已经被社会规则固定了下来:

永远以超人的形象出现在孩子的面前,为孩子遮风挡雨,以孩子的需要为需要,以孩子的爱好为爱好,永远委曲求全,为了孩子可以牺牲掉自己的一切生活。

然而,作者提出了“父母要向孩子展示自己的无力感”的理念。

很多情况下,父母的耐心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被一点一点消磨,也是需要用新鲜的活力来填补生命的空白。而一个无法照顾好自己情绪的父母,幸福感就会枯竭,就无法带给孩子温暖的感情,也无法启发孩子的思维。

作者讲述了一件在我们身旁常常发生的“白眼狼”的故事。

孩子的妈妈一心一意操劳着孩子的生活,为了他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一切。这些超额的付出裹挟着对孩子的高要求,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吵架越来越多。

终于在一次吵架时,她又向孩子痛述着自己的付出时,孩子冷漠的说:“你现在这个样子,像个泼妇。”

一味的迎合孩子所有的需要,却没有教会孩子该如何直面自己的负面情绪,爱孩子到极致,忘记了爱自己。

其实我们本可以在下班后躺在沙发上,对自己的孩子说:“爸爸很累了,可以给我倒杯水吗?”当我们向孩子展示自己的无力感时,也激发了他的需要感。在这种良性的互动中,我们让孩子学会了平等,学会了爱别人,他才能够慢慢的理解真正的尊重,继续理解父母、理解他人。

如同维吉尼亚·萨提亚的诗中写到的那样:

你若不爱你自己,你便无法来爱我,这是爱的法则。你的爱,只能经由你而流向我,若你是干枯的,我便不能被你滋养,牺牲你自己来满足我的需求,那并不能让我幸福快乐。

 

二、用好“跳蚤效应”:让孩子学会自我接纳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只跳蚤放在桌子上,它可以跳起自身身高的好几倍;当移到玻璃罩子内,跳蚤跳起时,会被玻璃罩顶回来;当科学家降低玻璃罩的高度时,跳蚤为了避免碰疼头顶,跳的越来越低;到了最后,科学家拿开玻璃罩,跳蚤已经不愿意跳高,只是伏地爬行了。

每一次打击和挫败都会渐渐削减他们的信心,他们弱小的心灵承受不了一次次的失望和灰心。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学会接纳生活中的各式各样,从青涩走向成熟。

1、同理心,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情绪

什么是同理心?

TED演讲家布琳布朗用一个卡通片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解读:

一只狐狸掉进了深井,它无助的叫:这里好黑,我受不了。路过的麋鹿高高站在井口,探出头看了看深井里的狐狸,为它热心的出谋划策,想了很多的方法,但都遭到了狐狸的拒绝。

一只走过的大熊走下了深井,它抱住了狐狸,对它说:

“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我在这里,你并不孤单。”

熊静静的陪着狐狸,默默地听着它的述说。

同情心高高在上,只会说教和建议;同理心静静陪伴着,勿需多言和指教。

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伴随着成长一起,考验着家长的智慧。一次重要考试的失败,一次小小活动的冠军,一次失去友情的悲伤,一次见到偶像时的激动,无论是高昂的,还是阴沉的,都需要家长先同理,只有孩子有了这种安全和被接纳的感觉后,才会大胆的释放自己的情绪,而这,是孩子养成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为此,作者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公式,帮助我们识别孩子的真实感受:

识别情绪=描述观察+表达感受

这个公式提醒我们,在发现孩子的异样后,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客观描述看到的现象,通过同理心表达孩子可能的感受,这有这样,才能看到孩子内心更深层次的物象。

最好的方法永远不是我们改变孩子的情绪,纠正他们的行为;而是理解他们的意图,继而引导他们自己接纳和调整情绪,自发的改变行为。

正如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所说:

“在场就是一个人可以给予另一个人最珍贵的礼物。如果那个时候,她选择蹲在阴影里,我们也陪着她蹲在那里,全身心,每一个呼吸都和他在一起。”

2、忍耐心,让孩子接受自己的需求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可能是对爱情的渴望,可能是对亲情的依赖,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我们一面渴求着,一面又压抑着。

作者曾经咨询过这么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去包子铺买早点,老板对母亲说:

“你的孩子今天告诉我,他好像今天发高烧了。”

母亲匆忙赶回家,摸摸孩子的头,孩子没有发高烧。

她顿时怒不可遏,开始批评孩子撒谎,甚至质问她对包子铺老板撒谎是不是要去偷东西。

孩子只说了一句话,就让她呆在那里,眼泪流淌,久久无法动弹。

“我撒谎是希望你能多陪我一会。”

马歇尔·卢森堡说:“大多数暴力的根源,在于我们忽视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其实在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带有强烈的需求表达性,只是我们缺乏了一份耐心和发现孩子行为背后需求的智慧,让他们慢慢的产生了挫败感,不再会积极的表达需求,甚至无法接纳自己正常的需求,到了这里,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完全被切断。

因此,当孩子陷入迷茫和愤怒,甚至对我们产生了攻击,不要立即发火,试着忍耐情绪,去探求孩子背后那些需要被我们看到的“需求”。帮助他触碰自己柔软的内心,释放自己不满的情绪,他们才会向我们敞开心门,至此,没有敌人,只有朋友。

3、平常心,让孩子接受自己的失败

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似乎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孩子的失败。

可能是一次考试中的不合格,可能是孩子没有满足我们心目中预期的样子······

于是,我们会用很多苛责的言语刺激孩子,希望他们反省、追悔,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孩子的认错只是表面的敷衍,内心却因为你的否定愤怒反抗,及至青春期,这种反抗会让他们毫不畏惧的与父母为敌!

你问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了,其实是父母和失败联手去责难孩子,让他们失去了探索自我的勇气和力量!

Laliane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叫做“孩子的存钱罐”。

每一名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存钱罐,当受到鼓励和支持,或者感受到开心或者幸福时,他们就会欢喜雀跃着,在心里的存钱罐里存上一笔钱。只有内在的存钱罐变的富足,孩子才能处变不惊。

家长们面对着孩子失败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存钱罐中能量、爱和信仰的多少

唯有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孩子的行为,才能跳出简单的对与错,看到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帮助他们一起认识失败,从失败中汲取宝贵的经验,继而打开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各式各样,他们才能够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失败。

波斯诗人鲁米说:“在对和错之外,有一片田野,当灵魂卧趟在那片青草地时,世界的丰盛,远超出能力的范围。”

我们终究会离开自己的孩子,当他独自远行面临这个世界的洪水猛兽时,我们要给予他们的,是比抵挡洪水猛兽行为本身更加坚强的信心。

三、实现“非暴力沟通”:让孩子在“我愿意”中成长进步

“非暴力沟通”的理念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提出的。这个理念的核心,在于寻求父母与孩子沟通中的共同点,从而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进步。而暴力,不仅仅是指身体、行为和语言上的直接暴力,更包括自上而下的俯视孩子、用自以为是的社会经验说教······一切在不平等基础上进行的沟通都可以被称为“暴力沟通”。合理运用“非暴力”的沟通方式,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从而主动的发生改变。

1、“我愿意”的基础是给予充分的尊重

科里·帕特森说:“尊重感就像空气,当他存在时,没人会想到他,但是,当你把她拿走,人们脑袋里面想的就只有尊重。”

而真正的尊重,就是不以自己的主观视角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

作者列举了一位母亲带孩子的场景:下班回家,本来心情很好,推开孩子的房门,看到了孩子床上一堆青菜页黄瓜段,护肤水小瓶倒在旁边,床沿还有水滴和着“呼呼”的空调声,均匀的滴答着。再看看孩子,乱糟糟的长发,额头上还粘着绿色的菜渣。这一切都让母亲的情绪瞬间爆炸。

她尽量的耐着性子,问孩子:“你怎么把家中弄得这么乱七八糟啊?”

“妈妈一接到你,就忙个不停,妈妈好辛苦的,你能不能懂事一点?”

战火就此点燃。

我们单独挑出母亲的话来看,就能看到这些带有强烈主观视角的词语:乱七八糟、能不能懂事一点?······这几个敏感又微妙的话语暗示了孩子这件事就是错误的,由此将孩子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语言可以成为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桥梁,也可能成为斩断我们关系的利刃。要真正做到对孩子的尊重,就要在家长即将对孩子做出一个评价的时候,小心翼翼的想到:我所看到的是否是真相?我即将要说出的话,是不是符合真正的他?

有所为不如无所为,我们习惯于用既有的社会经验将我们所看到的事实加工后不经考虑的输出,往往会引发沟通的危机,很多时候,静静的观察才是王道。

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最大的智慧。”这种智慧给予我们的孩子更多的尊重,让他们愿意主动的做出改变。

2、“我愿意”的核心是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

孩子终究是孩子,还没有多么强大的自制力,如何让孩子从“我愿意”出发,制定相应的规则并且很好的遵守,确实是一门技术活。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行之有效的“4c模式”。

Connect us:联结情感

Confirm the need:确认需要

Close the gap:缩小差距

Create a behavior planning:创建行为计划

通过上述四步,让孩子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牢牢把握自己的需要。当他逃离了制约和束缚,就能沿着自己满足需要的轨道良好的运行下去。他才能真正的对这个由他自己亲自制定并满足自己需要的规则产生敬畏感。

这种规定制定模式更容易让孩子体察到他人的需要,从而提高自己在小团体中的社交商和影响力,激发孩子更多的潜能。也正是靠着这套方法,Liliane的孩子成功的带领团队获得了DFC全球儿童创意挑战赛的大奖。

每个孩子也许都不一样,但作为家长,我们都要让孩子主动的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而不是永远依靠着父母的强制管教和约束。

3、“我愿意”的动力是不断收到良好的反馈

美国心理学家诺尔笛奇提出了“三圈理论”:人对于外界的认知有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三区。而孩子们天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促使他们不断向未知的区域探索,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保持住这种进步的动力

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时,我们要及时的给予孩子正向的反馈;当孩子迷茫时,我们要引导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唯有此,才能让他们看到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更加充满斗志的朝着更高的方向前进。

而我们的父母,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似乎从来都很吝啬对孩子的表扬。害怕孩子“飘了”、“骄傲了”,却没有看到,那些幼小的心灵,受到认同的渴望。

我们的孩子,需要我们的认同和肯定,甚至用一些小小的仪式感,让孩子肯定自己的成就和能力,只有孩子知道了自己有多厉害,只有孩子能够从父母的眼神中看出他们的一点点小进步为别人带来的幸福时,他才可以释放自己的光芒,真正的赢得自己,赢得世界。

孩子的人生就是由一段一段奇妙的旅程组成的,家长的责任就在于为他们的每一段行为和经历赋予意义,让孩子肯定自我的价值。这也正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特拉所提出的“自我效能”理念:让孩子在积极的暗示中实现自我。只有孩子才是孩子的主人,父母不过是联结他们和世界的桥梁,他们经由父母的身体走向这个世界,而父母的每一份反馈,却将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实实在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2日 下午5:26
下一篇 2022年9月23日 上午8: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