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几个叛逆期(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吗)
有的家长形容养孩子就像闯关,以为孩子越大自己就能越省心,结果发现一关比一关难。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发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有详细的讲解,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如何系统的去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是每一个家长必学的课题,家长你认可吗?
三四岁的时候,不让干什么孩子偏做什么,把家里弄的一团糟
上了小学,就变得气人了,做事拖拉,又总是找借口找理由
等到了青春期,回到家就关上房门不和家人沟通,说什么都当成耳旁风
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逆反、违抗行为,很多家长都十分头痛。
与孩子沟通,家长们需要注意,讲道理、劝说往往很难奏效,只有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01为什么孩子会“叛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经历三个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着不同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家长的应对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2~3岁,进入人生第一个叛逆阶段,称“宝宝叛逆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是家里的“破坏王”,有这样的行为是由于孩子开始体验掌控身体的感觉,而孩子能力不够,因此通常是通过破坏来判断自己的能力。
比如:翻箱倒柜,摔坏东西等把家里搞得一团糟。
家长们需要注意——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仅仅告诫他们不要这么做。
6-8岁,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渴望独立,摆脱父母的控制,但另一方面,在生活和情感上又会对父母有着依赖感。
想要急切的向父母证明自己长大了,凡是不管对错都想试试,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也是大家最常见的“青春期”。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身体发育逐渐成熟,但心理还未成熟,常常会遭遇到各种挫折感,在矛盾和纠结中成长,会开始挑战父母的权威。
看似叛逆、对抗的行为,并不是孩子专门和父母作对,而是他们在寻找到自己的力量,这属于身心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不过,很多父母缺少应对经验,在面对孩子无理取闹、叛逆等行为时,也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本能的打压和控制,从而激化孩子的反应。
如果家长们能够懂得正确引导,多数孩子都可以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02用正向语言和孩子沟通
接下来,我们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无论孩子在什么阶段都可以使用的沟通技巧。
1、用正向语言替代“不”
在小区里看到孩子在跑,妈妈看着来来往往的车非常担心,急忙说“你别跑,看着点”。
孩子盯着电视、玩着手机,我们会提醒“别总看电视,别玩了。”
在上述情境中孩子会怎么回应我们呢?大多数都会当成耳旁风。
其实这与我们的沟通方式有关,家长的这些话都是命令式、否定式的,当孩子听到这些的时候,会习惯把这类的“不”语言单独出来。
说“不许跑”的时候接收到的指令是跑,这是一种无效的语言,家长们可以换一种方式:
用“慢慢走路”替代“别跑了”;
用“休息一下,帮妈妈一起做饭”替代“别玩手机了”。
使用正面语言是很好的沟通方式,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可以帮我一个忙吗”
当送孩子上学快要迟到,而“罪魁祸首”还在磨磨蹭蹭时,无论我们百般催促和威胁都没有效果,或者可以这样问孩子,“可以帮我一个忙吗?”
然后家长可以这样说:“我们还有半小时就要迟到,我想请你五分钟之内把早餐尽快吃完”。
表达变成了请求合作的方式,会让孩子觉得你们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不是被命令,会更愿意积极配合。
教育孩子是一个任务艰巨的过程,等到学会处理当前阶段的问题时,可能孩子又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教育方式可能并不适合自家孩子,这也需要我们用心观察。
总而言之,做家长真的很不容易,但请记得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和信任,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