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逆反期家长怎样做(初中生叛逆期父母应该怎么做)
9月3日凌晨,合肥市某小区有一女孩欲跳楼轻生。民警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了现场,发现一女孩正站在18层顶楼护栏外哭泣,情绪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跳下。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发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有详细的讲解,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如何系统的去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是每一个家长必学的课题,家长你认可吗?
经过民警的开导与劝说,最终把女孩安全救回,事后了解,女孩是一名初中生,因为感到学业压力大,一时想不开想跳楼轻生。
近年来,关于中学生跳楼的新闻屡见报端,让人们在感到痛心的同时,也觉得疑惑,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容易冲动,做傻事呢?
01、孩子到了初中阶段会有哪些不同呢?
1、 初中生对自身身体发育的变化而产生的焦虑。
初中生的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阶段,他们的身体和性发育都在成熟的过程中,经历着他们自己也无法控制的生物学过程。他们对自身的变化及性别意识的萌动和深化都感到了焦虑与不安。
很多初中的孩子又羞于向父母诉说这方面的困扰,再加上父母平时也没有教给孩子这方面的知识,导致孩子自己在懵懵懂懂又疑惑不安中摸索,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2、 初中生的大脑正经历“第二波”的发育。
十几岁孩子大脑中主管情绪管理和调节、控制冲动等的前额叶皮层还未发育成熟,因此十几岁的孩子情绪容易冲动,容易做出过激的危险行为。
3、 学业上的压力。
虽然现在一直提倡素质教育,提倡给中小学生减负,但在现实情况中,面对升学竞争的压力,以及父母们自上而下的焦虑,让孩子们的初中学习比小学时的压力要沉重得多,这一方面不仅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焦虑,就连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同样存在这种压力,尤其面对父母过高的期望或者消极的评价,也让初中生心里的压力陡然增加。
4、 初中生渴望独立,开始反对父母的管制与干涉。
身体外形的变化让初中生觉得自己有了“成人”的感觉。这个时期自我意识的增强,让他们渴望独立,开始反对父母对他们的管教与干涉。不希望再像儿童时代那样依赖父母,对父母言听计从,而是表现出相抵触的情绪,有时甚至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初中生要求在心理上能摆脱父母控制的现象称为“心理断乳”。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没办法真的独立,遇到事情时仍然需要父母或成人的帮助,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多地希望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精神上的支持与理解。需要能跟父母或成人之间能够平等地交流,不希望再被当作孩子看待。
家有初中生的孩子,父母在面对孩子这一系列变化时,不要简单认为孩子不听话,变坏了,而应该从孩子,自身两方面的角度来考虑关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改善家庭教育质量,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平稳度过这段从儿童到成年人之间的过渡期。
02、家有初中生的父母应该注意哪几点:
1、 父母要关注初中生孩子生理及心理变化。
初中生对于自己身体及心理的变化而感到不安与困惑,对于性成熟所带来的羞耻、好奇却又不知所措,但又找不到人倾诉,这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安与烦恼。因此,家有初中生的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自己对于孩子这方面的知识不知从何说起,可以自己先购买一些相关的书籍来学习,然后再来帮助引导自己的孩子,也可以购买此类书籍给孩子看,让孩子对于自身的身体及心理变化能够了然于心,明白这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历程,才能让孩子放松自己的心态。
2、 与初中的孩子保持有效沟通:
当父母们意识到孩子的这些转变之后,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习跟孩子相处的技巧,才能减少与孩子间的矛盾与冲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要做到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要少说话,多倾听。中国公安人民大学李玫瑾说过,这个年龄的孩子你跟他说话,第一话要少,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讲道理不管用,他听不进去的,他觉得我已经长大了。
美国教育学博士简.尼尔森和心理学硕士琳.洛特在《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中,提供了七个建议,帮助父母在纠正孩子的问题前先进行情感联结,使你的十几岁孩子相信父母是支持他们的,这是保持有效沟通的前提:
站在孩子的 角度看问题并共情。
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倾听并保持好奇心。
用鼓励代替羞辱。
别再担心别人怎么想——要做对你的孩子最有利的事。
让你的孩子一起专注于解决问题。
与孩子达成相互尊重的约定。
3、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尽量避免当面冲突。
父母要转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尽量以平等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李玫瑾教授认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就得忍,过了就好。
前几天跟我同事聊天时,说起关于孩子到了初中时的教育,他也是无限感慨。同事孩子上初二,班上有一男生,有点叛逆,因为晚上跟同学聚会较晚未归,父母打电话又不接,父母辗转找到孩子后,父母当着孩子同学的面责骂了孩子,回去后又免不了一番争吵。
从此,这个男孩天天到校就睡觉,无论老师如何劝说,也无动于衷,他说:“既然不让我玩,我也不读书,我就天天睡觉。”就这样僵持了一段时间后,孩子退学了。每次孩子的老师说起这个学生都感到非常惋惜。老师说这个男孩学习成绩还不错,人又聪明,就这样退学实在太可惜了。
父母当与孩子有冲突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在当时跟孩子发生激烈的冲突,也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当着外人的面责骂孩子。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之心,父母越反对,他越和父母对着干。要等双方都冷静下来之后,再来跟孩子谈。
4、给孩子体验不同的生活历练。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单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
父母有机会的话带孩子体验一下社会真实的一面,让孩子也吃吃生活的苦,他才能明白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能有能力过上更好的生活,不是为了父母,更不是为了老师,只有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发自内心的想学习,才不会像上面例子中的男孩那样,拿自己的前程来跟父母赌气。
我一亲戚的孩子读初二时,不想读书,想早点独立自由,父母劝说无效后,就跟他说,等暑假一到,就带他去工作体验一下,如果两个月后还是不想读书,那父母就尊重他的意见。
暑假刚开始,孩子的父亲就带他到一工地打工,父亲跟孩子说:“好的公司或企业要招收的员工,第一就是要看你的文凭,现在的社会你没有文凭,好一点的公司你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你没学历,没工作经验,只能从最基层的做起。”
工地上的工作有多苦自不必多说,搬砖、搬钢筋,孩子以前没干过这种粗活,没两天手都肿了,一下班浑身像散了架,吃不好,睡不好,咬牙坚持到开学,孩子坚定地回来继续上学了。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如果没有那次体验,相信他不会明白学习到底是为了谁。
5、 父母放松自己的焦虑,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业压力。
现在的孩子不仅要面对学业上的压力,有时还要面对父母的焦虑,他们承载了父母过高的期望,让孩子感到窒息。关于学习上的压力,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承受这方面的压力,连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同样感到沉重。
前两年,我们这一个初中男生,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因期中考有一科没考好,被家长念叨,自己心理压力也大,从教学楼一跃而下,结束了年仅14岁的生命。
孩子一直以来都很优秀,偶尔一次没考好,孩子感受到挫折的同时,又不能得到父母的谅解,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是优秀的,不能有一次考砸,一次不理想就会让父母感到焦虑,父母过高的期望以及消极的评价,无形中加剧了孩子的不良情绪。
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也要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学业上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鼓励,做好孩子坚实的后盾,孩子也才有勇气面对这些挫折。
初中生经历着从儿童的幼稚期向成人的成熟期发展的过渡阶段。是幼稚与成熟并存的转折期。他们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处于一种“边缘人”的不稳定状态,又承担着学业的压力与父母的期望。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情绪波动,易冲动,既渴望独立又摆不脱 依赖的矛盾心理,更希望能得到父母的理解与帮助。
对于家有初中生的父母来说,要关注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在孩子们需要时给予中肯的建议以及必要的帮助,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期望要适度,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帮助孩子平稳渡过初中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