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的定义 幼儿防拐

陌生人的定义 幼儿防拐(幼儿防拐教育知识)

孩子的出生,是一家人幸福的符号。可是如果孩子丢失,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我们经常告诉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远离陌生人”,可是这样的口头警告真的有用吗?

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部分之一,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会讲到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包括孩子的行为安全,网络使用安全意识,防火,防水,防电,交通安全等等,这些都是要每一个父母必须教会孩子的安全意识。

 

你的孩子可能不认识“陌生人”

南京的教育研究者曾对幼儿园的29名幼儿做过一个测试:在幼师反复进行了“不跟陌生人走”的安全教育后,分别请了四名“陌生人”。第一次前两名“陌生人”成功带走了所有孩子,经过再次教育后,第二次另外两名“陌生人”仍然成功带走了三分之二的小孩。

而另一个调查测试中,当问及300名幼儿有关“什么是陌生人”的话题时,0.13%的小朋友回答“不知道”、“妈妈没有讲过”;44%的小孩将陌生人理解为举止诡异外表邋遢的小偷和坏人,他们的形容为:穿黑衣服的、会给毒药吃的、抢钱包的、脏脏的……

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幼儿并不了解“陌生人”的概念,或者是概念很模糊。据《中国法律年鉴》的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后,我国拐卖妇女儿童的立案数量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希望大家能重视起来。

给幼儿灌输防拐知识,以下4件事不能少:

1、口头强调不能少

虽然说现在的人贩子都擅长伪装,巧舌如簧,孩子的确难以对付,对幼儿来说口头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是为了在某些时机起到强化作用,口头强调不能少,告诉孩子:

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不能落单;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可以不回答、不回应陌生人的招呼;不跟任何陌生人离去;被人尾随时跑到最近的商店或者人多的地方寻求帮助;任何原因离开父母都需要提前告知。

2、生活渗透不能少

针对幼儿的发育特点,相比灌输式学习和训练,采取积极体验、主动参与的过程更有助于帮孩子建立安全防范意识。

可以在散步或者睡前的聊天时跟孩子提及所住地的城市名、各自的名字、电话,进出小区时,跟他念小区的名字;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指着路牌告诉孩子上面的道路名称;路上看见消防车、救护车、警车及时普及相应的急救电话和作用。

3、情景演示不能少

在适当的时候,教孩子辨析身边的人群。家里来了陌生人及时跟孩子沟通,如外卖、快递人员时告诉孩子“只有大人才能给这些人开门”,因为在幼儿眼中不一定会认为他们是陌生人。

再或者,社区中也会有一些不认识的人跟孩子逗着玩,这时候就是跟孩子灌输陌生人的概念、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提问或要求以及对于陌生人邀约情况的延伸。

4、给孩子制定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员名单不能少

出于孩子容易混淆“陌生人”的概念,所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给孩子制定一个“可以亲近,没经过爸妈同意也能跟着他们走”的名单,里边可以包括孩子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以及可信赖的亲戚朋友。

告诉孩子,如果这些人来接你放学也是可以的。但是除了这几个人以外,其他人无论说什么都不能跟他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能避开某些孩子对“陌生人”的误解了。

各位父母,你从孩子多大时就开始普及防拐知识了?你感觉他真的能完全领会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育儿经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上午1:59
下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上午3: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