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防拐骗安全教育活动记录(幼儿园防骗防拐安全演练总结)
相信每位父母都曾喋喋不休的在孩子耳边叮嘱过
▼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
“不要拿陌生人的玩具!”
“不能跟陌生人走!”
“如果走丢了,要站在原地等父母!”
……
但是,
面对陌生人的种种诱惑,
学龄前的宝贝们真的有防范意识吗?
他们能否经受住考验吗?
近期,悦宝园国际启蒙班开展了防拐骗演练活动,
让我们一起看看宝贝们的表现吧!
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部分之一,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会讲到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包括孩子的行为安全,网络使用安全意识,防火,防水,防电,交通安全等等,这些都是要每一个父母必须教会孩子的安全意识。
活动前老师打了一波“预防针”
家长充当“骗子”参与到演练中,用好吃的糖果、好玩的玩具、有趣的游戏等诱骗宝贝。有的宝贝因自制力不强,经不起诱惑被骗走;有的宝贝虽有一定的警觉性但由于意志动摇、经不住“骗子”花言巧语,最终还是被骗走。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提高宝贝们的安全意识,坚定立场、不轻易跟陌生人走。
先用玩具诱惑宝贝
玩具的魅力真大呀!
“骗子”又得手啦!
被糖果和玩具所吸引
宝贝们居然都被“骗”出来了
孩子很单纯,一骗就走其实并不奇怪
所以我们更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学会交往
另一方面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家长们真切的体会到孩子的单纯和善良,他们轻而易举的就可以被别人骗走。有的小朋友很开心的拿着糖果和玩具跟着“陌生人”离开了教室,有的小朋友一边跟着“陌生人”走一边回头望望找老师。
演练结束后,老师们解开了孩子们的疑惑,把“骗子”的真面目和目的揭穿开来。对被骗出教室的小朋友逐一进行了教育,引导孩子摸清“骗子”的“行骗过程”,帮助宝贝认识到骗子不是真的要给他们好吃好玩的东西,不是真的来接他回家,而是有要让他与家人分开,带到很远又陌生的地方,甚至有可能伤害到他们身体的目的。
通过这次的防拐骗活动,再次验证“说教”有时候确实不起作用,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有所收获。对宝贝和家长、老师们来说,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安全教育活动,同时也让我们敲起警钟,更深地感受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改变他人(骗子),但我们可以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有效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防拐技巧分享
1.与孩子约定一个秘密暗号
选择一个孩子容易记住的暗号,比如“猫和老鼠”、“天眼”等,只告诉家庭成员或可信的人,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另外,如果你正忙着,托别人去接孩子,告诉他必须听到接头暗号才能放心跟着走。
2.感觉遇到危险时,立刻向可靠人员求助
当感觉危险逼近,必须及时求救。要向警察、保安,商店或饭店的服务员,穿着制服的游乐场员工等等寻求帮助。
3.尖叫着问“你是谁?!救命!!”
我们其实常常在街上看到大人抓着孩子的手臂,孩子哭闹纠缠。但老实说,这种场景确实很难分辨到底是孩子遇到了危险,还是孩子在跟家长耍赖,于是大多数人选择直接走过。所以,一定要教会孩子,在这样的时刻,尖叫“你是谁!救命!”、“我不认识你!”、“我的爸爸妈妈在哪里?救命!”,“救命!他不是我爸爸!”以明确告诉周围的大人,他正处于危险中。
4.做出破坏性行为以引起注意
我们教孩子讲文明懂礼貌,但是在遭遇危险的时候,请立刻抛弃那些礼仪礼貌。告诉孩子,当陌生人想要捉住他,他完全可以以拳打脚踢、尖叫或是撕咬的方式尽力反抗,以引起周围大人的关注,从而帮助他们。
5.攻击坏人是不会被责怪的
一定要告诉孩子,他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一旦孩子孤身一人去了某地,碰到需要迅速摆脱的险境,要毫不犹豫地丢掉随身携带的任何东西,大声叫喊并快速奔跑。万一被陌生人挟持,也要大声叫喊,抓住附近固定的物体,如车门,自行车扶手等。也可以踢打挟持者的腹股沟或眼睛,不要轻易让挟持者抱走。要让孩子知道:为了保护自己而伤害了坏人,是不会被责怪的。
自救小技能
1.记住城市、小区、门牌号;
2.记住父母的名字、电话;
3.教孩子拨打紧急求助电话,急救120,求助110,火警119;
4.让孩子记住相对靠谱的可求助对象:孕妇或有孩子的父母;穿军警制服的群体;一群学生;超市、商场统一着装的人。
家长须知
1.尽量不要在朋友圈等公众场合晒出孩子的各种信息,如名字或者是近期的活动;
2.孩子放学及时去接,如果自己没有时间,提前告知自己的家人去接孩子,尽量不要拜托他人接送;
3.尽量不要让孩子独自在外玩耍;
4.带着孩子在外的时候,不要因为遇到熟人聊天,或者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忽视”或者“遗忘”身边的孩子;
5.如果可以,周末给孩子佩戴有定位效果的电子产品,如GPS定位手表;
6.在人很多的公共场所,将孩子牵在自己身边。